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生物(中职)8.3 生态系统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中职)8.3 生态系统 教案第1页
    人教版生物(中职)8.3 生态系统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生物(中职)8.3 生态系统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中职)8.3 生态系统 教案,共5页。
    第三节 生态系统 【考试内容及要求】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2、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3、了解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4、掌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及作用5、掌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6、掌握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7、熟悉含有3个或4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例子)8、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9、掌握生态循环和物质循环过程(以碳循环为例)10、            了解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1、            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12、            熟悉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13、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类型(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作用:(1)是人类的资源宝库(2)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1)    改善生态环境: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    对自然林进行合理采伐并及时更新(2)    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疏林地区进行封山育林(3)    重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2、草原生态系统特点: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常发生剧烈的变化作用:(1)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能源库(2)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3)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4)是人类的畜牧业基地3、海洋生态系统特点: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生物动物种类很多,大多都能在水中游动,;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作用:(1)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海洋中蕴涵着丰富的能源,天然气、石油、潮汐发电4、湿地生态系统概念:人们通常将沼泽和沿海滩涂称为湿地,湿地以及生活在湿地上的生物称为湿地生态系统。作用:(1)湿地常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水源(2)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3)河流两岸和海滨的植被具有防风肖浪,护岸固堤的作用。(4)湿地在一定的范围内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吸收等作用消除污染(5)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5、农田生态系统特点:(1)人的作用非常突出(2)主要组成成分是人工种养的生物,抗逆性较差6、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与非生物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  2.生产者(1)归类:自养型生物  2)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3.消费者(1)归类:异养型生物          2)作用:为生产者传粉,传播种子          3)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4.分解者1)归类:腐生生物,如腐生的细菌、真菌、蜣螂、蚯蚓等          2)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学会分析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别和消费者级别  2.会分析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食物网中某种生物的营养级别,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1.输入(1)来源:太阳能        2)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3)总量: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形式:CO2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是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2.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