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67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67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67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设计
展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导学案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体会其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
5.知道怎样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6.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1.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 的物理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
(2)定义式:v = 。
(3)单位: 、 、 等。
(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 就是物体的 。
2.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 或不同
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 或哪段 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 相同。②瞬时速度 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 或 对应。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 平均速度就等于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和瞬时速度相等。
4.速率 速度的 叫做速率,是 量。
一、速度
问题设计
1.教材是如何定义速度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速度的大小是否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要点提炼
1.定义:物理学中用 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如果在时间Δt内物体的位移是Δ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
2.速度是表示 物理量,也就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表示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 。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其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 ),厘米每秒(cm/s),1km/h= m/s,1km/h 1m/s(填大于、等于或少于)。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 。
二、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问题设计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平均速率的定义式是什么?
2.教材是如何定义瞬时速度的?利用平均速度得到瞬时速度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3.瞬时速度的方向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要点提炼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Δx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Δt(或这段位移Δx)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定义式:
(3)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或这段位移Δx)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4)把本来是变速运动粗略地看作匀速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描述。
(5)平均速度的说明:
①平均速度只能 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 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 来处理。
②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③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④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能 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是矢量,一般情况下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 速度。
(2)当Δt非常非常小时,我们把Δx/Δt称做物体在时刻t的 。
(3)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状态下物体运动的方向。
(5)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 。
3.两者的关系
(1)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瞬时速度就等于 。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三、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1.利用公式=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是按实际大小画出的一条纸带,在打出D、G这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测量瞬时速度
1.如果不要求很精确,用D、G两点间计算出的平均速度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也未尝不可。
2.如果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取得小一些,例如,如图所示中的DF,那么根据D、F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就会更准确。
3.如果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取得再小一些,例如,如图所示中的DH,那么根据D、H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这是计算瞬时速度的基本方法。
4.如果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取得过小,例如,如图所示中的DE或EH,那么根据D、E(或E、H)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这样的做法误差就增大了。
四、用图像表示速度
1.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用图象描述。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2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甲所示是根据某同学的实测数据所描的点,从这些点的走向能够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 为了更清晰些,可以用折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如图乙所示。然而,速度的实际变化总是比较平滑的,所以,如果用一条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曲线反映的规律会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如图丙所示。
2.如图丙所示,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叫做速度—时间图像或 。
3.看一看你得到的v-t图象,你的手的运动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一、单选题
1.有甲、乙两船同时从宜昌出发,甲船路线是宜昌——三峡大坝——神农架,乙船路线是宜昌——神农架.两船航行一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神农架,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一天”指的是时间间隔,“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都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2.2018年10月1日,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面向公众开放。小明准备从家中自驾去集美新馆借书,导航软件提供了三种行车方案,如图所示。方案一:29分钟,公里;方案二:31分钟,公里;方案三:35分钟,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行车方案时,不能把车看成质点
B.三种方案中的公里、公里、公里均指位移
C.三种方案中的29分钟、31分钟、35分钟均指时刻
D.方案一的平均速度最大
3.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刻较长
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二、多选题
5.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6.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三、非选择题
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求:
(1)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求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8.某人从甲地沿直线赶往乙地,前一半路程速度大小为10m/s,后一半路程速度大小为15m/s,则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B在A的前面
B.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C.B在t2时刻追上A,此后运动在A的前面
D.B运动的速度始终比A大
2.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
B.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
C.路程为2h,位移为2h,平均速度为
D.路程为2h,位移为h,平均速度为
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反向运动
C.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4.在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如图所示,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4),再由点(3,4)沿直线运动到点(5,4),又由点(5,4)沿直线运动到点(8,0)。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4s,则( )
A.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6m
B.机器人所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4m/s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2m/s
二、多选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
6.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确定了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
B.作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
C.作出的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三、解答题
7.某质点从A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s向东运动了20m到达B点,在B点停了2s后又向西运动,又经过5s前进了60m,到达A点西侧的C点,如图所示。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8.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10s末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 m/s,求他从50m处到终点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及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实践研究】
1、A;2、D;3、B;4、A;5、BC;6、AB;7、(1) ;(2);8、v=12m/s;
【课后巩固】
1、C;2、B;3、D;4、D;5、AC;6、BD;7、,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8、(1)0.25m/s2 ;(2)6.25m/s;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共2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学指导1,自学检测1,自学指导2,自学检测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