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上科学 16 水沸腾 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6351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四上科学 16 水沸腾 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6351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青岛六三版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设计全套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4 台风来了 教案(表格式) 教案 5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5 水蒸发 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7 水蒸气凝结 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8 水的三种状态 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青岛版四上科学 19 测量距离和时间 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2021学年17 水沸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7 水沸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会用科学方法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一般情况下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会沸腾。
能利用图表等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4.能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科学方法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教学难点】
能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课前准备[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准备:秒表、烧杯、酒精灯、三角架、水温计、石棉网、火柴、护目镜等物品。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以生活小事引出探究主题。
【教师】生活中,同学们亲自烧过水吗?
【学生】(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出示一杯水):如果我们要把这杯水烧开,你们认为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现象?没烧过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
【学生】(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现象。那么,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学生简单汇报。)
【教师】你们认为,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学生】(学生简单汇报。)
【教师】水开了之后,如果我们继续给水加热,你们认为水的温度会怎样?
【学生】(学生简单汇报。)
【教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张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究竟是什么。
【教师】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
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用“√”表示)
【教师】(收齐同学们的记录表):现在,同学们的想法都在这里了,你们预测得对不对呢?想不想知道?
【教师】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尝一尝。那么,要想揭开水烧开的秘密,就必须亲自去烧一烧。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来烧一杯开水,仔细观察。
探究新知: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
1、教师指导实验。
【教师】为了给同学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老师已经把实验器材组装好了。待会同学们点燃酒精灯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每组的实验装置为: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下面铁圈上垫一个石棉网,上面放半烧杯凉水,下面放酒精灯。上面的铁圈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实验桌上另有两张记录单、一支深色彩笔、一只秒表。)
【教师】如果我们现在给水加热,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做好实验记录,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份记录表,一份是这样的(见表一):
表一 观察水加热过程的记录表
【教师】0分钟是什么意思?表示的是在没加热时水的温度。
【学生】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0分钟表示的是在没加热时水的温度。
(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活动过程中,表不能停下来,要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保证准确得出把水烧开总共花费的时间;在水开之后,继续加热2-3分钟;其间,要保证仔细观察、记录。)
【教师】还有一份表是这样的(见表二):
温度(℃)
表二 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0
70
0
80
0
90
0
110
0
100
0
120
0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0
70
0
80
0
90
0
110
0
100
0
120
0
0
0
[来源:学.科.网]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0
时间(分钟)
【教师】它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0分钟时,也就是没加热前,如果水的温度是16℃就在0分钟与温度16的交会处画点,后面数据的记录方式依次类推。最后,把所有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要想知道水烧开后温度会不会有变化,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学生】(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完善。)
【教师】现在,请各组同学先分好工,再开始实验。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配合好,还要认真、细心。待会儿,每个同学都要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
【教师】(在提醒学生安全的同时,教师应将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注意事项作为指导的重点。其目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事实依据。)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
【学生】(学生做实验时,每组有一个计时器。教师要提醒学生记录下未加热前的水的温度,开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待学生安全、正常地进行实验时,教师开始统计之前收上的学生预测表,将预测结果汇总,为后面的对比验证活动做好铺垫。)
学生汇报与交流。
【教师】(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现在请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把他们发言的要点记录下来,以便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学生】(学生上台展示记录表并介绍实验中的发现,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汇报记录中的要点。每组学生汇报水烧开时的温度时,教师都应重点提问:“温度到达这一个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教师还应随时将每组学生测得的水烧开时的温度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通过给水加热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现象。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并结合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分析一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
【教师】通过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学生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出:水开了,也可以称为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继给水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个点,就是这杯水的沸点。)(由于大气压力不同、地区差异、器材差异等,即使在同一时间做实验,学生测得的水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不超过100℃。教师将学生测得的不同沸点记录下来,为后续学生探究提供了新的主题。)
【教师】(教师展示学生预测结果的统计表):实验前,你们预测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实际是多少?
【学生】(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对照一下自己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可能会考虑到实验的结果因受器材、天气、地理位置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教师】通过这次实验,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学生自由谈感想。)
【教师】这节课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科学结论是需要反复验证的。
拓展活动
【教师】学习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些什么?
【学生】(学生自由谈想法。)
【教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同种器材,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延续到课下,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16、 水沸腾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的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探究内容
我的预测
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势
先快后慢
均匀上升
先慢后快
水烧开时的温度
100℃
高于100℃
低于100℃
烧开之后继续加热,水温度的变化。
继续升高
下降
保持不变
时间(分钟)
温度(℃)
发生的现象
0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来源:学。科。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16 水蒸发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水跑到哪里去了?,应用拓展,当堂达标,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19 水的三种状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6 水蒸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学生,学生、教师,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