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热点押题练+专题跟踪检测【解析版】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素养主题练(三) 进化与适应观
展开素养主题练(三) 进化与适应观 一、选择题1.(2021·山东模拟)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逐渐证实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B.最原始的化石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化石C.鲸鱼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的结构相似,说明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解析: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A正确;最原始的化石中不包含消费者的化石,B错误;鲸鱼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的结构相似,这说明鲸鱼和人具有一定的共性,由此推测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C正确;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可为进化学提供证据,D正确。2.(2021·大连模拟)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据测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 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金枪鱼小麦酵母菌氨基酸差异(个)011113213544A.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物种生殖隔离的原因B.表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C.各种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人与猕猴的DNA序列相似程度比较高,而与酵母菌的DNA序列相差比较大解析:A 细胞色素c的DNA序列不同,种群基因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是不同物种产生生殖隔离的原因,A错误;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正确;各种生物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的统一性,C正确;人和猕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小,与酵母菌的差异大,因此人与猕猴DNA序列相似程度比较高,与酵母菌的DNA序列相差比较大,D正确。3.(2021·铁岭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的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B.DNA分子的结构改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D.变异的不定向性导致种群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解析:C 自然选择导致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A错误;DNA分子无遗传效应的结构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利的变异性状,C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4.(2021·武汉模拟)生物进化存在两种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漂变的发生是由于偶然性对基因从亲代向下一代传递时的影响;不是所有个体都交配,也不是所有个体产生的配子都能贡献于繁殖,从而导致亲子代之间基因频率出现变化。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一定的方向变化B.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没有方向性C.遗传漂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与种群的大小无关D.自然选择通过选择相关的表型进而选择相关的基因解析: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B正确;种群越大,遗传漂变对基因频率改变的影响越小,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选择相关的表型进而选择相关的基因,D正确。5.(2021·辽宁模拟)美国白蛾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年间,美国白蛾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B.c年时,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年时的相同C.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D.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解析:B a→b年间,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说明其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A正确;c年时,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年时不同,B错误;病毒作用后,美国白蛾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C正确;引入病毒后,美国白蛾在病毒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在相互选择,因此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发生了协同进化,D正确。6.阳光中的紫外线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婴幼儿发育,降低免疫力;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皮肤癌变、叶酸降解(叶酸缺乏使生殖能力下降)。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黑色素增多,黑色素对紫外线有阻挡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强的赤道地区,深肤色人群比浅肤色人群生存、生殖能力更强B.紫外线弱的高纬度地区,浅肤色人群比深肤色人群有更好的适应性C.人类肤色出现差异是长期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定向选择的结果D.赤道地区肤色浅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使其适应性降低解析:D 深色皮肤可以阻挡紫外线,减少皮肤癌,减少叶酸分解,因此赤道地区更适合深肤色人群,A正确;紫外线弱的地方,浅肤色的人可以更好的吸收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合成,B正确;环境对性状进行定向选择,C正确;肤色浅的人可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D错误。7.(2021·南京模拟)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中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后,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地区的种群都在发生进化,最终三者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B.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和当地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C.B、C地区的两个种群经过了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进化出新物种D.乙和丙两个种群虽然属于两个物种,但两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解析:C 甲、乙、丙为三个不同的物种,显然三者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实现协同进化,因此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和当地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B正确;B、C地区的两个种群原来都是物种甲,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了生殖隔离,分别进化成了两个新物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错误;乙和丙两个种群虽然属于两个物种,但由于都是由物种甲进化而来,则两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能相同,D正确。8.(2021·淄博模拟)选择系数反映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则相关基因频率不变B.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选择系数可不同C.选择系数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的进化速度越慢D.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降低解析:B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等。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只能说明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的适应性相对稳定,不能说明生物的相关基因频率不变,A错误;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不同,适应性就不同,根据题干可知,选择系数也会不相同,B正确;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越大,说明该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越差,会导致相关基因频率变化越快,C错误;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适应性会越来越差,会导致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越大,D错误。9.(多选)(2021·大连模拟)昆虫取食或机械性损伤都会引起烟草植株释放大量烟碱,烟碱对昆虫具有广谱性的毒性。科学家发现,以烟草叶片为食的烟草天蛾幼虫在用含有高浓度烟碱的食物饲喂后,仍然能够生存,只是生长速率降低。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经X射线诱变后选择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幼虫有助于研究烟草天蛾对烟碱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B.绒茧蜂发生可遗传变异能使其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多样性D.可以通过X射线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解析:BD 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绒茧蜂发生可遗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错误;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可以通过X射线诱导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10.(多选)(2021·烟台模拟)脊椎动物的前肢各不相同,如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翼。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骨骼排列。为了探究它们的亲缘关系,科学家研究了它们的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C.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完全不同D.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解析:BD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A错误;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正确;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C错误;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D正确。11.(多选)(2021·聊城一模)美洲热带地区的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也增强了寻找并发现西番莲的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西番莲释放出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B.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D.西番莲通过传递化学信息,未能把纯蛱蝶全部杀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解析:AC 西番莲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这种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是自发的、随机的,并不是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才会发生,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C正确;西番莲通过传递物理或化学信息,未能把纯蛱蝶全部杀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D错误。二、非选择题12.(2021·云南二模)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美誉,现有的生态系统囊括了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类型,拥有中国63%高等植物、60%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以及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回答下列问题:(1)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具有较高的多样性。(2)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为迁徙的鸟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直接影响候鸟种群密度的种群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人们对湖泊的利用发生了由“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巨大转变,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说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澜沧县利用思茅松林种植三七,为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新途径。林下种植三七主要是依据不同植物对____________需求不同的原理;林下种植三七可不施用化肥,原因是林下土壤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__________(填“强”或“弱”),能为三七生长提供丰富的无机盐。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2)直接影响候鸟种群密度的种群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由“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巨大转变,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3)林下种植三七主要是依据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需求不同的原理;林下种植三七可不施用化肥,原因是林下土壤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强,能为三七生长提供丰富的无机盐。答案:(1)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光照强度 强13.(2021·宝鸡二模)图1为某野兔原种群被一条大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是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过程为____________,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物种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而____________是定向的。(3)图2中在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4)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约为________,该种群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进化。解析:(1)图1中a过程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该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c生殖隔离。(2)由图可知,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图中过程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图中QR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从图中无法判断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因此在T点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4)该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25%。现假设甲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则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0、30、60个,若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1、33、54个,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100%=55.1%。答案:(1)地理隔离 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 (2)变异 自然选择 (3)QR 不一定 (4)25% 55.1%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