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考点,单音节文言虚词,双音节文言虚词,特殊用法,一句意分析法,二标志确认法,三句位分析法,四语法切入法,五词性界定法,六同位互推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1.判断句(①者也②乃则即诚皆非③是为)2.被动句(①于②为③被)3.省略句(①主、谓、宾②介词③兼语)4.倒装句(①主谓倒置②宾前③状后④定后)5.固定句(①陈述②疑问③比较④选择)
1.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2.副词:何乃其且(因则)3.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4.介词:以因于与(为乎)5.助词:所以者乎(与之为焉)
名词→动、状语、使动、意动动词→名、使动、为动形容词→名、动、使动、意动数词→名、动、形、使动、意动
1.常用文言虚词18个按记性大体分类: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副词:何乃其且(因则)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介词:以因于与(为乎)助词:所以者乎(与之为焉)2.常见文言虚词中兼有实词意义的有:之:可以当动词,“往,到……去”。与:可以当动词,“给予”“跟随”“帮助”等;可以当名词,“同盟者”。为:可以当动词,“做”“治理”“研讨”“制作”等。若:可以当动词,“选择”“顺从”等;可以当名词,“香草名,即杜若”“海神名”。以:可以当动词,“认为”“率领”;可以当名词“缘由”“原因”。
【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
(一)何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割之不多,又何廉也! (《汉书·东方朔传》)3.动词♦通“呵”,呵斥,谴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何(1)疑问代词①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②作前置宾语(哪里、什么)③表反问(为什么、怎么)(2)副词表程度(怎么、多么)(3)复音虚词何如、奈何、若何(怎么样、怎 么办、为什么)何以(凭什么、用什么)无何(不久、没多久) 何乃(怎能)
(二)其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表祈使,相当于“可要”“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3.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其(1)人称代词①一人称(我的、自己的)②二人称(您) ③三人称(他、他们)(2)指示代词①(那、那些、那里,这、这种)②(其中、其中的)(3)副词①表希望、商量(还是)②表祈使(一定)③表猜测(大概)④表反问(难道)(4)连词①选择(是……还是)②假设(如果)
(三)之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3.动词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之(1)代词①第三人称(他)指示代词(这)(2)结构助词①定语标志(的)②补语标志(得)③宾语前置标志④定语后置标志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音节助词(4)动词(往,到……去)
(四)若1.动词♦可译为“像”“好像”。上善若水。(《老子》)2.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3.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1)动词(像、及,比得上 ) (2)代词(你们、你、你的) (3)连词(假如)
【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
(一)而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一般译为“因而”“所以”,也可灵活翻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2.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可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而(1)连词①表并列(又、和,不译)②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③表递进(而且、并且)④表转折(然而、可是、却)⑤表假设(如果、假使) ⑥表因果(因而) ⑦表修饰(着、地,或不译)⑧表目的(为了、用来)(2)代词(你的)(3)动词(通“如”,如同,好像)(4)复音虚词 ①而已 (罢了)②而况(何况)③俄而④已而⑤既而(不久)
(二)且1.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项脊轩志》)♦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副词♦将,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且(1)连词①表并列(又)②表递进(而且,况且)③表转折(尚且)④表承接(那么)⑤表假设(即使) (2)副词①(暂且,姑且)②(将,将要)③(将近,大约)(3)复音虚词且夫(再说)
(三)则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项王曰:“……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表已然,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殽之战》)
则(1)连词①表承接(就)②表假设(如果)③表并列(就)④表转折(可是、却)(2)副词表判断(就是)
3.名词♦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准则,法则。以身作则(成语)。4.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史记·周本纪》)【则是】♦只当是。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连呼则则。 (《祭妹文》)
(四)以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者省去。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殽之战》)♦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者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3.助词♦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或方位。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 (《后汉书·皇后纪》)♦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4.动词♦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 (《信陵君窃符救赵》)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与吴质书》)
以(1)介词①表对象(把)②表工具(拿、用)③表身份(凭……身份)④表原因(因、因为)⑤表凭借(按照、凭借)⑧表时间(在)(2)连词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②表承接(而,或省去)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④表因果(……的原因)⑤表修饰(而,或省去)(3)副词(通“已”,已经)(4)动词(认为)
【副词】何乃其且则(因)
(一)何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汉书·东方朔传》)3.动词♦通“呵”,呵斥,谴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二)乃1.副词♦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表判断。可译为“是”“原来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条件。可译为“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转折。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乃(1)副词,①(于是,就)②(才)③(竟然,却)④(是)(2)代词 你(的),你们(的)
(三)其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四)且1.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项脊轩志》)♦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副词♦将,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五)则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项王曰:“……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表已然,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殽之战》)
【介词】以因于与(为乎)
(一)以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二)因1.介词♦依照,根据。更延英俊,因才投爵。 (《后汉书》)♦依靠,凭借。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史记·秦本纪》)♦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疏》)♦趁着,趁此。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2.副词♦于是,就。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3.动词♦根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五蠹》)♦沿袭,继续。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因(1)介词①表原因(因为)②表凭借(趁机、凭借、依靠)③表对象(通过、经由)(2)连词表原因(因为、由于)(3)副词表承接(继续、于是、就)(4)动词 (遵循,沿袭)(5)名词 (机会)
(三)于介词♦在,从,到。乃设九宾礼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向,对,对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比。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于是】♦相当于“于+此”,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等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见……于……】♦表示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七、于(1)介词①表时间(到、在、从)②表处所(到、在、从)③表原因(由于)④表对象(和、同、跟, 对、对于,向)④表比较(比)⑤表被动(被)(2)复音虚词“于是”①同现代汉语②作状语或补语(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
(四)与1.介词♦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给,替。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比,和……比较。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2.连词♦和,跟,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与(1)动词(送给、结交、赞同、参加,参与)(2)连词,表并列(和)(3)介词,表对象(和、同、跟)(4)通“欤”,语气词(吗、吧)yú
3.动词 ♦读作yǔ,给予。 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读作yǔ,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读作yǔ,对付。 庞暖易与耳。 (《史记·燕召公世家》) ♦读作yù,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 (《殽之战》) ♦读作yù,称誉。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翟方进传》)
与(1)动词(送给、结交、赞同、 参加,参与)(2)连词,表并列(和)(3)介词,表对象(和、同、跟)(4)通“欤”,语气词(吗、吧)yú
【助词】所以者也乎(与之为焉)
(一)所1.名词♦处所,地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2.助词。♦用于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的凭借”“用来……的”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1)助词①“所+动词” (……的)②“为……所”(被……)(2)名词(处所)(3)表概数(大概)(4)复音虚词(所以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②表原因(……的原因)
(二)以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三)者1.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等。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用在“今”“昔”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时候”。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2.语气词♦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前一个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亦可理解为因果判断,归入上一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者 (1)助词①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 事、情况、原因)② “若+者”(像……的样子)③ 定语后置的标志(的)④ 数词后(个、样)⑤表判断(是)⑥表疑问(呢)⑦表停顿⑧补足音节
(四)也1.句末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用在句末,表示商量语气。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判断语气。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也(1)语气助词①表疑问②表反问③表感叹④表判断⑤表停顿
(五)乎1.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儿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推测或商量的语气。可译为“吧”“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2.介词♦相当于“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3.助词♦用作词尾,在形容词或副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乎(1)语气助词①表疑问②表推测③表反问④表感叹⑤形容词词尾,⑥表停顿(2)介词①表时间(在,从)②表对象(对,向)③表处所(在)④表比较(比,跟……相比)
(六)与1.介词♦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给,替。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比,和……比较。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2.连词♦和,跟,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七)之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3.动词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之(1)代词①第三人称(他)指示代词(这)(2)结构助词①定语标志(的)②补语标志(得)③宾语前置标志④定语后置标志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音节助词(4)动词(往,到……去)
(八)为1.动词,读wéi♦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为,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2.介词,读wèi♦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译为“被”。(在此用法中为wéi)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向。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3.句末语气词,读wéi♦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楚辞·渔父》
八、为(1)动词(做,治理,担任,成为, 当作,认为,是,……)(2)介词①表被动(被)②表对象(对、向;给,替)③表目的(为,为了)④表原因(因为)⑤表时间(在,当)(3)助词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九)焉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2.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它”“他”等。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表疑问,相当于“安”“何”。可译为“哪里”“怎么”等。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3.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4.疑问副词♦用作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四、焉(1)代词①第三人称(它)②表疑问(什么)(2)语气助词① (啊、呢、了)②表停顿(3)兼词(于是)(4)助词(然……的样子)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4.而后(才、方才)5.而况(何况)6.而已(罢了)7.否则(不然就)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9.何况(表递进)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11.几何(多久、多少”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13.奈何(怎么,怎么办)14.且夫(再说)15.若此(如此、这样)
16.若夫(要说那、像那)17.然后(这样以后)18.然而( 虽然这样,可是……)19.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然而)20.庶几(差不多)21.虽然(即使如此,虽然这样)22.所以(用来……的方法;……的原因)23.是以(因此)24.无乃(恐怕)25.无论(不要说)26.于是(在这、从这、在这时、对此、从此)27.要之(总之,总而言之)28.足以(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29.至若(至于)
翻译:1.日食饮得无衰乎?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三月而后成。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6.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柧乎!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8.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9.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10.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12.好乐何如?13.百年明日有几何?14.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5.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1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7.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18.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19.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0.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2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2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25.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6.然则何时而乐耶?27.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28.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2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兼词现象 诸(之于)诸(之乎) 叵 (不可) 盍(何不)耳(而已)焉(于之、于此)(2)连用现象 友也者,友其德也。(重在“者”,表提顿语气)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重在“矣”,表已然语气)(3)凝固现象 奈、若……何(怎么办?为什么) 何……为(为什么?) 何……以为(怎么办?为什么?) 何……之有(有什么?) 不亦……乎(不是……吗?) 无乃……乎(恐怕是……吧?) 得无……乎(莫非是……吧?) 抑亦……乎(怎么办?为什么) 何其……也(多么……啊!) 一何(多么)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 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例 1]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四、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解析:(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 “在、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宗质为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季思去西边,东南一 带没有找到,一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根据句意“因宗质没有 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答案:(1)宗质因为父亲的荫庇(得以成人、出仕),长大后,每到一处做官,必定寻找母亲,但都没有找到。(2)我(四处)寻找母亲,东南方向的地方无法找到,必定在(西南)蜀地(能够找到)吧!(3)司马一家人都很同情他,必定宽慰劝解他,宗质这才哭着勉强吃饭。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 “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 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例 2] 翻译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解析: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乃”“也”表判断。 并且是固定句式,“所以”为固定句式的标志,可译为“…… 的原因”。 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 项庄)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 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 [例3]
翻译下列各组句子。(注意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位置和翻译) (1)①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①句中的“也”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②句中的“也”位于句中,是表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 答案:①黄榦又是亲身得到朱熹传授的人。 ②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①然负其经济之略。 ②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①句中“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他”;②句中的“其”放在句首,作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 道”。答案:①然而他自己身怀经世济民的策略。 ②难道还有谁能去讥笑他吗
(3)①基则学于黄榦。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解析:①句中的“于”位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为介词,译为“向”;②句中的“于”位于地点名词之前,引出处 所,为介词,译为“在”。 答案:①何基曾在黄榦处求学。②我和客人在黄州赤壁下划船游玩。 (4)①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解析:两句中的“以”都位于动词之前,引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为“来”。 答案:①途中的困难与便利,以及各处里程的远近,清清楚楚,都可以一一顺着他的(指点)来前行。 ②请允许我拥立太子做赵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 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 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例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解析:(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 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 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 表转折;“于”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毫”修饰“益”, 作助词,译为“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 应该为介词,译为“凭借”;“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了动词“责”的宾语,应为 代词,译为“他”。答案:(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 翰也被免去官职。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及其所之既倦”和“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到达,得到”,后一个“之” 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例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2)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3)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答案:(1)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2)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3)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解析:(1)“其”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副词,此句与“苦众劳民”共同作“亡”的宾语,应该为代词,可译为“那 些”;“以”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以”放在名词短语“不义之名”之 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可译为“拿、用”;“之”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代词, 此句中的三个“之”,前两个均为助词,可译为“的”,第三个作“攻”的宾语,可译为“它”;“而”多为连词,表上 下句之间的关系,此句中为表转折关系连词,可译为“但是、却”。(2)“为”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 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中第一个“为”作动词,可译为“做”;第二个“为”应与前置宾语“曷”构成介宾结构,故 应为介词,可译为“为了、因为”;“之”作代词,可译为“它”。(3)“而”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之”作代 词,意为“他”;“乃”既可作副词,也可以作代词,此句中作副词修饰动词“偃”,译为“于是,就”。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 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和“而” 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 谊《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 此句中的“利”“便”也处于对应位置,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例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2)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答案:(1)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必追求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必追求 于它的华美。(2)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常见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常见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虚词,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虚词,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