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姓名: 班级
第1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课重点 | (1) 探究作者所塑造的风流化、理想化周瑜形象,从而理解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
本课难点 | (2)通过了解作者际遇,以及作者与周瑜的对比,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识记
【偏易】1.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B.千古风流人物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同行皆狼狈
1.答案:D【解析】 “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杰出的。今义:轻浮放荡的。C项,古义: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偏易】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2.【答案】D【解析】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偏易】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足下蹑丝履 D.君当作磐石
3.【答案】B【解析】 “管弦”代指音乐。
【偏难】4.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4.C(“卷”并非拟人手法)
【偏难】5.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5.答案:C 解析,开头三句大气磅礴,奔腾豪放。虚实结合,由实而虚,从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由对自然的歌唱转到对历史英雄的赞颂。A、B、D三项表述都不完全正确。
【偏易】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6.答案:B 把B项“苏轼”去掉。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
【中等】7.下面六个句子被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
①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
②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做盆景的树种很多。
③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
④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
⑤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
⑥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
答:
7.【答案】③②⑥④①⑤
【解析】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广东盆景,据此可断定③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7.C(“卷”并非拟人手法)
【偏难】8.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1)
(2)
8.【答案】(1)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2) 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①以古代诗歌为内容;②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③既然给出了例句,仿句要做到与例句的句式尽量一致,即“XX在……的……,……,用……了……”
【偏难】9.下面是某班长在一次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规范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第一处: 修改:
第二处: 修改:
第三处: 修改:
第四处: 修改:
第五处: 修改:
9.【答案】 ①“抛砖引玉”改为“精彩的发言”;②“给予高度评价”改为“感到十分高兴”;③“学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不大理想”;④“殷切期望”改为“希望”;⑤删去“是……的责任”。
【解析】 作答此题,考生应该先明白这是一则班会结束语,是班长主持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既要鼓励、肯定班集体,又要尊重同学。“抛砖引玉”,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形容同学们的发言不妥,应改为“精彩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明显属于居高临下类型的总结,不符合人物身份和对象,应改为“感到十分高兴”。“学习成绩差”的表达不利于激励同学,且容易伤害这些同学的自尊,应改为“学习成绩不大理想”。“殷切期望”指深厚而迫切地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此处指班长对同学们的期望,明显不妥,应改为“希望”。“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这个成语之后又出现了“的责任”,明显赘余,应删去。
【偏易】10.根据语句的情境默写下列句子。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6)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苏轼在《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写因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10.答案;(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
(6)酾酒临江 一尊还酹江月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
【中等】(新课标II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1—12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11.答案:B B项,本诗中最后一句用李揆指子由,目的是告诫子由,出使北蕃,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不是“不敢自居第一”的意思。
12.答案: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解析】题干间的是“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云海和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首联中,
“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诗人那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远别而泪沾双襟!
三、链接高考
【偏难】(2020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日:“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日:“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秦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早。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館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日:“杭, 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哀美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 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前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镳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
10. A【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BC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到上句,排除D项。故选A。
11. B【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故选B。
12. 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故选C。
13.(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减粜,减价出售;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2)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印红绶,升迁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里。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优秀学案,文件包含练习38虞美人-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解析版doc、练习38虞美人-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静女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静女优秀学案设计,文件包含练习36静女-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解析版doc、练习36静女-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10.2* 师说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2* 师说优秀学案设计,文件包含练习27师说-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解析版doc、练习27师说-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精准对点同步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