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0942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0942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语文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0942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094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094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泉州泉港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泉州泉港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语文试题docx、高二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泉港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朴素的唯物主义就是……”缩小范围,原文是“古人在以天为阳、以地为阴的同时,……进而形成‘观物取象’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C项,“故以婉约为宗”强加因果。D项,“但二者应该统一,这样才不破坏和谐之美”理解有误,原文为“无论阳刚之美还是阴柔之美,都不破坏和谐之美”。)2.D【解析】D项,“但前者更具有震撼力”的表述错误,文章并没有认为前者更有震撼力。3.A【解析】“都把作品分为阳刚美和阴柔美,如《沧浪诗话》和《诗品》”说法绝对,并且这两部作品的评论并没有把作品分为阴柔美和阳刚美。)4.【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错误,他是九品文官,尽管在官场社会地位低下,但他并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C项,“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内容表述有不准确之处。这一细节无法揭示他永无出头之日的悲剧人生。D项,该项内容错在“贯穿全篇”,文章最后几段并没有人物对话,而是他的内心想法。故选B。5. 【参考答案】 ①有奴性,自轻自贱。他写贺信时,极尽阿谀之能事。②很虚伪,口是心非。对上司一边写贺信,一边咒骂。③心理阴暗。想通过偷、告密等卑劣手段改变命运。④不满现实,牢骚满腹。他一直在抱怨地位低,钱少,工作差。(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等语句中,人们还以为是在给自己父亲写信,结果却是在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的上司写信,尽管他对这人又恨又怕,却又不得不极尽阿谀之能事,可见他有奴性,把自己置于儿子的地位,自轻自贱;“还得给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信上称呼对方为“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心里却在想“那个混蛋”,可见他口是心非,十分虚伪;“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这怎么叫贪财呢?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可见,他对现实不满,一肚子牢骚;“要不要去偷?”“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等可见,他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想到的尽是偷、告密等办法,性格卑劣,心理阴暗。6. 【参考答案】①动作描写。凑到小窗口倾听,暗示着主人公对热闹生活的渴望、向往。②环境描写。以外面空气清新和大街上热闹反衬办公室的冷清,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苦恼、烦闷。③语言描写。主人公的自言自语表达了他对处境的不满、抱怨。(每点2分)【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涅维拉齐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动作描写,“凑”字,写出他向往街上的热闹;“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是环境描写,与前文“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的环境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办公室环境的冷清寂寥,从而让主人公“可怜自己”的烦闷苦恼心情更突出;“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运用语言描写,通过主人公的抱怨话语,反映他内心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烦恼。【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7.B 8.C9.B(宾语前置/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10.【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同禁”修饰“五百人”,不能断开,所以排除AB。“还除”修饰“冀州刺史”,“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的意思,所以“还除”后断句,排除选项D,故选C。11. 【参考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错,文中的“金石”指乐器。故选D。12. 【参考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选项“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错,原文“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是说元孚为了想把酒拿回家,就把酒说成是自己的兄弟,怎么能这样无礼,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早些回家去吧,于是就把就带回了家。只是他把酒带回家的借口,故选D。13. (1)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引过”“活”各1分,句意3分)(2)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了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人。(“族”和判断句各1分,句意3分)【译文】元孚,字秀和,从小就有美名。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以后,都说:“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累升至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政,元孚便汇总了古今名妃贤后事迹,共四卷,上奏灵太后。改任为尚书左丞。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劝告和督促民众致力农桑,州内称呼他为慈父,邻州叫他为神君。在这之前,冀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人,都聚众山林,不听朝廷之命,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来到冀州以后,他们都请求到城里来,表示愿意以死为他效力。后来,冀州被葛荣攻破,元孚被葛荣抓住了。当时,元孚的哥哥元祐是防城都督,另一位哥哥子礼为录事参军。葛荣准备先杀害子礼,元孚请求让他先死,以救出子礼,他叩头直到流血,葛荣这才把子礼放了。葛荣又大举召集将士,商议处死他们。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些人真是魏国的忠臣义士啊!”于是将一起拘禁的五百人都放了。葛荣之乱平定,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颢到洛阳以后,任命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把元颢送来的策反书信封好送到朝廷,皇帝很嘉许他。元颢被讨平之后,元孚被封为万年乡男。永安末年,乐器残缺,庄帝任命元孚监修仪器。元孚上表说:“以前在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乐器,用数十年时间,终于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行营造,很久以后才修成。又召集公卿大臣一起测量校正,看是不是合适,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当时传旨,同时使用。往年大军入洛,戎马交加,所有乐器,丢失将尽。我到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承接以前留下的东西,器象异位,调律不和。我现在吹律以求声,叩钟以求音,去除繁杂,讨论并实际记录下来。现今钟磬的数量,各按十二架为定数。”上奏后皇帝认为可行。在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善解声律,特别又表示很完美。元孚性格机智而又善于权变,喜爱喝酒。周文帝特别对他优待,曾经在室内放了十缸酒,另外又剩下一斛,上面都盖上了盖子,想要和元孚开玩笑。元孚正好进室内,一见便又惊又喜,说道“:我家的兄弟们这样无礼,为什么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应当早些回家去。”于是,他把酒拿回家去了。周文帝见了以后拍手大笑。后来改任为太傅。去世时,皇帝亲临吊唁,百官们也都参加追悼。14.B【解析】“主要目的是使诗歌更有韵味”不当。这里用典主要表达杜甫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15.颔联融情于景,景中含情(奇特的景物描写中寓含着诗人的边愁)。(2分)诗歌描写边关风不动而云出塞外,夜未临而月照边关。(2分)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包含着作者对边塞的关切。(2分)【评分】先总说情景关系2分。再分析什么景2分,什么情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这两句诗描写边关风不动而云出塞外,夜未临而月照边关。在这奇特的景色之中,寓含着诗人的边愁: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包含了作者对边关的关切。 “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16.(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6)二川溶溶,流入宫墙;(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7.D【解析】A项,两句话的主语都是航天事业,应该放在不仅的前面。B项,后面两句话都属于它蕴含的内容,所以应该先说其蕴含的是……。C项,中国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应该先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18.B【解析】“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结合语境“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该用“赴汤蹈火”,排除CD。“苦心经营”是指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结合语境“中华民族的航天梦”该用“煞费苦心”,排除A。“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19.C【解析】上文说的是“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过去的数十年是为了强调太空探索时间久,故选C项。20.D21.B(A项“千金”,用于称呼他人女儿,有尊贵之意;C项“乔迁”,用于祝贺他人搬家;D项“府上”,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22.(1)应围绕“教育要不要惩戒”这一辩题阐述观点与思考,(2)阐述内容要符合学生、教师或家长身份,(3)形式上要符合辩论稿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1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