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上饶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上饶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对原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对古文或古诗词蕴藏的原理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古文或古诗词
原理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变成水过程中ΔH<0,ΔS<0
B
日照香炉生紫烟
紫烟指的是碘的升华
C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
《天工开物》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
陶瓷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B. 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
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 铝热反应
3. 对于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4.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1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若断裂3 mol H-H键,同时生成6 mol N-H键,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5.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6.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7.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正(C)=v逆(D)
⑥v正(B)=2v逆(C)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⑤⑥ D. 只有④
8.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②④
9.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0. 下列溶液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
A.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B. 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中:
C. 溶液中:
D. pH=14的溶液中:Na+、、、Cl‒
11. 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C. 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12.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NO2⇌N2O4是放热反应
B. 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 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3.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CuCl2溶液并灼烧得到CuO;
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先通入氧化剂Cl2,再调节溶液的pH。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14. 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 0.20mol C. 小于0.20mol D. 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1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3NO2(g) + H2O(l) = 2HNO3(aq) + NO(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反应2Na2SO3(s) + O2(g) = 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H<0
C. 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的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D. 在1 L溶液中数目为
16. 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 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氢氟酸的体积较小
C. 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D. 从b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HR代表HClO或HF)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 (1)室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 mL,欲使它的pH降为11(假设混合后体积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①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入______mL;
②如果加入0.008 mol/L HCl溶液,应加入______mL。
(2)生活中人们也会根据一些物质存在水解的情况,加以利用,如:
①利用热的Na2CO3溶液清洗油污时,会水解,请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得Fe(OH)3胶体,请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实验室中配制Al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______。
(3)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CH3COOH ②CH3COONH4 ③CH3COONa,则溶液中CH3COO‒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一定浓度的K2CrO4和KCl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为)时,此时溶液中c()等于______mol•L‒1。(已知AgCl、Ag2CrO4的Ksp分别为和)。
18.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I.配制480mL0.10mol•L‒1NaOH标准溶液。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g;
II.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NaOH) mol•L‒1
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
0.10
25.90
20.00
2
0.10
26.00
20.00
3
0.10
26.10
20.00
(2)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mol•L‒1;
(4)排碱式滴定管中气泡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6)若滴定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mL。
19.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的体积为______(标准状况下),丙池中D极析出______g铜;
(4)若丙池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丙中溶液的将______。
20.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如图所示: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如图1所曲线a为时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根据图1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图1中改变某条件后,由曲线a变成曲线b,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3)根据图2判断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或“=”)
(4)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
图②表示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⑤表示生成的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③的含义是______。
(5)为提高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C.适当增大压强 D.及时移出氨
(6)该流程中铂—铑合金网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上饶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卷(答案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对原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对古文或古诗词蕴藏的原理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古文或古诗词
原理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变成水过程中ΔH<0,ΔS<0
B
日照香炉生紫烟
紫烟指的是碘的升华
C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
《天工开物》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
陶瓷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2. 下列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B. 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
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 铝热反应
【答案】C
3. 对于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答案】B
4.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1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若断裂3 mol H-H键,同时生成6 mol N-H键,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C
5.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答案】C
6.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B
7.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正(C)=v逆(D)
⑥v正(B)=2v逆(C)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⑤⑥ D. 只有④
【答案】A
8.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B
9.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答案】A
10. 下列溶液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
A.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B. 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中:
C. 溶液中:
D. pH=14的溶液中:Na+、、、Cl‒
【答案】D
11. 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C. 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答案】C
12.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NO2⇌N2O4是放热反应
B. 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 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答案】A
13.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CuCl2溶液并灼烧得到CuO;
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先通入氧化剂Cl2,再调节溶液的pH。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A
14. 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 0.20mol C. 小于0.20mol D. 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答案】C
1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3NO2(g) + H2O(l) = 2HNO3(aq) + NO(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反应2Na2SO3(s) + O2(g) = 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H<0
C. 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的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D. 在1 L溶液中数目为
【答案】B
16. 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 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氢氟酸的体积较小
C. 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D. 从b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HR代表HClO或HF)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 (1)室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 mL,欲使它的pH降为11(假设混合后体积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①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入______mL;
②如果加入0.008 mol/L HCl溶液,应加入______mL。
(2)生活中人们也会根据一些物质存在水解的情况,加以利用,如:
①利用热的Na2CO3溶液清洗油污时,会水解,请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得Fe(OH)3胶体,请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实验室中配制Al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______。
(3)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CH3COOH ②CH3COONH4 ③CH3COONa,则溶液中CH3COO‒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一定浓度的K2CrO4和KCl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为)时,此时溶液中c()等于______mol•L‒1。(已知AgCl、Ag2CrO4的Ksp分别为和)。
【答案】 (1). 900 (2). 100 (3). +H2OHCO+OH‒ (4). Fe3++3H2OFe(OH)3(胶体)+3H+ (5). 稀盐酸 (6). ③>②>① (7).
18.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I.配制480mL0.10mol•L‒1NaOH标准溶液。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g;
II.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NaOH) mol•L‒1
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
0.10
25.90
20.00
2
0.10
26.00
20.00
3
0.10
26.10
20.00
(2)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mol•L‒1;
(4)排碱式滴定管中气泡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6)若滴定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mL。
【答案】 (1). 2.0 (2).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0.13 (4). ③ (5). D (6). 26.10
19.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的体积为______(标准状况下),丙池中D极析出______g铜;
(4)若丙池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丙中溶液的将______。
【答案】 (1). 原电池 (2). (3). 阳极 (4). 280 (5). 1.60 (6). 减小 (7). 增大
20.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如图所示: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如图1所曲线a为时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根据图1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图1中改变某条件后,由曲线a变成曲线b,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3)根据图2判断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或“=”)
(4)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
图②表示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⑤表示生成的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③的含义是______。
(5)为提高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C.适当增大压强 D.及时移出氨
(6)该流程中铂—铑合金网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2). 使用催化剂(或使用效果更好、更适合的催化剂) (3). > (4). 在催化剂表面,中化学键断裂 (5). BCD (6).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24L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