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中初识,探究中认识特征,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学段中段年级三年级课程名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程类型(画√)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 学科整合□ 学段整合□ 长短课□混合学习□ 主题学习□ 实践活动□ 教材重组□ 大小课□ 其他□教材版本说明书名(册数): 数学三年级上册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教学活动设计参与人员分工姓名1姓名2姓名3设计者实施者课件制作者课程说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次课程的看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媒材资料准备说明(所用信息技术手段及其他辅助材料)锐学堂pad使用及微课应用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六单元的第一课,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量、比、折”三种研究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学情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 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 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技术使用 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及无限的魅力。然后,再让学生从一个盒子里摸“长方形”,通过触觉感知,让学生找到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两个角度——边和角。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看一看、比一比,发现虽然手中的长方形都不一样,但都是长方形,引发思考,小组讨论为什么都是长方形?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正确与否。 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在练习中不断地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认识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生活实际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带同学们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画面上这些物体的表面,你能够找到哪些认识的平面图形呢?(找3名同学说一说。)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师:你们的认识的平面图形可真不少,漫步校园中,你能找到的最多的图形是什么?预设: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实践中初识师:(出示前测数据)课前老师做了前测调查发现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你们真的认识它们吗?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蒙上眼睛,我们大家看看他能不能准确地摸出一个长方形。(给学生蒙上眼罩,教师讲台桌拿出学具让学生在讲台桌上摸,选取,除了之前准备的平面图形,放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预设:摸到长方形,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它是长方形的? 没摸到长方形,追问你想怎么摸? 如果学生没有摸到长方体,老师拿出长方体追问,这个是长方形吗?确切地让学生明确:1.长方形是平面图形,长方体的表面是长方形;2.长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师:看来从边和角这两个角度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长方形。(板书边 角)三、探究中认识特征探究长方形的特点师:那长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形来,认真观察,大胆猜测一下。(在黑板最左侧板书“猜测”)学生简单说自己的猜测师:你们的猜测对吗?科学的研究一定要对猜测进行验证,(在黑板最左侧板书“验证”)找到可以证明你观点的依据。下面,请同桌俩人一小组,利用你们手里的学具去寻找和证明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 (不需要学习单了,板书就是探究过程指导和记录)师:哪个小组能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到前面操作介绍,要有常态训练成果,学生会合作、会说、会展示;教师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顺势指导,进行板书)预设:①有四条边(板书 四条边)②“对边相等”的特点探究预设:长方形的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面的边和右面的边相等。可是长方形如果斜过来 还能说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吗?(介绍“对边”概念,上面这条边和下面这条边是面对面的,所以说,这两条边叫做一组“对边”。)长方形有几组对边,谁来指一指?你是怎么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找同学上台来,说一说)预设1:量一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你量出来的数字足已说明对边是相等的。(板书:对边相等)预设2:折一折师:你还有没有不同的验证方法? 追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大家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不如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上下对折,这两条长的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左右对折,这两条短的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这位同学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真有意思!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③“四个角都是直角”特点研究学生说到了,就顺着学生强调,怎么指导是4个直角的。学生如果没有说到,教师引导:其他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谁来补充?追问: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板书:4个直角)小结:你们可真棒,通过探究自己就能发现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谁能完整的总结一下。(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你们在探究验证的过程中,都用了什么方法?(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学情反馈:知道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长方形了,下面,请同学们选一选以下图形哪些是长方形?(锐学堂选择)探究正方形的特点:锐学堂选择:那么请大家快速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呢?1 是长方形 2不是长方形(不设正确答案,当调查)反馈结果,请选择1的一个学生说,为什么认为它请一个选择2的同学说,你为什么认为它不是长方形。明确四条边都相等。追问:从图上你怎么知道四条边都相等的?师:这个图形比较特别,它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它具备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在此基础上它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我们给这样的图形单独起了个名字,叫正方形。我们怎么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用我们刚才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证明一下。生汇报,方法1:用直尺量,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方法2: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那,现在谁能帮我们小结一下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教师板书)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补充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深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说区分长、正方形的关键是什么?(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怎样描述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有多大?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微课。(一起看微课介绍)师:看完微课,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四、巩固练习1、反馈学情:现在有一个调皮的平面图形悄悄的露了个头,也想加入我们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图形?(锐学堂选择,不设答案)1 长方形 2正方形 3三角形 4其他 5以上都有可能 2、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愿意动手来创作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请同学们自行选择完成以下两道习题中的一道,然后拍照上传(锐学堂传图)。需要帮助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老师推送的微课自主学习后再来完成。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由12个小方格组成的长方形,可以有多少种画法?2、在一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来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边行是多少厘米? 学生上台进行摸图形的活动。 利用学具探究是长方形特征。 利用锐学堂的客观试卷进行课堂检测。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 利用锐学堂的客观试卷进行课堂检测。 学生动手操作剪、画长方形。 利用锐学堂观看微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北京版三年级上册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北京版三年级上册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情景导入,激活已有经验,应用拓展,巩固新的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