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
展开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基础题
1.(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这一组数据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思想禁锢 C.刑法严酷 D.徭役繁重
2.(2022·湖北荆州·七年级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滥用民力 C.法律严苛 D.穷兵黩武
3.(2022年中考真题•株洲)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4.(2022年中考真题•临沂)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
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
能力题
5.(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A.公元前二世纪初 B.公元前二世纪末
C.公元前三世纪初 D.公元前三世纪末
6.(2022年中考模拟•茂南区)学者刘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 )
A.极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权化的政治体制
C.被激化的社会矛盾 D.大泽乡起义
素养题
7.(2022年中考模拟•黔东南州)微信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越来越重要。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项羽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被拉入黑名单的是( )
A.刘备 B.刘邦 C.蔡伦 D.华佗
8.(2022年中考模拟•社旗县)下列表述是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其中最接近史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C.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之故也
D.思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9.(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巩固练习
二、单选题
基础题
1.(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这一组数据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思想禁锢 C.刑法严酷 D.徭役繁重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材料“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可知,这反映了秦朝徭役繁重,秦的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故D符合题意。赋税沉重、思想禁锢、刑法严酷都和徭役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022·湖北荆州·七年级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滥用民力 C.法律严苛 D.穷兵黩武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秦朝的统治的法律严苛。C项正确;ABD项都属于秦的暴政,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3.(2022年中考真题•株洲)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可知,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陈胜、吴广起义,选项B符合题意;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时期,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ACD项均与题干无关,排除。
4.(2022年中考真题•临沂)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
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相关知识,重点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相关知识。
根据图片文字“陈胜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治黑暗,秦二世时统治更加残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来进攻咸阳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C符合题意,ABD时间不符,排除。
能力题
5.(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A.公元前二世纪初 B.公元前二世纪末
C.公元前三世纪初 D.公元前三世纪末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公元纪年法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公元前计数是从大数开始向小数过渡。100年为一个世纪,10年为一个年代。故世纪数是百万数加1的得到。因为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三世纪,因为公元前从大数到小数。所以“09”就是世纪末了。D正确。ABC的计算时期不对,排除;故选D。
6.(2022年中考模拟•茂南区)学者刘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 )
A.极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权化的政治体制
C.被激化的社会矛盾 D.大泽乡起义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灭亡的根源,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由材料“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可知,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即极端化的法家思想。
素养题
7.(2022年中考模拟•黔东南州)微信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越来越重要。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项羽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被拉入黑名单的是( )
A.刘备 B.刘邦 C.蔡伦 D.华佗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邦。楚汉之争的实质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
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楚汉之争的实质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项羽的微信朋友圈,最有可能被拉入黑名单的是刘邦。
8.(2022年中考模拟•社旗县)下列表述是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其中最接近史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C.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之故也
D.思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答案】C【解析】本题以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最接近事实的说法。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罚极其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
9.(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答案】(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残暴统治。
(3)残暴的统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反映的是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全国设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是我国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秦朝还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b)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会被杀,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所以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秦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后期的残暴的统治,是人民生活困苦,必然导致国家灭亡;由此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二世元年,学者刘仲一提出,如表为《秦简•法律答问》案例选,学者刘伸一提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