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试题+课件】
【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1周 20分钟天天练•周3【同步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1周 20分钟天天练•周3【同步课件】
二轮复习 • 语文(新高考)第一周20分钟天天练•周三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曾有一个时期,新上市的慢锅成为主妇的新宠。把要煮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丢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煮它一个天翻地覆,完完全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对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赐:①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②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地融进汤里了。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让人( )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③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叹为观止 如痴如醉 央求 浸润B.叹为观止 魂牵梦萦 哀求 浸透C.啧啧称奇 魂牵梦萦 央求 浸润D.啧啧称奇 如痴如醉 哀求 浸透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啧啧称奇: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从语境“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看,侧重强调奇妙,用“啧啧称奇”,排除A、B两项。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读文章、听音乐时忘我的精神状态。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从语境看,侧重强调女儿对鱼翅瓜汤的思念,用“魂牵梦萦”,排除D项。央求:恳求。哀求:苦苦请求。语境中已有“苦苦”一词,不宜用“哀求”,且对象是自己母亲,“哀求”语气过重,“央求”更符合语境。浸润:滋润。浸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浸润”更符合“汤的味道”的语境。故选C项。2.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根据语境,“上班之前”与“下班回来”内容上形成对比,是两个分句,所以逗号应改为分号。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的是汤的浓香,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语意重心不同:改句重心在“如同”上,强调“浓香”像什么;原句重心在“牵动”上,强调“浓香”的作用,更符合原文表意逻辑。②语意轻重不同:改句用“细长、柔韧”形容线,不如原句词语叠用更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③语意连贯不同:改句变换陈述对象,语意不连贯;原句陈述主体“浓香”与上文一致,语意贯通。④适应语境不同:改句用于结尾,似乎话未说完;原句“汤的浓香牵动游子的心”的语句结构,宜于收束文段,升华主旨。解析 本题考查对比鉴赏语句的能力。①两句语意重心不同:改句重心在“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上,强调“浓香”像一根细长、柔韧的线;原句重心在“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上,强调“浓香”的作用,更符合原文表意逻辑,“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②语意轻重不同:原句用“细细长长、柔柔韧韧”的叠词形容线,突出了线的形象特征并且强调了细长、柔韧的特点,富于艺术魅力。改后“细长、柔韧的线”显得平淡。③语意连贯不同:原句陈述主体是“浓香”,与上文“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浸润孩子的成长岁月”一致,语意贯通,衔接紧密。改句变换陈述对象,语意不连贯。④适应语境不同:作为文段的结尾,原句“汤的浓香牵动游子的心”的语句结构,宜于收束文段,使文章主旨得到升华。改句用于结尾,似乎话未说完。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4篇适用省份】(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阿房宫便会迷失方向,以侧面描写的方式突出了建筑的错综复杂。(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写了蜀道之上险峻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水流湍急、瀑布飞泻的气势。(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酒遣怀,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0篇适用省份】(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亭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3)“芙蓉”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它可以是爱情的见证,它可以是故乡的遥寄。你会想起哪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示例)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古代诗歌阅读(3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万山潭①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②,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注] 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②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趣。D.诗人为传说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闷而归。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D项,“心怀遗憾,郁闷而归”错误,结合“沿月棹歌还”可知,诗人虽求之不得,也并不沮丧,而是唱着歌乘兴归去。本课结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8周 20分钟天天练•周3【同步课件】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6周 20分钟天天练•周3【同步课件】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天天练之第5周 20分钟天天练•周3【同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