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同步课件】
【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12.机械能守恒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12.机械能守恒定律
12.机械能守恒定律1.(2021·湖南永州市第三次模拟)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采用两个平滑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小球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如图1所示。关于这个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在另一斜面上运动相同的路程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到另一斜面上最高点的高度与释放时的高度不同D.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机械能小于释放时的机械能答案 A解析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选项A正确,D错误;如果没有摩擦,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运动到另一斜面上最高点的高度将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路程不同,选项B、C错误。2.(2021·山西吕梁市一模)如图2所示,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上,小球P从直线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小球P动能一定在减小B.小球P的机械能一定在减小C.小球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在增加D.小球P重力势力的减小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答案 B解析 小球P与弹簧接触前,小球P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小球P与弹簧接触后,刚开始弹力小于小球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合外力沿斜面向下,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下,随着弹簧形变量的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此时小球P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小球P的动能最大,之后弹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合外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加速度沿斜面向上,随着弹簧形变量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小球P的机械能不断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小球P的速度为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达到最大,故B正确,A、D错误;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3.(2021·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溧阳中学联考)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A、B为轨迹上等高的两点,铅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用v、E、Ek、P分别表示铅球的速率、机械能、动能和重力瞬时功率的大小,用t表示铅球在空中从A抛出后的运动时间,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3答案 D解析 铅球做斜上抛运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守恒,故A、B错误;以初始位置为零势能面,抛出时速度方向速度为vy,铅球的机械能守恒,则Ek=E-Ep=E-mgh=E-mgeq \b\lc\(\rc\)(\a\vs4\al\co1(vyt-\f(1,2)gt2)),故Ek-t图象是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故C错误;速度的竖直分量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根据P=Gvy=mg2t,重力的功率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大,故D正确。4.(2021·重庆市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一质量为m的物块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物块位于r1和r2时的重力势能分别为3E0和E0(E0>0)。若物块位于r1时速度为0,则位于r2时其速度大小为( )A.2eq \r(\f(E0,m)) B.eq \r(\f(6E0,m))C.2eq \r(\f(2E0,m)) D.4eq \r(\f(E0,m))答案 A解析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E1=E2,代入已知条件为3E0+0=E0+eq \f(1,2)mv2,解得r2处的速度为v=2eq \r(\f(E0,m)),故选A。5.(2021·广东潮州市第一次教学质检)轮滑等极限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欢,轮滑少年利用场地可以进行各种炫酷的动作表演。为了研究方便,把半球形下沉式场地简化成半圆形轨道,两轮滑少年可以看作光滑小球A和B,如图4所示。两小球分别从半圆形轨道边缘无初速度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A、B两小球在最低点都处于失重状态B.A、B两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方向相同C.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重力的功率都是一直增大D.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机械能都是一直增大答案 B解析 两小球在最低点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A、B两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向右,即速度方向相同,B正确;小球在初位置速度为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零,在最低点,由于重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零,因为初、末位置都为零,则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由于两轮滑少年可以看作光滑小球A和B,则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6.(2021·河北定州中学模拟)如图5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斜面倾角α=60°B.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2geq \r(\f(m,5k))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 B解析 C刚离开地面时,对C有kx2=mg,此时B有最大速度,即aB=aC=0,则对B有FT-kx2-mg=0,对A有4mgsin α-FT=0,由以上方程联立可解得sin α=eq \f(1,2),α=30°,故A错误;初始系统静止,且细线上无拉力,对B有kx1=mg,可知x1=x2=eq \f(mg,k),则从释放A至C刚离开地面时,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4mg(x1+x2)sin α=mg(x1+x2)+eq \f(1,2)(4m+m)veq \o\al(2,Bm),由以上方程联立可解得vBm=2geq \r(\f(m,5k)),所以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2geq \r(\f(m,5k)),故B正确;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刚释放A时,B所受合力最大,此时B具有最大加速度,故C错误;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7.(2021·江苏盐城月考)如图6所示,质量不计的细直硬棒长为2L,其一端O点用铰链与固定转轴连接,在细棒的中点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甲,在细棒的另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乙。将棒置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棒与球组成的系统将在竖直平面内做无阻力的转动。则该系统在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图6A.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B.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C.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不相等D.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小答案 B解析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只有重力做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在转动过程中,甲、乙两球的角速度相同,设转到竖直位置时,甲球的速度为v1,乙球的速度为v2,由v=ωr,可得v2=2v1,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可得2mgL+mg×2L=eq \f(1,2)×2mveq \o\al(2,1)+eq \f(1,2)mveq \o\al(2,2),联立解得v1=eq \r(\f(4,3)gL),v2=eq \r(\f(16,3)gL),设细棒对乙球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W+mg×2L=eq \f(1,2)mveq \o\al(2,2)-0,解得W=eq \f(2,3)mgL,可见,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故B正确;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分别为F1=2meq \f(veq \o\al(2,1),L),F2=meq \f(veq \o\al(2,2),2L)=meq \f((2v1)2,2L)=2meq \f(veq \o\al(2,1),L),即F1=F2,故C错误;由v2=2v1知,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大,故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10.动能定理的应用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二轮高考热点补救练习18.电场性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