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湘教版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1页
    湘教版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2页
    湘教版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内容】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地受热过程。【课标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大  气对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部分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  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运用示意图”说明本节课  示教学为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要求生对于大气受热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能够自己进行描述说明;“并解释相关现  象” 求学生要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能够运用本节课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学分析】本节课是在高一上学期讲授,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 分层相关内容,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储备,虽然相关地理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其 原理需要学生进行地理的理性和抽象思维,才能正确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而应用到现实 的生生活中,所以本节学习比较考验学生的知识记忆、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 中借助图示、模拟演示动画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原理到生活中,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 升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过课前验证大气的直接热源的实验过程,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2.结合学习图示及课文内容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培养了自学能力和综合思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本节课知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地理实 4.通过对相关自然现象的解释学会欣赏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培养了热爱自然的人地协调 观。重难点】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点: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前准备】1.搜寻相关资料并制作 PPT2.在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并录制实验过程。3.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 3-4 人。【教学过程】  教师活生活动教学意导入放课前录制的学生实验视频实验过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 甲底 不铺设沙土,乙底部铺设沙土,中午把 个玻璃箱放在阳光下,15 分钟后同时测 两个玻璃箱里的气温。看视频思考:1. 两个玻璃箱中哪个升温更快 且最终气温更高?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实践力,并且 差异 望。承转中的实验所反映出来的地理现象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并且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 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内容。旧知 展示:在屏幕上展示太阳辐射各波段的 分。合图示及上节所学内容回 的回顾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可以划分 哪几种类型?             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一波段?                 3. 常见辐射可以分为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说出两者区别。 生的 知,为本节课所 并将 识的 内在联系串联, 解。承转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辐射为地球带来勃勃生机,可是如果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全部照射在 上那么地球上也将无法寸草不生,我们地球能够展现出现在这样的适宜人类的环境是因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的存在。大气 示大气削弱作用的图片:图结合教材回答:1.太阳在穿过地球大气时发 什么使其到达地面时能量减 少?                        2. 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 格。 力和 力。 削弱 到影 射因素的思考, 生的 思维。介质         3.除了大气削弱了一部分太阳 ,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 并不能被地面全部吸收,结 活动内容说一说影响地面 接收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哪些承转是因为有了大气的削弱作用才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升得过高,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当太阳落下之后我们的地球表面没有了太阳辐射这个能量来源之后温度还是处在一个 相对较适宜的范围的呢?大气 示: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读图思考1.对流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 ?根本热源是什么?3. 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是什 与哪一种辐射直接相关? 4. 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气的受 过程。 力和 力。 受热 力也 识的理解 
         承转通过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接下来考验同学们的时候到了, 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解释。 探究示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防 做煴 (无焰多烟的小火) ,少得烟气则 免于霜矣。         --贾思勰《齐民要术》材料四作探究:全班分四或六人一小组,每 组选择一个案例,合作探究 试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原理解 案例中的现象或行为。    1.为什么底部铺有沙土的玻璃 气温要比没有沙土的气温 高?                        2.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温 室大棚的原理。             3.为何秋冬季节雨过天晴吹北 风的夜晚很可能会出现霜冻 用烟雾防霜冻的原理是什么 4.为什么晴朗的白天天空呈蓝 色,早晨和傍晚天空呈红色 力和 素养,有利于 知识的理解。  之美,培养学 热爱 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它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大气的削弱作 业,并且我们学会了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相关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 魅力和地理之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够慢慢学会学会以地理的眼光看待自 欣赏自然,热爱自然。1.  (2017 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 
     原因有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下列地理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D.黎明时分太阳未出天空是明亮的板书 设计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气受热过程--大地暖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大气暖大地,大气受热过程--与人类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三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三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大气水平运动——风,风的形成和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