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月考5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题月考5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题月考5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题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题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题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次月考答题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答题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9339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1月)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1月)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试题月考5docx、语文试题卷pdf、语文参考答案docx、第五次月考答题卡doc、语文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C。强加因果,于文无据,材料三只是涉及这两个方面,并没有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2.B。选项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后期作品更趋成熟”也不合文意,材料二的表述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3.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4.①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②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5.①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②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③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C。C项中“安东是一个流浪者,他不贪心,要的报酬很少,得过且过”的分析错误,于文无据。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人情冷漠。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不是得过且过的人;他塑造的是-一个不为金钱所约束、自由、博爱、带有作者理想的、有着高尚品德和追求的艺术形象。
7.A。A项中,作者没有对安东进行心理描写,因为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不可能对别人进行心理描写,有的只能是对自己的心理的描写。
8.①“我”感觉安东是一个有能力、有礼貌、自由不受约束的、被大家热爱的人,因此,想和他有亲密的交往。②安东对“我”的客气,使“我”产生一种失落和被疏远的感觉,为自己不能成为他的伟大而亲密的团体中的人门而懊恼。
9.(1)安东不能被忘记,因为:①安东是一个打破世俗“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的人;②安东出于真正的善意帮助人们,使人们都成为朋友,没有敌人。③充满爱心追求自由。(①必答,②③可选答一条,共4分)(2)认识:安东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作者要追求的自由与爱的化身,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去追求的品质。(1分)但是,我们不能把他具体化,以他的形象来苛求生活。(1分)(共2分)10.A 【分析】解答本题可使用排除法。通读画波浪线部分,比对四个选项,可发现两处不同。一处是“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间的断句,一处是“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间的断句。画波浪线句是对王守仁的评价。第一处,“以直节著”即“因为刚正不阿的操守而著名”之意,“比任疆事”即“等到被委以边境事务时”之意,“提弱卒”的主语应是“王守仁”,而不是“疆事”,故“以直节著”后和“疆事”后要断开,故排除B.C两项。第二处,“未有如守仁者也”即“没有比得上王守仁的”之意,其主语是“文臣用兵制胜”,故不应在“制胜”前断开,排除D项。综上应选A。11.D 【解析】D项不是道家,是儒家,“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2.C【解析】“采纳属下建议”错误,是王守仁自己的计策。13.(1)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相继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4分,“因”、“化”、“相率”、“栖”各1分。 )(2)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守仁,东南战事(或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4分,“谗邪”、“构”、“微”、“殆”各1分。)14.①王守仁选择直接攻打南昌,而敌人在南昌的守备力量不足;②王守仁率领的军队刚刚集结,气势锐利;③王守仁攻打南昌,逼迫敌军撤兵,在湖中迎击敌军,叛军的大船优势受到限制。(每点1分)15.B.“恬淡”说法错误,纵观全词,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16.(1)同:都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落寞。(2)异:第一首诗的“一尊与谁同”写出了闲居山林的孤独和无奈,同时“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句又隐含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第二首诗的“官闲常昼眠”写出了仕途不顺的无奈,“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则体现了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慨叹,以及知音无人的孤独之感。(本题6分,同2分,异4分)17.(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6分,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18.D【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先了解常见的修辞种类,一般包括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对偶等;同时要了解这些常见修辞的特点,最后根据文本内容,对照选项一一进行分析。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19.【示例一】选用第二种。理由:①有更加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②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③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示例二】选用第一种。理由:①句子对称精炼;②采用倒装句式,突出事物的特征。(选择第一种,理由陈述清楚,也不能超过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从表达效果看,原句中“叮咚的”“呜呜噜噜的”“得得的”“仿佛一路轻的”,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凿石声、说话、马蹄声的特点;从句式看,原句长短句结合,表情达意更加随性舒缓,符合人物恬然自适的心境;从语体角度看,原句“靠在边一点”“呜呜噜噜”“稍偏右边”,表述偏口语化,平白如话,更加亲切动人,与上下文“使你干什么”“展眼”“透到脚底的”“瞧着”等处语言风格协调一致。20.甲: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甲处,联系上下文“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可知此处是表达来不及舒身就入睡,可填写“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处,联系上下文“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此处表达离开床去开窗,可填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21. ②句去掉“大约”或“左右”;③句“一旦”移到“村庄”前;⑤句在最后添加“建筑”;⑧句在“简单”前加“被”,或者在“村子”前加“把”。(每处1分)22.新锐科幻作家乔华首部长篇小说《犼先生:锦绣离人》出版,作品呈现出中华气质。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这是一道新闻压缩类试题。将新闻中的要素按照“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的格式提取组织即可,注意字数限制。23.作文立意参考:只写“变”或“不变”,按二类卷计分;一类卷“变与不变”都要写。其它要求,请参考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能变”的角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变,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不能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不能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不能变,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不能变,终身学习、勇于探索的求知态度不能变……“变”的角度: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要变,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变……参考立意1. 因时而变,莫忘坚守2. 非“变 ”无以为进,非“不变 ”无以为守3. 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4. 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5. 改变或是坚守,皆是民族复兴之帆6. 不忘初心,因时而变7. 变体现着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心性和信念8. 固守战略,顺势而为【参考译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王守仁十五岁时,到居庸关、山海关访游客居。时常擅自远出边塞,放眼观看山岳江河的壮阔优美。二十岁时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只是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在朝廷上当众杖打他四十棍,将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草木丛杂,苗族、僚族人同居一处。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相继砍伐树木建造房子,给守仁居住。兵部尚书王琼一向对守仁的才能感到惊奇。正德十一年八月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安抚南、赣。在这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第二年正月,守仁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卒驻扎在上杭。守仁假装撤兵,出其不意攻打敌人,俘获斩杀(敌人)七千有余。后向大庾进军,总共攻破敌巢八十四个,俘获斩杀(敌人)六千有余。守仁所率领的都是文职官吏和偏将小卒,平定了(为患)几十年的大寇贼,远处和近处的人感到惊讶,把他当作神明。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守仁疾速奔赴吉安,征集调用军队和粮食,建造兵器和船只,并发布檄文揭露朱宸濠的罪行,让地方长官各自率领官兵救援朝廷。七月初一,宁王偷袭攻下九江、南康,出兵大江,迫近安庆。有人请求援助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掌管,我军跨过南昌和敌人在江上僵持,两郡兵力断我军后路,这样会腹背两面受到敌人夹击。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的精锐部队全都出动了,守御戒备力量不足。我军刚刚聚集,气势锐利,进攻一定能攻克。敌人听说南昌被攻克,一定会解除包围自救。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的道理。”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而回,将船连起来结成方阵。官兵用小船栽着木柴,趁着风势放火。宸濠的船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守仁)追上逮捕了他。总共三十五天敌人就被铲平了。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守仁,东南战事(或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守仁后来病得很厉害,上疏请求告老还乡,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守仁走到南安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守仁天生非常聪敏。被贬官龙场时,边荒之地没有书可读,他每天推究旧日已得的知识。忽然参悟格物致知,悟出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不应当求之于外物的道理,于是深信不疑。学者一致跟从他,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有称赞说:王守仁最初因为刚正不阿的操守而著名。等到被委以边境事务时,率领一支战斗力弱小的军队,跟随几个读书人扫除多年的流寇,平定藩王的叛乱。整个明朝一代,调兵遣将取得胜利的文职官员,没有比得上王守仁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衡阳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语文PDF版(可编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