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综合训练题,共6页。
课后素养落实(二十六)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细胞衰老
1.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
B.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缓慢
C.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增强,物质运输能力增强
D [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结果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A、B正确;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逐渐衰老
B.凋亡的细胞中没有新蛋白质合成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A [正常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老,其一生一般能分裂50次左右,A正确;凋亡的细胞中一些水解酶的合成增加,B错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是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3.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三块骨骼肌,分别为A、B、C,然后分别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为1.3∶1.2∶1。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_,其CO2的释放量较少,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 ________,含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
(3)三块骨骼肌细胞内,代谢废物沉积最多的是________。
(4)年龄最大的小白鼠与年龄最小的小白鼠相比,骨骼肌细胞还有哪些结构上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释放的CO2量减少,由此可以判定年龄最大的为C。由于细胞内有氧呼吸释放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可以判定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有所下降。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的色素积累增多,阻碍了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使细胞内积累的废物增多。由此可断定,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年龄最小的,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含水量最少的和代谢废物积累最多的是年龄最大的。从结构上看,年龄最大的骨骼肌细胞有衰老的特征,即表现为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等。
[答案] (1)C 线粒体 (2)A C C (3)C (4)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等
题组二 细胞的死亡
4.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凋亡
C.IAPs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 [IAPs的PING区若去掉则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故B错误;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和分解都受到细胞内基因的控制,既然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那么其合成受基因的控制,C项正确。]
5.细胞到了一定时期就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但是这种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而非病理性死亡,所以叫细胞凋亡或“细胞编程性死亡”。
(1)细胞凋亡是有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理变化。对一个有机体来说,某些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抵御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胚胎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发育成熟时尾消失了,从细胞水平看这是_________的结果。该过程也可称为__________。人类中也出现一些返祖现象,如毛孩,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过程受阻。
(3)细胞凋亡是由细胞中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地结束生命的过程。
[解析] 本题阐述了细胞的凋亡是由调控基因控制的正常的生理性死亡,能够维持机体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稳态,促进生物体的正常发育。
[答案] (1)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内部环境的稳定 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2)细胞凋亡 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 (3)基因 自动
6.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根据这一观点,试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线粒体中氧化分解减少
B.自由基的产生可能影响Na+的主动运输
C.自由基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
D.自由基也可能会使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减少
A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即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A错误;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分子,从而破坏细胞膜,进而影响Na+的主动运输,B正确;自由基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C正确;自由基也可能会使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减少,D正确。]
7.(不定项)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以上信息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或4个端粒
B.端粒中含有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基因
C.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时端粒可能不会缩短
D.端粒对染色体中基因起着保护作用
ACD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或4个端粒,A正确。端粒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变短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而不是端粒中含有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基因,B错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由此可知,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时端粒可能不会缩短,C正确。端粒能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DNA就会受到损伤,因此端粒对染色体中基因起着保护作用,D正确。]
8.科学家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表:
细胞来源 | 胎儿 | 中年人 | 老年人 |
增殖代数 | 50 | 20 | 2~4 |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的设计是否严密?若不严密,应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实验Ⅰ表中数据显示细胞分裂代数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显示,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Ⅲ表明,细胞衰老速度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性别有关。(2)分析题中实验可知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有生物的种类、年龄、性别等。(3)该实验因缺乏对照组而不够严谨。
[答案] (1)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长的生物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细胞的衰老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2)生物的种类、年龄、性别等
(3)不严密,应增加两个对照组,具体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体细胞和女性体细胞一起混合培养,然后观察实验结果,以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或女性体细胞分不同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
不能区别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9.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C.细胞凋亡是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外界因素引起的
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
D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细胞坏死是在不利因素下导致的细胞被动死亡,A、C正确。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细胞坏死属于病理现象,B正确。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没有急性和慢性之分,D错误。]
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 起因 | 范围 | 调节过程 | 炎症反应 |
细胞凋亡 | 生理性 | 多为单个细胞 | 受基因调控 | 不释放细胞内容物,无炎症反应 |
细胞坏死 | 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 | 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 | 被动进行 | 释放细胞内容物,引发炎症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粉红色康乃馨是不朽的母爱的象征,如图表示对细胞器进行分类,识图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内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练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