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城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6分)
1.古诗文默写。(14分)
(1) ,以观沧海。 , 。(《观沧海》曹操)
(2)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 )
(6)遥怜故园菊, 。(《 》岑参)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哀伤愁绪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词注音。(15分)
liá( )亮 zhù( )蓄 应 hè( ) jué ( ) 别
肌肤( ) 粗犷( ) 莅临( ) 憔悴( )
分qí( ) 祷( ) 告 攲( )斜 瘫huàn( )
翻来fù( )去 duō duō( ) 逼人 水波粼粼( )
3.根据语境作答。(4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A(贫瘠 贫困)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 紫花地丁生长在高原上的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它虽最微小但并不B(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1)为文中画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2分)
A .B .
(2)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
4.下列有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散文,他还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B.《观沧海》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所写,表达了自己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曹操还著有诗歌《龟虽寿》《短歌行》等。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出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言语》篇。
D.“左迁”是指降职;李白,号青莲居士;杨花,指柳絮;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2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郛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
③及事讫_______________ ④伋辞谢之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B.其为人若此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先期一日 陈太丘与友期行D.去后乃至 须期乃入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②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4分)
.
.
(二)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 展开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3分)
.
11.尾联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请简析。(2分)
.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一)阅读《朝花夕拾》名著选段,完成12—14题。(8分)
【文段一】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文段二】
“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记,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背书。
12.【文段一】和【文段二】分别出自《朝花夕拾》里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13.【文段一】中的“她”是_________(人名),“我”对她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2)
14.结合【文段二】,并联系相关篇目,谈谈鲁迅先生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态度。(4分)
.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15-17题。(8分)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5.“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2分)
.
16.“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极力掩饰的痛苦究竟是什么?(2分)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悄悄地”一词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4分)
.
.
四、作文(63分,含书写3分)
18.请以“你在我心中”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写一篇记叙文;(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古诗文默写(略)
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思君不见下渝州
岐王宅里寻常见
枯藤老树昏鸦
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嘹 贮 和 诀 jī guǎng lì cuì 歧 dǎ qī 痪 覆 咄 lin
3.(1)贫瘠 自惭形秽 (2)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
4.C
5. 离开 回头看 完毕 道谢
6.D
7.①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②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
8. 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9.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解析】5.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也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②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③句意:等到事情办完。讫:完毕。
④句意:郭伋辞让致谢。谢:道谢
6.A.连词,表顺承/表转折。
B.介词,给、替/动词,做;
C.名词,日期/动词,约定。
D.都是副词,才;
故选D。
7.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①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至:到。去:离开。
②期:约定。违信:失信。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8.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后汉书•郭伋传》则通过郭伋“有信”“有礼”的例子,表现了郭伋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所以,两文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从选材角度看,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写郭伋“有信”“有礼”,这是从正面来论述诚信,是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主要写友人和元方之间的对话,故侧重语言描写,乙文侧重叙述。
据此可填写作答。
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及感悟启示。注意题干要求:新的启示。也就是说,不能再回答做人要讲诚信。从甲文“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感悟到要勇于改正错误;从“元方入门不顾”可以感悟到要原谅别人的错误;从乙文“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可以感悟到对小孩说话也要算数,要做好榜样、言行一致。
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郭伋的为人就是如此。
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船行江中,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意思对即可)
11.尾联以自问自答的方式,选择让“归雁”传递家书,饱含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12. 父亲的病 五猖会
13. 衍太太 厌恶/批判
14.“我”渴望去看五猖会,但在出发时,父亲却让“我”背诵《鉴略》。“我”内心的渴望和兴奋被父亲的专制和不理解搅得索然无味。揭露并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与迫害。
【解析】12.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著内容识记。
【文段一】写父亲离世前“我”听了衍太太的话不断大声呼喊父亲,如今回忆起来因没有让父亲安静的离开而感到愧疚,本文段的“她”是衍太太,本文段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
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体现了衍太太是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表现了“我”对衍太太的厌恶、批判。
【文段二】写在准备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让“我”背诵完《鉴略》才能去看会,本文段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1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五猖会》中写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父亲根本不考虑“我”当时的感受,不了解儿童心理,与“我”有着很深的隔膜;同时也体现了父亲的严厉和专制,父亲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鲁迅通过此文,表达了自己对尊重儿童活泼的本性,不能压抑儿童天性,教育要生动有趣的态度,还表达了他对封建教育刻板枯燥的强制对童心摧残的谴责。
15.为了照顾“我”,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16.①母亲为儿子因为双腿瘫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感到担忧;②母亲自身的病痛。
17.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看到儿子如此绝望,母亲的心里更难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上虞初级中学(绍兴市上虞区城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上虞初级中学(绍兴市上虞区城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