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摩擦力课件ppt、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摩擦力学案doc、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0摩擦力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素养落实(十)(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 对摩擦力的理解1.(2020·江苏响水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静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D [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项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故B项错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与相接触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两物体可能是运动的,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故C项错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能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项正确。]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A [两物体间若存在摩擦力,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而若存在弹力,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也有可能接触面光滑,不一定存在摩擦力,故A错,B、C对;弹力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而摩擦力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平行,故两力一定是垂直关系,D对。]题组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3.如图所示,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 )A.都向后B.都向前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C [自行车匀速前进时,由于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顺时针转动,设后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则后轮应加速顺时针转动,说明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后轮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前;前轮转动是由于前轮受到力的作用,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则前轮就不会转动,故前轮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其所受摩擦力向后。]4.(2020·安徽临泉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C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B,使A、B、C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 )A.B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D [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受合外力均为零,以B为研究对象,B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F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C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B对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C对A没有摩擦力作用,否则A受力不平衡,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C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则C对地面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C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5.现代的激光打印机都是自动进纸的,其进纸原理如图所示,进纸槽里叠放有一叠白纸,每一张纸的质量为m。进纸时滚轮以竖直向下的力压在第1张白纸上,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确保第1张纸与第2张纸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滚轮与白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白纸之间、白纸与进纸槽底座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张白纸受到滚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最后一张白纸受到进纸槽底座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某张白纸受到上一张白纸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任意两张白纸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 [第1张白纸相对于滚轮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滚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错误;对除第1张白纸外的其他白纸进行研究,它们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张白纸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滚轮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最后1张白纸受到进纸槽底座的摩擦力方向与滚轮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B正确;根据题意,因上一张白纸相对下一张白纸要向右滑动,则上一张白纸受到下一张白纸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那么下一张白纸相对上一张白纸要向左滑动,因此下一张白纸受到上一张白纸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故C错误;对第2张白纸分析,它对第3张白纸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白纸的重力及滚轮的压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μ2(2mg+F),而受到第1张白纸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2(mg+F)<Fmax,则第2张白纸与第3张白纸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最后1张白纸之间任意两张白纸都不发生相对滑动,故D错误。]题组三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6.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 N的握力提住一个重为40 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 N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 NC.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D.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A [瓶子重力为40 N,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40 N,故A正确,B错误;当握力再增大时,瓶子受到的重力不变,也就是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当握力逐渐减小时,导致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但只要物体仍处于静止,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7.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 )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因此尽管三种情况下的接触面积不同,但是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相同的,又由于动摩擦因数相同,所以三种情况下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所以保持木块匀速运动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8.(2020·深圳实验学校高一期中)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的质量为2 kg,b、c的质量均为1 kg,a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a、b间绳子松弛,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质量都忽略不计,取g=10 m/s2)(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C [开始未用水平力拉p弹簧时,弹簧q处于压缩状态,受到的压力等于b木块的重力,由胡克定律得,弹簧q压缩的长度为x1==0.02 m。当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弹簧q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c木块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q伸长的长度x2==0.02 m。此时,弹簧p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等于b、c的总重力和桌面向右的摩擦力之和,则弹簧p伸长的长度为x3==0.06 m,根据几何关系得,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x1+x2+x3=0.02+0.02+0.06 m=0.1 m=10 cm。]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木块1和2、2和3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现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块3,求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木块1和3间的距离(木块视为质点,施加恒力前两轻弹簧均处于原长)。[解析] 对木块1受力分析,木块1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kx1=μm1g,对木块1和木块2整体受力分析,木块1和木块2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右侧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kx2=μ(m1+m2)g,木块1与木块3之间的总长度为x=2l+x1+x2,联立解得x=2l+。[答案] 2l+10.(多选)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A、B由细绳通过固定在C上的定滑轮相连,C的上表面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AD [先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和拉力,由于A保持静止状态,故拉力等于A的重力;再对B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则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一定粗糙,故A正确,B错误;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即C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则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粗糙的,故C错误,D正确。]11.(多选)(2020·湖北随州一中高一上期中)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物体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F方向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B.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甲图中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C.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D.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甲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反,乙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BC [如果两图中P、Q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甲中P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故甲中P没有相对于Q的运动趋势,故甲中P不受摩擦力;题图乙中P也处于平衡状态,但P的重力使P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Q对P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P受与F方向相同的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如果两图中P、Q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甲中P有相对于Q向右运动的趋势,故甲中P受摩擦力方向向左,方向与F方向相同;乙中P也是做加速运动,但P的重力使P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Q对P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P受与F方向相同的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12.(多选)(2020·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高一上月考改编)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零B.A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C.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D.B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C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知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作用,即B对A没有摩擦力,则A对B也没有摩擦力,A正确,B错误;以A、B、C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知C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则B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D错误。]13.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10 kg、mB=20 kg,A与B、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F=80 N的水平力向右拉轻滑轮时,B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g取10 m/s2)[解析]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g=0.3×100 N=30 N,B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mB)g=0.3×300 N=90 N;由于水平力F=80 N,以A为研究对象,绳子的拉力为40 N>30 N,则A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 对B分析,水平方向拉力大小为40 N,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为30 N,方向水平向右,B受水平向右的合力为70 N<90 N,则B仍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70 N。 [答案] 30 N 70 N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5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 超重与失重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5节超重与失重课件ppt、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5节超重与失重学案doc、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7超重与失重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力的分解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力的分解课件ppt、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力的分解学案doc、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2力的分解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第1节 重力与重心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重力与重心课件ppt、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重力与重心学案doc、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8重力与重心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