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微小 劈柴 缓慢 污浊 丈夫 支撑 枯竭 肌肤 辽阔 血液茂盛 祖宗 隆重 肢体 身躯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神奇的故事。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神话“不在于时间和空间的具体限定,又许诺了夸张和想象的充分自由”。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阅读神话呢?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性,体会神话独具的夸张与想象的特点。
二、感受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神话的意义是通过塑造神话人物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感受人物形象的内涵。
三、感悟壮美神圣的主题
主题壮怀激烈,富有一种崇高、神圣之美,给人以深入灵魂的震动,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
结合朗读方法指导,找一找这篇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提示:联系生活实际、文中的语言采用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等来感受神奇之处。)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个大鸡蛋。
“很久很久以前”,一般神话故事都会这样开篇。“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这是古代人民对没有天地之前的世界的想象,多么神奇!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pī)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大鸡蛋”加引号,表示这不是真正的鸡蛋。面对黑暗、混沌。盘古毫不犹豫地拿起斧子就劈,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气魄。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随着”、“跟着”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凸显情节的神奇。两个“每天”更加体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朗读时要注意重读。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é)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jié),累得倒下了。
“一万八千年”、“不知过了多少年”极言天地形成的时间之长,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要夸张,语速要慢。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了光明;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仿照第5自然段发挥想象说一说,盘古的身体还会 发生哪些变化。
他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他的鼻梁变成了高耸的山脉,他的牙齿变成了坚硬的山石,他的脚趾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丘,他的肌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万事万物都是盘古身体倒下后变成的,盘古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
盘古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可是他却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缤纷的世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课后搜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大家可以读一读《上古神话演义》中的故事,如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还可以读绘画本的《山海经》,这本书不单是神话,而且还是远古地理,精美震撼的插画,通俗易懂的注解,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盘古开天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字学习,写一写,词语积累,第一段,一万八千年,第二段,第三段,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挣扎②干净,睁眼怒目圆睁,①传播②幡然醒悟,翻动翻书,①爷爷②爹娘,斧头鬼斧神工,①墙壁②玉璧,劈开劈柴,①缓和②支援,缓缓缓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