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意象动物篇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意象动物篇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杜鹃与愁苦,鹧鸪与愁苦,鸿雁与秋思,鸿雁,双鲤,鱼传尺素,青鸟,乌鸦,蝉,精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那些"假努力"的瞬间1.刷大量的题,碰到不会的就跳。不会动脑思考,只做自己会的题。2.脑子啥都不思考,想着先把笔记抄下来,整节课都在抄笔记。别人上课听懂了,你下课还在看解析,想着别人在玩儿,而我在努力。3.别人在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真正的反思,没有找准定位,总是在盲目的学习。每次放假信心满满的背一书包资料回家,结果连书包都没有打开。4.写作业的时候,碰到不会的立马翻开答案,哦~原来是这样,我只是没想一时没想到这个方法、我只是不小心失误……总是为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5.买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书和习题,心想我把这些题刷完,考试肯定没问题。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你那书就一直扔那儿吃灰!6.明明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任务,非得拖成三四个小时。一边学习,一边在玩耍,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还以为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每天早晨嘴里念着单词、背着课文,实际上还在回味昨天聊的八卦。每天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就想着待会儿要去吃点儿啥。 简而言之,假装努力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做毫无意义的事+形式主义+找借口+自以为很努力。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杜鹃”意象来源,可追溯到蜀王杜宇的传说。据《寰宇记》中记载:“蜀王杜宇,号称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啼,流血不止。“杜鹃啼血”的故事,指向对家国的思念和一种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绿树听鹈鴂(tí jué)。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借送别族弟,抒发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壮士难酬的义愤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宋代〕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一、爱情和闺怨相思的象征鹧鸪,生活在低矮灌木林中,栖息地多依山区,其在田野间觅食时往往成对出现二、旅途艰险,离愁别虚因其叫声作“行不得也哥哥”,叫声常唤起行途之人关于前方之路的思量。三、除此之外羁旅思乡、伤春惜春、亲友送别、闲情逸致等意象内涵。
菩萨蛮温庭筠〔唐代〕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宋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越中览古李白 〔唐代〕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兴亡之感
行途之人关于前方之路的思量
鸿雁,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大型候鸟,也叫“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
一、借代书信 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它就成了书信的雅称。“雁足、雁帛、雁书、鸿雁”都可指书信。二、寄托思乡 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滞留外乡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忧思。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三、流离之苦 鸿雁常常和贫苦百姓联系在一起,“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即是明证。它最早出现在《诗经·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ú)劳。”(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四、孤寂之情 大雁总是结队迁徙,在途中经常会因受到猎人射击等而使有的大雁掉队,成为孤雁。“孤雁”“孤鸿”“断鸿”成为孤寂、孤傲的代名词。
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人日思归薛道衡 〔隋代〕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
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宋代〕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双鲤,古时中国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双鲤”。双鲤典故最早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汉乐府诗歌:“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一、吉祥的象征、神鸟(唐代以前) 1.乌鸦报喜,始有周兴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贤人)二、衰败荒凉之兆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唐代以后) 1.枯藤老树昏鸦 2.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三、孝鸟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一、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二、悲凉凄切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例: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三、人生短暂,怜惜生命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复仇、奋斗、不畏艰难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白鹭和黄鹂常在春夏季节出没。黄鹂体羽鲜丽,叫声悠扬,给人一种欢乐喜悦之感。白鹭,通体纯白,常出现在农夫的耕田之中,以田中昆虫为食,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与杜鹃、大雁等所传递出来的愁苦不同,白鹫和黄鹂都带给人一种恬静、闲适之感,两者常常一起出现。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唐代〕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蜀相杜甫 〔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描写的就是自然和乐、优美闲适之景。
生命旺盛、春意盎然的景象。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鸡”也有静享田园风光的闲适之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农家生活的一种常见画面,在陶潜的笔下却有别样的韵味。黄鹂、白鹭这些鸟类,使得诗歌在意境和情感上有恬静悠然之感,同时也传达出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宇宙观。
鸥鸟有海鸥和江鸥(沙鸥)之别。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在海者为海鸥,在江者为江鸥”。海鸥在古典诗词的意象系统中,有超脱尘俗、摒弃机心的意义内涵。其意象的含义源自于一个远古传说。《列子·黄帝》载:“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每往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此后海鸥便具有摈弃机心的意义。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一句中直接运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与人相处不猜疑,不拘形迹的生活志趣。沙鸥出现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诗的最后一句,作者自问自答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中沙鸥表现的是一种孤独无依的生命状态,用“沙鸥”比喻自己,传达出老来无依、四处漂泊的凄苦处境。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jié hánɡ鸟上下飞、向上向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例2:宴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四、书信,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四、书信,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zhòng hú洞庭湖的别称],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例4: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课本古诗词中最后一类鸟,没有具体所指,但却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鸟的词语前面都有一个极具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如:“羁”、“翔”、“鸷”,这些形容词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和物性特征,正是这些传递着作者的情感。
被囚禁的笼中之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飞翔的鸟:阮籍“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性情刚烈不屈之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中。
一、与战争有关课本诗词中的马意象大多与战争有关,战马为诗词营造了一个紧迫的、昂扬的、张力十足的艺术景象。
不论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牡”杜甫《登岳阳楼》中的“戎马”还是陆游《书愤》中的“铁马”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专题一:了解诗歌题材与常见意象-高考语文一轮古代诗歌总复习(全国通用)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读诗步骤,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读题材,读意象,诗歌风格,题材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例析 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一猜他和它,诚实守信用,考试说明,“月”的意象,无法团圆,思乡怀人,孤单寂寞内心凄凉,教材中学过,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课件,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