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45分。其中1~25题每小题1分,26~35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九华山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相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花岗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1.“大鹏听经石”景点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入侵—外力作用C.岩浆入侵—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岩浆喷出—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图3为某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困。据此完成3~4题。 图33.图3中,导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温度 C.降水 D.径流4.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时间是(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统。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沙粒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图4为柽柳灌丛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图45.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泥沙淤积的河床 B.绿洲边缘 C.绿洲内部 D.沙漠内部6.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柽柳的主要特征是( )①耐风沙 ②耐洪涝 ③叶片常绿 ④耐低温和酷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沙丘活化 B.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C.气候趋于干旱 D.植被覆盖率降低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5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据此完成8~9题。 图58.4~6月,该河段( )A.流量保持稳定 B.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河面宽度明显变大 D.水位持续上升9.对该河段8月河底淤积解释正确的是( )A.坡面受降水侵蚀,河水含沙量高 B.地壳下沉,导致泥沙沉积C.流量减少,水位变浅 D.流速加快,河水搬运大量沙石落脚河峡谷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较为稀有和独特。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图6为落脚河峡谷深切期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图610.落脚河峡谷属于( )A.喀斯特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冰川侵蚀地貌 D.风蚀地貌11.落脚河峡谷中孕育较多自由河曲,是因为形成期( )A.下蚀作用强烈 B.侧蚀作用强烈 C.地转偏向力强 D.搬运能力较强12.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弱的是( )A.碳酸岩易被溶蚀 B.地壳间歇性抬升 C.岩层垂直节理发育 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当地俗称“海子”的湖泊,太阳升起以后,海子周边常刮起“太阳风”。图7为海子景观图。据此完成13~15题。 图713.推断海子周边“太阳风”风速最大的时段可能为( )A.5:00~6:00 B.9:00~10:00 C.15:00~16:00 D.19:00~20:0014.影响“太阳风”风速的因素包括( )①沙粒粒径 ②海子位置 ③沙山植被多少 ④海子大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受“太阳风”影响,沙粒运动会使得( )A.“海子”面积逐渐缩小 B.“海子”面积持续扩大C.“海子”水深不断变浅 D.“海子”不被流沙掩埋图8为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16~17题。 图816.如果图8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从①地经②地到③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17.若图示虚线范围内出现灾害性天气,则该地( )A.返青期小麦可能遭遇冻害 B.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冷暖异常变化的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低于﹣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图9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图10示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据此完成18~19题。 图9 图1018.推测信风最强的时间为( )A.2017年8~10月 B.2018年10~12月 C.2019年3~5月 D.2020年9~11月19.2018年10~12月期间( )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加强 B.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减少C.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气温升高 D.南美秘鲁附近鱼类数量增多巴尔喀什湖(图11)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图12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20~21题。图11 图1220.甲、乙、丙分别代表(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虽 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21.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对湖泊大量补水 B.降水减少 C.蒸发加剧 D.上游修建水库图13为南美洲区域图,箭头代表洋流。据此完成22~23题。 图1322.关于甲、乙、丙三处附近海水盐度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乙>丙>甲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23.乙处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大雰弥漫。乙处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低纬地区,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 D.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按照其强度由小到大可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在浙江登陆,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图14示意2021年7月18~28日台风“烟花”移动路径。据此完成24~25题。 图1424.受台风“烟花”影响,7月25日15:00~7月26日9:00杭州风向的变化为(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25.7月25日~26日台风“烟花”转变为热带风暴的原因有( )①水汽补给越来越少 ②由低压逐渐演变成高压③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④移动方向发生了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图15为华北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26~27题。 图1526.“雨水街坊示范区”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有( )A.减少地表径流 B.减少水汽输送 C.增加降水 D.阻断下渗27.“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杜绝城市内涝发生③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图16为我国南方某蔬菜大棚照片,图17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完成28~29题。 图16 图1728.图16所示季节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该照片拍摄时间及网的功能是( )A.4~5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温度 B.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C.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D.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温度29.冬季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A. B. C. D.彩虹山(图18)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图19)中,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童话般的鲜艳色彩。彩虹山山麓遍布疏林草原景观。据此完成30~32题。 图18 图1930.彩虹山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31.彩虹山所在地区多火山活动,原因是处于( )A.南美大陆板块内部 B.大陆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地带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地带 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地带32.攀登彩虹山的最佳时期可能是( )A.1~2月 B.3~4月 C.5~9月 D.10~12月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图20)位于天山山脉北麓,湖面海拔1608米,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高山不冻湖,中国古称“热海”,湖面面积6236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78米。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但水面年蒸发量达700至米以上。湖面以下7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留下了有关伊塞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员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据此完成33~35题。图2033.伊赛克湖以“热海”著称的原因是( )①湖泊水量大,深度大 ②纬度低,热量充足③湖泊海拔低,众多河流汇入 ④湖水盐度高,不易封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4.伊赛克湖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湖泊分布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35.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 )A.火山口积水 B.冰川侵蚀 C.大气环流 D.构造陷落第Ⅱ卷 综合题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5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温润细腻的新彊和田玉深受人们喜爱,按其品质可分为山料、籽料等品种,以籽料为最佳。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后,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埋藏在山体中的玉石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裸露在地表,这就是和田玉山料。外力作用继续,和田玉山料最终以小块、浑圆的外形沉积在下游河床或河漫滩上,这就是和田玉籽料。图21为和田玉籽料形成示意图。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禁止利用大型机械在河滩上采掘和田玉。 图21(1)描述和田玉山料变为籽料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2)推测采集籽料的最佳季节,并分析原因。(7分)(3)说明禁止利用大型机械在河滩上采掘和田玉的理由。(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18分)野生蓝莓为多年生灌木,生长在北纬52°以北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主产区包括漠河等城市,品质优良但产量低。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植株高度多在1.5米左右,有的品种仅0.3~0.8米,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更不易受到冻害。(1)说明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条件对蓝莓生长的影响°(6分)(2)分析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更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6分)(3)试阐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来减轻蓝莓冻害的合理性。(6分)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湖区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芦苇是一种多生长于低湿地或浅水中的高大禾草。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图22示意博斯騰湖及其周边地区。 图22(1)判断博斯腾湖西部与中、东部盐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2)推测博斯腾湖芦苇主要生长在湖岸的哪些方位,并说明理由。(6分)(3)近年来,人们在博斯腾湖湖岸建设人工湿地,在湿地中种植大量芦苇,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大量种植芦苇对湖区的生态价值。(6分)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5小题每小题1分,26~3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CDCBDBDAABDCCDDADB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DCCDBABBABCCBAD 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55分。36.(19分)(1)(6分)出露的玉石山料,受风化作用,变得破碎(2分);在流水、重力等外力搬运作用下进入河流上游(2分);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玉石山料被侵蚀、打磨成玉石籽料(2分);随着下游河流流速减缓,玉石籽料沉积在下游河床或河漫滩上(2分)。(4选3)(2)(7分)秋季(2分)。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1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速度快,河流流量大,流速快(1分),搬运(玉石)能力强(1分);下游地势较平坦,流速减慢(1分),在河滩沉积(1分);秋季流量减小,水位下降,河滩出露(1分),适宜采集籽料。(3)(6分)破坏河滩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土地荒漠化(2分);容易产生扬尘,破坏大气环境(2分);改变河道形态,破坏堤坝等防洪设施(2分);掠夺式开采,加剧和田玉资源枯竭。(4选3,每点2分)37.(18分)(1)(6分)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蓝莓生长(2分);夏季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分);冬季气温低(夏季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少(2分)。(有利影响3选2)不利影响: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植株容易发生冻害。(2分)(至少答一点不利影响)(2)(6分)冬季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2分);冷空气将山谷的暖空气抬升(2分),使得半山坡附近气温相对较高;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2分)。(3)(6分)该地区冬季降雪量与积雪量大(2分);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2分);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2分);蓝莓植株高度较低,易被堆雪覆盖(2分);堆雪较蓬松,不易压毁植株(2分)。(5选3)38.(18分)(1)(6分)差异:西部湖水盐度较低(中、东部盐度较高)(2分).理由:西部有河流注入,对湖水有稀释作用(2分);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湖泊的西部,水体更新较快,盐分不易累积(2分)。(2)(6分)主要分布在西岸、北岸。(2分)理由:西岸有河流注入(1分),携带泥沙(有机质)多,土壤肥力高(1分);西岸、北岸湖岸线变化大(1分)地势平坦(1分),湖水浅(1分);流速缓慢(1分),利于芦苇生长。(3)(6分)增加蒸腾,增大空气湿度(2分);增加下渗,涵养水源(2分);增加地下径流,增强河、湖、地下水之间的良性循环(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题(月考),共12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测试)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