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202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在手上抹一种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有关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非电解质 B. 化合物 C. 镁盐 D. 碳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是Mg、C、O元素组成纯净物,是化合物,故B正确;
C.由构成,属于镁盐,故C正确;
D.由构成,属于碳酸盐,故D正确;
选A。
2. 图中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蒸发皿 | 烧杯 | 烧瓶 | 坩锅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是蒸发皿,故A正确;
B.是烧杯,故B正确;
C.是烧瓶,故C正确;
D.是坩埚,不是坩锅,故D错误;
选D。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HCO3=Na++H++ B. Ba(OH)2=Ba2++2OH-
C. HNO3=H++ D. CaCl2=Ca2++2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氢根是弱酸酸式盐,因此NaHCO3=Na++,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是强碱,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正确;
C.硝酸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HNO3=H++,故C正确;
D.氯化钙是盐, 其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均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气体
B. 二种固体溶于少量水时,都伴随着放热现象
C. 等浓度等体积二份溶液分别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颜色较深
D. 向两者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A错误;
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B错误;
C.等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更强,分别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颜色较浅,故C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
选D。
5. 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有的溶液呈紫红色,含有的溶液呈浅绿色,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含、,故不选A;
B.、OH-反应放出氨气,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故不选B;
C.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
D.、都能与OH-反应,强碱性溶液中不含、,故不选D;
选C。
6. 为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uO→Cu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CuO→Cu,Cu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选B;
C.,I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不选C;
D.,Cl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不选D;
选B。
7. 节日燃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B. 焰色试验时铂丝应用盐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颜色相同时,再蘸取样品灼烧
C. 某样品的焰色颜色为黄色,则该样品仅含有钠元素
D. 实验时最好选择颜色较深的火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焰色试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焰色试验时铂丝应用盐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颜色相同时,除去杂质,再蘸取样品灼烧,故B正确;
C.某样品的焰色颜色为黄色,则该样品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还原其他元素,故C错误;
D.为防止干扰,焰色试验最好选择颜色较弱的,最好无色的火焰,故D错误;
选B。
8.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飞沫传播,飞沫直径在1~100m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口罩可以预防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针对此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 按照分散质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C.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制备胶体
D. 对环境进行消毒时可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征性质,故A错误;
B.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分散剂为液体的分散系为液溶胶、分散剂为气体的分散系为气溶胶,分散剂为固体的分散系为固溶胶,故B错误;
C.向饱和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对环境进行消毒,故D正确;
故选:D。
9.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庆素有雾都之称,雾是一种气溶胶,光束透过大雾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 我国成功研制出纳米片,该化合物属于盐
C. 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 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雾是一种气溶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我国成功研制出纳米片,含有Zn2+、CO,所以该化合物属于盐,故B正确;
C.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C正确;
D.碳酸氢钠能和醋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服用碳酸氢钠时喝醋能降低药效,故D错误;
选D。
10.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区域2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1. 下列有关钠、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氯水和液氯都可以用钢瓶储存
B. 和均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
C. 工业上用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 将Na和分别放入溶液中,均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氯水呈酸性,铁能与酸反应,不能用钢瓶盛氯水,故A错误;
B.不能用作膨松剂,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故B错误;
C.工业上用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故C错误;
D.将Na放入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氢气,将放入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氧气,故D正确;
选D。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 向溶液中通入:
C. 氯气通入水中制氯水:
D.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 溶液和不反应,故B错误;
C.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C错误;
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13. 如图是电解质导电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s指固态)。
A. 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水,灯泡会亮起来
B. 、NaCl均为电解质
C. NaCl的电离方程式:
D. 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水,灯泡变亮,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灯泡明显变暗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水,形成氯化钠溶液,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会亮起来,故A正确;
B.、NaCl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均为电解质,故B正确;
C.Na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中仍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亮度几乎不变,故D错误;
选D。
14.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飞船的燃料可为肼,发射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 反应中每生成1个转移4个电子
C. 在反应中被氧化 D. 该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肼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肼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中每生成1个转移2个电子,故B错误;
C.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故C错误;
D.中N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0,中N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该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正确;
选D。
15. 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正确,并且说法正确的是
如果过量,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 验证钠与水反应是否放热 | 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 发出黄色的火焰 |
A | B | C | D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如果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全部消耗,故A错误;
B.若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则“U”形管的右侧液面升高,故B正确;
C.比较和的热稳定性,应把放在温度较低的小试管中,故C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D错误;
选B。
16.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方案 |
A | HCl |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洗气瓶,干燥 | |
B | Cu | CuO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HCl | 通过盛有足量饱和溶液的洗气瓶,干燥 | |
D | 固体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干燥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氣化氢,故A不符合题意;
B.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则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故B不符合题意;
C.和HCl均能被饱和溶液吸收,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难溶于水,则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氯化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判断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转移电子数=化合价降低总数目=化合价升高总数目,故 A正确;
B.Na失去2mol电子给Cl2,得失电子守恒,故B正确;
C.盐酸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应是失去电子,重铬酸钾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应是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目为6,得失电子守恒,故 C正确;
D.根据化合价不交叉的原则,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应升高到0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4价,转移电子2 mol,故 D错误;
故答案为D。
18. 已知有下列三个反应:①、②、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B. 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 在反应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6
D. 在反应③中有1个生成,则被氧化的HCl为2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反应,Fe、I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②反应,Fe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③反应,Cl元素化合价升高,Cl2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根据反应,Br元素化合价降低,Br2是氧化剂,Fe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氧化性Br2>,故B错误;
C.反应,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守恒,在反应③中有1个生成,则被氧化的HCl为2个,故D正确;
选D。
19.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可被氧化,产物为和,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2∶3,则中n的数值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可被氧化,产物为和,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2∶3,3mol变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电子数为6mol,中M为+3价,2mol生成应该失去6mol电子,故M为+6价,n=2;故答案为B
20. 下列“实验方案”不宜用于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确认胶体否制备成功 | 用红色激光笔光束照射 |
B | 确认金属活泼性:Fe>Cu | 将金属铁投入溶液中 |
C | 确认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 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D | 确认无漂白作用 | 将鲜花放入干燥的中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的性质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中的铜,故B不符合题意;
C.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可以证明生成了NaOH,故C不符合题意;
D.有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故可用干燥布条来证明氯无漂白性,鲜花中含有水分,将鲜花放入干燥的Cl2中仍然能褪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D
非选择题部分
二、简答题
21. Ⅰ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用语。
(1)小苏打(化学式)_______。
(2)漂白粉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杂质(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Ⅱ.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NaCl溶液 ②干冰 ③液态HCl ④铜 ⑤固体 ⑥蔗糖 ⑦ ⑧NaOH固体 ⑨盐酸 ⑩
(4)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序号):
分类标准 | 能导电 | 电解质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_______ | _______ |
【答案】(1)
(2)
(3)
(4) ①. ①④⑨ ②. ③⑤⑦⑧
【解析】
【小问1详解】
小苏打(化学式) ;
【小问2详解】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和,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杂质可以适当的加入KOH,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NaCl溶液是电解质氯化钠的水溶液,它能够导电;属于金属,能够导电;盐酸是HCl电解质的水溶液,它能够导电;即能够导电的有①④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③液态HCl水溶液能够导电,液态HCl属于电解质;⑤硫酸钡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硫酸钡的溶解度太小,硫酸钡属于电解质;⑦熔融状态能电离出钠离子和O2-而导电,因而属于电解质。⑧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因此,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⑦⑧;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干冰即二氧化碳、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22. Ⅰ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次氯酸钠氧化氯化铁溶液,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_______
(1)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并进行配平_______;
(2)反应中是_______(填“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
Ⅱ.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
(3)用双线桥表示以上反应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_______;
(4)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
【答案】(1)2323
(2)氧化产物 (3)
(4)氮,硫
【解析】
【小问1详解】
Fe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323;
【小问2详解】
Fe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是氧化产物
【小问3详解】
K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S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为;
【小问4详解】
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的元素是氮元素、硫元素。
23.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E瓶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红色的铜网,其右端出气管口放有脱脂棉。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C中盛装的溶液是_______,D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
(3)E中红色布条是否褪色?_______,F中的生成物质为_______。
(4)若H中选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则发生的反应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答案】(1)(浓)
(2) ①. 饱和食盐水 ②. 干燥氯气
(3) ①. 否 ②.
(4)
【解析】
【分析】A装置制取氯气,B除氯气中的氯化氢,C干燥氯气,D中铜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铜,E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小问1详解】
实验室中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
【小问2详解】
A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和水等,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氯气,装置C中盛装的溶液是饱和食盐水,D中盛装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小问3详解】
E瓶放有干燥红色布条,氯气没有漂白性,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铜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铜,生成物质为;
【小问4详解】
H中NaOH溶液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3)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
【答案】(1)、
(2)4.4 (3)4.4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A点为碳酸钠完全反应的点,A点以后硫酸过量,B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
【小问2详解】
产生CO2的质量为溶液减少的质量,15g+100g+150g-260.6g=4.4g;
【小问3详解】
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根据方程式可知,解得x=10.6g;
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PDF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