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
展开2022—2023学年度(上)高一学年10月月考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第7—10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 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可以看成质点
C. 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不可以忽略
D. 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则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不可以忽略,故C正确;
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有转动和平动,各部分的速度不可以视为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曲线为该游客的运动轨迹。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6.0km,用时1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
A. 该游客的位移为1.8km B. 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6.0m/s
C. 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m/s D. M点和N点速度方向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位移是指从M点到N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的大小为1.8km,故A错误;
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
故B错误;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游客在曲线处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着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所以游客在M点和N点的速度方向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为,设这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则( )
A.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B.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C.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D.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段过程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加速度为,则有
,
联立可得
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则有
可得
故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故选B。
4. 长为l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0,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 < v0)。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和2a,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知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 < v0),则列车进隧道前必须减速到v,则有
v = v0 - 2at1
解得
在隧道内匀速有
列车尾部出隧道后立即加速到v0,有
v0 = v + at3
解得
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故选C
5. 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驾驶技术,汽车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速度,在时间内,图象斜率增大,汽车的速度增大;在时间内,图象斜率不变,汽车的速度不变;在时间内,图象的斜率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综上所述可知A中图象可能正确。
故选A。
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v声=
B. 超声波的速度v声=
C. 物体的平均速度
D. 物体的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由图乙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
或者
故AB错误;
CD.由题可看出,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 一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0~8s内的运动性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B. 该质点内静止不动
C. 该质点在6~8s内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且与运动方向相反
D. 该质点在1s末、4s末和末速度方向均相同
【答案】CD
【解析】
【详解】A.该质点0~8s内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变化,所以为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
B.2-6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
C.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该质点在6~8s内加速度的大小为
且与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
D.该质点在1s末、4s末和末速度均为正值,即速度方向均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CD。
8. 甲、乙、丙3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上升
C. 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且
D. 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上升
【答案】ACD
【解析】
【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且乙的下降速度大于甲的下降速度,即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则丙可能静止在空中,或者匀速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或者丙匀速上升。
故选ACD。
9. 高铁目前是我国的一张名片,在广州火车站,一维护员站在一中央高铁站台上,两边分别有正在进站或开出的高铁列车,若两边高铁列车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如图所示,现观察其中一列高铁的运动,发现在某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从维护员身边经过的车厢节数分别为和,则和之比可能是( )
A. B. 1:4 C. D. 4:1
【答案】AC
【解析】
【详解】设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两段位移为和,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初末速度分别为和,则
联立上式解得
当时
当时
所以车厢节数之比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C
10.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从t=0时刻起同时出发,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t图像如图甲所示。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的x~v2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甲追上乙
B. 经过2.5s,甲追上乙
C. t=0时刻,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10m/s
D. 甲和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均为4m/s2
【答案】AD
【解析】
【详解】CD.甲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
将(0,-2m)、(1s,0)、(2s,6m)代入上式,解得
,,
乙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
变形可得
所以
解得
故C错误,D正确;
AB.乙质点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
乙质点2.5s的位移为
甲质点经过的位移为
因为
经过,甲追上乙,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D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2题,共计14分)
11. 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过,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某实验小组利用手机的录像功能拍下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为便于记录小球各个时刻在斜面上的位置,将录像中时间间隔为T的连续7幅画面合成到同一张图中,示意如图。依次测得小球各相邻位置间的距离为、、、、、。
①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写出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表达式___________。
②在测量小球相邻位置间距时由于实验者读数产生的误差是___________误差。
【答案】 ①. ②. 偶然
【解析】
【详解】①[1]题中要求充分利用数据,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则
解得加速度为
②[2]读数产生的误差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于偶然误差。
12. 如图为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后的纸带,从中确定五个计数点,测得。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三个计数点未画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②.
【解析】
【详解】[1]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C点的速度为
[2]由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
三、计算题(共计38分,13题8分,14题14分,15题16分)
13.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平方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第4秒内的位移大小s。
【答案】(1);(2);(3)14m
【解析】
【详解】(1)(2)由图像可得
对比
可得
(3)第4秒内的位移大小
14. 已知一物体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分别是,,,…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分别是,,,…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分别是,,,…,,证明:
(1)
(2)
(3)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1)由于该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s内的位移为
x1=at12=a×12=a
前两秒内的位移为
x2=at22=a×22=2a
前3秒内的位移为
x3=at32=a×32=a
故
(2)由于该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相同,均为
xⅠ=x1=a
第2s内的位移为前2s内的位移减前1s内的位移
xⅡ=x2−x1=2a−a=a
第3s内的位移为前3s内的位移减前2s内的位移
xⅢ=x3−x2=a−2a=a
故
xⅠ:xⅡ:xⅢ∶…=1:3:5∶…
(3)相等时间间隔为T,则
……
则
15. 甲、乙两辆汽车在长直公路上都以15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尾与乙车头相距5.5m。现甲车以加速度大小a=1m/s2匀减速刹车,要两车不相撞。求:
(1)若乙车司机因故一直未采取制动措施,甲司机发现后立即又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甲车减速的最长时间多少?
(2)若乙车司机看见甲开始刹车后反应了1s也开始刹车,乙车匀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3)为了避免因突然产生的加速度让乘客有明显不舒服的顿挫感,甲车司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按下图所示变化(10s后加速度为0),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甲开始刹车1s后乙开始刹车,乙车匀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设甲车减速最长时间为t1,则当甲车再次加速到15m/s时两车刚好未相撞,画出两车的v—t图如下图所示
有乙比甲多围的三角形的面积应为初始距离s0=5.5m,则
解得
(2)此时要两车不相撞的条件为乙车刚追上甲车时速度相等,故
且位移满足
联立解得,故乙车匀减速的加速度至少。
(3)因为a—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为对应时间内的,故在时,速度减少量为
t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在时,速度减少量为
t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画出两车全程v—t图如下图所示
乙车刚追上甲车时速度相等,故
位移满足
因为甲图像的对称性,甲车在前10s的位移等于以v=10m/s匀速10s的位移,即
由上式联合求解得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物理试题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物理试题试卷,共18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