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
展开
学科 | 数学 | 年级/册 | 六年级(下)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课题名称 |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 ||||||||||||||||||
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 | 反比例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相关联的量有的同学难理解. | |||||||||||||||||
难点分析 |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体积相同的水。为什么杯子的水高度不一样 | ||||||||||||||||||
难点 教学方法 | 1、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探索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1. 从图片上桌子大小高度不一的杯子里引入。小明在思考如果把相同体积的水倒进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里,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探索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来源:Zxxk.Com]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1:表中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2: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大而不断变小,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 10×30=15×20=20×15=30×10=60×5=…=300。 4:乘积一定。 底面积与高的乘积表示的水的体积。 积是300,实际就是倒入杯子的水的体积。同学们能用式子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它们的关系是:底面积×高=体积。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来源:学科网]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1生活购物,用最常见最熟悉的事,理解反比例关系。 数量×单价=总价。 假如钢笔的价格有0.5元、1.00元、2.00元、5.00元的,我一共拿了10.00元钱。如果只买一种,那么数量应是:20支、10支、5支、2支,这时,单价和数量就成反比例,因为总价10.00元是一定的。21·
2、判断题 (1)全班人数一定,每组人数和组数成反比例。 (2)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地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3)书的总页数一定,看了的和未看的成反比例。 | ||||||||||||||||||
小结 |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看下面三点 1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 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3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的。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板书设计反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猜想引入,提供材料,组织研究,课堂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