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同步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同步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间或答S,纺锤体形成,MAP没有成形的细胞,溶酶体,基因遗传物质,侵染12,核心考点,专题双练,有丝分裂前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7.细胞的分化(Ⅱ) 8.细胞的全能性(Ⅱ)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真题探究
1.(2021·全国乙卷)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变为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并不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2.(2018·全国卷Ⅲ)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3.(2019·全国卷Ⅰ)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解析 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不同于细胞凋亡,D错误。
4.(2017·全国卷Ⅲ)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分裂
间(或答:S)
纺锤体形成
不会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DNA合成可逆抑制剂能抑制DNA的复制,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因此,加入DNA合成可逆抑制剂会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或S期),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2)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不会将细胞分裂阻断在间期。(3)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解析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受基因控制,B、C错误;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使病毒失去宿主细胞,进入体液,被清除,故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正确。
6.(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解析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照射会导致DNA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正确;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就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正确。
7.(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解析 ①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A正确;②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产生一个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正常的配子和两个异常的配子,B正确;③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种基因型,为AR、AR、ar、ar或Ar、Ar、aR、aR,C错误;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
8.(2021·山东等级考)体外实验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C.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解析 同一个体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γ氨基丁酸诱导了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因此在转化过程中,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逐渐减弱,B错误;胰岛B细胞具有全套遗传信息,所以可以推测在合适的条件下,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C正确;胰岛素是动物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正确。
9.(2021·北京等级考)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B.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C.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解析 据表分析,低剂量组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为33%,与对照组(0)相比明显升高,故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A正确;Bax为脑中促凋亡蛋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处理组的Bax含量升高,脑畸形胚胎比例明显增大,故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发生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故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C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海洛因处理组的脑畸形胚胎数和脑细胞凋亡率均升高,故推测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D正确。
10. (2020·山东等级考)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不能发生去磷酸化,说明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由题意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不能像正常细胞一样降低,说明M蛋白应该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由题意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
1.细胞凋亡时,内源性核酸酶被激 活导致染色体DNA不同程度的断裂。用 蓝藻产生的毒素MC处理鲫鱼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右图(检测时对细 胞的处理会使断裂形成的小DNA片段释放到细胞外)。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DNA相对含量在20~40的细胞处于DNA复制时期B.MC抑制了淋巴细胞的DNA复制C.MC可能诱导鲫鱼淋巴细胞发生凋亡D.MC可能激活了内源性核酸酶的活性
解析 DNA的含量处于20~40时的细胞是DNA复制期间细胞,A正确;对照组与实验组处于DNA复制时期的细胞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MC没有抑制细胞DNA的复制,B错误;MC处理的实验组中,DNA处于10~20细胞数量较实验组明显更多,由题干得,细胞凋亡时激活内源性核酸酶的活性,会导致染色体DNA断裂,检测时小DNA片段会流出细胞,因此比正常细胞DNA含量更低,也可能是MC直接激活了内源性核酸酶的活性导致同样的实验结果,C、D正确。
2.果蝇的眼色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体色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XRY的雄蝇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AAXRXr的变异细胞,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细胞的核DNA数可能比体细胞少2个B.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了分离C.基因型为AAXRXr的变异细胞最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基因(R)发生了突变
解析 由于雄蝇的基因型为AaXRY,复制后基因组成应该为AAaaXRXRYY,该雄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XRXr的变异细胞,该细胞中含A基因,不含a基因,含X染色体,不含Y染色体,说明该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该细胞应为次级精母细胞,B、C正确;果蝇的体细胞核DNA分子数为8,该变异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其核DNA分子数也是8,A错误;果蝇基因型为AaXRY,不含有r基因,因此出现AAXRXr变异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基因(R)发生了突变,D正确。
3.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多种RNA分子的参与B.“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癌症蛋白”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D.“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癌症蛋白”通过转录、翻译过程形成,需要mRNA、tRNA、rRNA等多种RNA分子的参与,A正确;由题意可知,“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癌症蛋白”是一种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不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癌症蛋白”有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的作用,该过程会影响血管上皮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D正确。
4.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以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MAP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吞噬细胞是MAP感染早期的主要宿主细胞,MAP进入吞噬细胞后会在________中被消化分解。(2)细胞凋亡是一种由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吞噬细胞的凋亡对 于机体限制MAP的繁殖十分重要。研究人员 研究了MAP菌株与小鼠吞噬细胞凋亡的关系 (结果如图)。据图可知MAP可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P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
溶酶体
基因(遗传物质)
侵染12
小时后MAP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3)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能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称为内质网应激。研究发现MAP能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由此有人作出推测:MAP可能是通过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的。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设计以下实验,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
-
-
-
+
注:“+”表示加入该材料或试剂;“-”表示不加入。①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推测正确。②若想进一步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对MAP在细胞内繁殖的影响。则还需要在上述实验中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奶牛场发现有奶牛患副结核病,请提出2条可行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后细胞内MAP的数量
解析 (3)依题图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MAP是否是通过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的,由此可得实验材料应该是小鼠吞噬细胞和MAP菌液,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中甲组不加入MAP菌液,其目的是作空白对照,丙组和丁组分别加入4PBA和Tm,与乙组形成对照实验。②反映MAP在细胞内繁殖的指标应该是MAP的数量。
核心考点
考点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1 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及染色体变化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分子的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在两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DNA、染色体的关系如图所示,新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用虚线表示,第二次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向细胞两极移动(有可能某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全部为双虚线)。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有丝分裂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持一代又一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恒定,所以遗传物质DNA和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就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DNA加倍的原因是复制,在间期;减半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在末期。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在后期;减半的原因也是细胞分裂,在末期。在间期DNA复制以后,与末期细胞分裂之前的各个时期,遗传物质始终是双倍的,前期和中期是通过染色单体这个概念来体现,后期是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来体现,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也加倍了,每个细胞染色体数目才恢复原来的状态。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2 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及生物学意义
(3)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示意图的方法①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排列,判断分裂的时期。②根据细胞质是否等分,判断雌雄。③根据分裂后子细胞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2021·北京海淀一模)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 个染色体组B.甲图中①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 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C.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D.乙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故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图进行有丝分裂,其中①②染色体上同一位置含有A、a基因,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知,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种精细胞,变形后形成两种精子,C、D正确。
2.(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解析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1与2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A错误;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有丝分裂前期时一条染色体上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也含有图中的基因1~8,B正确;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则1与3也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1与2也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C错误;1与6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故1与6不能组合形成重组型的配子,D错误。
3. (2021·安徽安庆二模)某研究小组从二倍体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组细胞的染色体可能正在移向两极B.b、c组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d组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D.图中4组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 根据图形中的数量关系,a组细胞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期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A正确;b、c组细胞的染色体都为2n,核DNA数在2n到4n之间,所以正在进行染色体(核DNA)复制,B正确;二倍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n,而图中d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4n,d组细胞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或G2期的细胞,C错误;上述4组细胞都含2个染色体组,D正确。
4.(多选)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B.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若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染色体组数也相同,A正确;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共2种精子,若产生的精子为4种且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为a,C错误;若细胞基因组成为AAYY,说明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时该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5.(多选)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只进行一次分裂。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B.若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
解析 若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所有染色体中都含32P,A错误;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条染色体都含32P,B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2个Y染色体或2个X染色体,且都含32P,C正确;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32P,D正确。
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 从基因角度看各种“细胞变化”
4 比较细胞(有丝)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1)结果比较
(2)联系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②仅有细胞分裂和生长,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③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与细胞癌变、衰老、凋亡、坏死有关的四个易错点(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2)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对机体有害。(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都是有利的,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4)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1.(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导致细胞的衰老。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活性有关,端粒酶以其携带的RNA为模板使端粒DNA延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只有1个端粒B.端粒酶中的RNA与核酶(有催化功能的RNA)作用相似C.端粒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中期D.端粒酶在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
解析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或4个端粒,A错误;端粒酶中的RNA与核酶(有催化功能的RNA)作用不同,前者是逆转录的模板,后者是催化作用,B错误;端粒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错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会越来越短,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衰老,癌变的细胞可以无限增殖,推测应该是端粒酶在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使端粒不会缩短,D正确。
2.(2021·江苏七市二调)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系列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既受基因调控、又受环境影响,是正常细胞必经的生命历程B.细胞凋亡过程不发生细胞膜的破裂,细胞膜仍具一定流动性C.细胞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D.细胞凋亡过程紊乱可能导致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解析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既受基因调控、又受环境影响,是正常细胞必经的生命历程,A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割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体,不发生细胞膜的破裂,细胞膜仍具一定流动性,B正确;细胞凋亡产生凋亡小体,不会引起炎症反应,而细胞坏死,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C错误;细胞凋亡对生物正常的个体发育、生命活动稳定状态的维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凋亡过程紊乱,可能导致细胞无限增殖,从而导致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D正确。
3.(2021·南京盐城一模)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增多有利于红细胞大量合成血红蛋白B.不同阶段的红细胞均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C.红细胞不同阶段的特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失去细胞核有利于红细胞更好地执行运输O2的功能
解析 血红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增多有利于红细胞大量合成血红蛋白,A正确;阶段4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失去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可腾出更多空间容纳更多血红蛋白,有利于红细胞更好地执行运输O2的功能,D正确。
4.(多选)(2021·北京丰台一模改编)为研究红霉素(EM)联合顺铂(CDDP)用药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肺癌细胞分成四组进行不同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指能将细胞生长、增殖等抑制50%所需的浓度。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M抑制了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并且促进细胞凋亡B.肺癌细胞凋亡前需要经历细胞分化和衰老的过程C.EM和IC50CDDP均能使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分裂期D.EM联合IC50CDDP用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
解析 表中EM组细胞周期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说明EM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EM组细胞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说明EM促进细胞凋亡,A正确;肺癌细胞不会进行细胞分化,B错误;EM组和IC50CDDP组分裂间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说明EM和IC50CDDP将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分裂间期,C错误;EM+IC50CDDP组分裂期细胞比例低于EM组和IC50CDDP组,说明EM+IC50CDDP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作用更强,EM+IC50CDDP组细胞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EM组和IC50CDDP组,说明EM+IC50CDDP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更强,D正确。
专题双练
[基础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1·重庆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下表是三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纺锤体形成的方式相同B.①中分裂期细胞数所占比率低于12%C.②中T1≤T2D.③的分裂期进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转录
解析 ①是植物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是动物细胞,由中心体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错误;图中分裂期在细胞周期的比率约为11.6%,根据该比例分裂期细胞的数目所占比率低于12%,B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所以T1肯定大于T2,C错误;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不进行基因的转录,D错误。
2.细胞在发生癌变时,形态和结构会发生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B.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C.癌细胞易于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D.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解析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A错误;细胞癌变以后,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B正确;癌细胞易于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C错误;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才会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
3.(2021·北京东城高三期末)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时会观察到多极纺锤体的出现(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细胞所处的时期最可能是分裂间期B.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会周期性地出现和消失C.纺锤丝能够牵引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D.多极纺锤体的出现可能导致染色体无法均分
解析 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图1中有正常纺锤体,故不可能处于分裂间期,A错误;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末期消失,即会周期性地出现和消失,B正确;纺锤丝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并使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多极纺锤体的出现可能导致纺锤丝的牵引混乱,染色体无法均分,C、D正确。
4.(2021·湖南适应性考试)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分化相伴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核DNA序列和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B.体细胞克隆猴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异常增殖,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D.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解析 肝细胞和肌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它们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但核DNA序列相同,A错误;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白细胞,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C错误;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细胞,已失去分裂和分化能力,D错误。
5.(2021·无锡一模)下图表示细胞凋亡的一种机制,其中细胞色素C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会导致细胞色素C进入细胞质基质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新生的细胞中,C蛋白的活性一般较低C.B蛋白和C蛋白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作用相反D.线粒体受损会导致ATP合成受阻,抑制细胞凋亡过程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所以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由图可知,C蛋白可导致细胞凋亡,故新生细胞中C蛋白的活性较低,B正确;由图可知,B蛋白可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最终降低细胞凋亡的可能,C蛋白则以细胞凋亡为目的,故B蛋白和C蛋白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作用相反,C正确;线粒体受损会导致ATP合成受阻,破损的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会激活C蛋白,进而导致细胞凋亡,D错误。
6.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处理或其目的不恰当的一组是( )A.剪取根尖2~3 mm,进行制片处理B.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解离,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再观察D.制片时需在盖玻片上再放上一片载玻片,防止压碎盖玻片
解析 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较旺盛,剪取根尖2~3 mm,进行制片处理,A正确;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解离,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根尖染色后不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
7.下图为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B.图③所示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自由组合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D.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一般相同
解析 ①中细胞核比较清晰可见,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②4组染色体正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染色体清晰可见,有同源染色体,且散乱排布,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自由组合,④出现4个新的细胞核,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C、D错误。
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已知父亲正常,母亲是红绿色盲携带者。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B.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D.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父亲正常,则基因型为XBY,母亲为红绿色盲携带者,则基因型为XBXb,又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只能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X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形成了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2021·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改编)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细胞板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间期C.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的变化和DNA的复制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细胞所有遗传物质平均分到子细胞,从而保持了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细胞板,A正确;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的变化,但有DNA的复制,C错误;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细胞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经过复制之后平均分到子细胞,但细胞质遗传物质是随机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的,D错误。
10.(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改编)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精巢中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进行DNA复制后继续分裂B.该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精巢中分裂的细胞具有中心体和细胞板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过程中只进行一次DNA复制,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该细胞中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故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的一种结构,精巢是动物的生殖器官,其中的细胞不具有细胞板,C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
11.(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改编)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DNA复制B.成熟的生物体内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C.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比变大D.正在发育的生物体内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解析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分裂时会发生DNA复制,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故成熟的生物体内也存在细胞分化现象,B错误;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故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比变大,C正确;正在发育的生物体内也会发生细胞凋亡,如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D错误。
三、非选择题12.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该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它们的着丝点应分别附着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上,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2所示的过程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
(1)通常图1中的细胞器中,参与图2所示的过程的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2)图2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根据题干信息和图2,判断MCC对APC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阐明其中的调控机制及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前期
抑制
解析 (1)图2所示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前期,⑤中心体与纺锤体形成有关,④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相关所需蛋白质,但不能答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它们与该过程无直接关系。(4)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变异的子细胞,使得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变化,染色体结构一般不受影响,该变异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故选A、E。
(4)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异常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A.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B.子细胞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C.该变异仅发生在有丝分裂中D.该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E.该变异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AE
13.嗜热四膜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外界营养物质缺乏时,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中小核(2n)的分裂过程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四膜虫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示两对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保证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图2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属于图1中的________过程(填图1中的序号),图2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可能已经发生过基因重组,属于图1中________过程(填图1中序号)。(3)图1进行减数分裂的四膜虫基因型均为AaBb,据图判断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Ⅱ
乙、丙(必须答全)
Ⅰ
AB或ab(必须答全)
解析 (1)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2)图2中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属于图1中的Ⅱ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图2的乙、丙细胞可能已经发生过基因重组,属于图1中Ⅰ过程。(3)图1进行减数分裂的四膜虫基因型均为AaBb,其中有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因此①的基因型为AB或ab。
[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小鼠Rictor基因的正常表达与精子的发生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会出现无精症。研究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鼠和敲除鼠睾丸生精小管中的细胞进行了DNA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精原细胞DNA含量为2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含量为2C和1C的细胞分别对应精原细胞和精子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C.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据图推测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解析 DNA含量为2C的细胞为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DNA含量为1C的细胞为精子,A错误;初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为4C,据图分析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略微增加,B错误;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C错误;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DNA含量为4C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略微增加,DNA含量为2C的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增加,而DNA含量为1C的细胞(精细胞)减少,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D正确。
2.KIF18A是以微管(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为轨道的驱动蛋白,在细胞内依赖ATP影响微管末端动态不稳定性,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功能。结合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IF18A对于纺锤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KIF18A在G1期表达较高,在G2/M期表达量降低C.KIF18A与线粒体在M期均较为活跃D.KIF18A可促进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
解析 根据题意,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KIF18A是以微管为轨道的驱动蛋白,KIF18A对于纺锤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G1期为DNA合成前期,为DNA复制做准备,KIF18A主要在M期发挥作用,G2期为DNA合成后期,为M期做准备,因此KIF18A在G2期表达较高,B错误;纺锤丝在M期中不断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KIF18A与线粒体在M期均较为活跃,C正确;KIF18A是以微管(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为轨道的驱动蛋白,纺锤丝牵引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KIF18A可促进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D正确。
3.(2021·南京盐城一模)如图表示雌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及其载体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③分别代表染色体单体和核DNAB.Ⅱ阶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C.处于Ⅲ阶段的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D.处于Ⅳ阶段的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 由题图分析,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A正确;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可以代表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错误;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处于Ⅳ阶段的细胞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其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4.下图为某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色和暗栗眼色是相对性状,基因cn与基因cl为等位基因B.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解析 朱红眼色和暗栗眼色不是相对性状,基因cn与基因cl为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它们携带的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正确;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发生组合,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5.PLK1是一种对细胞周期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激酶,可以催化磷酸基团转移到不同的特异性底物上,在促进纺锤体两极分配、染色体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PLK1活性较高B.PLK1在细胞分裂间期大量合成,在分裂期达到最大活性C.通过阻断PLK1的表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D.PLK1发挥作用时可能伴随着ATP的水解
解析 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故推测在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无PLK1,A不合理;PLK1主要在分裂期发挥作用,故推测其在分裂间期大量合成,在分裂期的活性最大,B合理;PLK1对细胞周期有重要调控作用,阻断PLK1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C合理;染色体的运动等需要消耗ATP,故PLK1发挥作用时,会伴随着ATP的水解,D合理。
6.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含14N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含15N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为1/2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含14N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有15N
解析 根据题意,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16条染色单体都含14N,A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含15N的个数为2个或3个或4个,B错误;精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体单体,有8个DNA分子,其中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14N,所以8条染色体单体都含14N,C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有标记,所以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全有15N标记,D正确。
7.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据此说明该动物的性别可能是雄性B.乙图表示该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相同
解析 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动物的性别可能是雄性,A正确;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1与4的片段交换,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相同,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相同位置上两个DNA分子片段。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①和②是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的两个DNA片段,说明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③和④的形成属于基因重组,因此它们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C正确;③和④形成后,先被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不是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D错误。
9.(2021·北京东城高三一模改编)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一只彻底敲除BMAL1基因(控制生物节律的核心基因之一)的猕猴甲,发现其出现睡眠紊乱的症状。将该猕猴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得到重组细胞,然后培育重组细胞得到了五只具有睡眠紊乱症状的克隆猴。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猕猴甲体内各种细胞表达的基因完全相同B.克隆猴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C.五只克隆猴的获得能够证明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通过上述技术可批量制备疾病动物模型用于科学研究
解析 重组细胞发育成猕猴甲过程,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猕猴甲体内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错误;细胞凋亡存在于生物体发育的各个阶段,在克隆猴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B正确;五只克隆猴的获得证明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即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猕猴甲,因彻底敲除BMAL1基因而出现睡眠紊乱的症状,可用于研究BMAL1基因的功能及睡眠的调节,故通过上述技术可批量制备疾病动物模型用于科学研究,D正确。
三、非选择题10.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等)
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
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个巴氏小体。(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橙色
XAXaY
父方
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同源染色体X与Y没有分离
解析 (1)巴氏小体的本质仍属于染色体,所以仍可用染色体染色剂(碱性染料醋酸洋红、龙胆紫等)染色。若没有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可以选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替代。(2)一个巴氏小体,是由一条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而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细胞细胞核中应有2个巴氏小体。(3)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中有一个巴氏小体,说明体内既有基因A,也有基因a,其基因型为XAXaY。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说明父本提供的是基因型为XAY的异常配子,该异常生殖细胞的出现是由于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A与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11.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更新,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1)小肠干细胞以_________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潘氏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如图1。
有丝
小肠上皮
(2)小肠干细胞特异性地表达L蛋白,并且每个细胞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L蛋白基因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中。从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小肠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定期从培养液中取样,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________的多少。(3)科研人员在上述小肠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T,几天后洗去药物,转入新的培养液中培养(记为第0天),定期取样并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药物T处理使蛋白S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处理停止后0~4天,小肠干细胞中蛋白S的含量仍较低。结合实验数据推测,蛋白S对小肠干细胞的凋亡有________作用。
数目
抑制
(4)研究发现,蛋白S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据此推测,上述实验中第4天后荧光强度逐步恢复的原因是W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肠干细胞增殖的调控,属于________调节,从而维持小肠干细胞数目相对稳定。
解析 (1)小肠干细胞是体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据图1可知,小肠干细胞分化为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2)根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知,样品绿色荧光强度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数目的多少。(3)由图2可知,药物T处理后0~4天,绿色荧光相对强度降低,说明小肠干细胞数目减少,凋亡的小肠干细胞增加;同时小肠干细胞中蛋白S的合成量降低,因此推测,蛋白S对小肠干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促进周围的小肠干细胞增殖,使小肠干细胞数目恢复
(负)反馈
本课结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总结+练习之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同步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知识网络,易错辨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专题9 生物与环境【同步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果树→A→C,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生产者,地藻的变化则相反,选择性偏好性,隆头鱼和水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生物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专题10 实验与探究【同步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蛋白质,叶绿素,分级调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促进两种植物,抑制鬼箭锦鸡儿生,长促进紫羊茅生长,将紫羊茅与鬼箭锦鸡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