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可编辑)
展开2022年10月12日高二语文联考答案
1. D【解析】一是前后两句没有因果关系;二是“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文学艺术作品创造”说法错误。由原文“为人民提供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事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可知,文中强调的是艺术作品对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2. B【解析】A项,“重视艺德修炼”不一定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还需要精湛的“艺术技艺”。C项,扩大了陈述的对象,原文是“经典名著”“叙事性、巨制型经典”,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并且选项的表述很绝对。D项,“净化群众文化生活场景”不是“净化文化发展空间”的条件,从原文“净化文艺发展空间,也必然关系着净化群众文化生活场景”可见:“净化文化发展空间”有利于“净化群众文化生活场景”。
3.D【解析】“澡雪精神”,是指用毫无杂质的雪来洗涤人身,祛除杂念乱欲,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这四句关于“冰雪”的诗句,只有D项的“冰雪”与人纯洁高尚的品质相关,其他三项都属于写景句,重在写情态而不是纯洁品格。D项的大意为:我十年的疾病好了,心中各种不良情绪得以平复,胸怀依然坦荡浩然,依然如冰雪般纯净。
4. 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2分)。开头一段属于总论,即引用老子和刘勰的话,引出“澡雪精神”及其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的论述(1分)。然后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和创作效应三个角度来逐层论述“澡雪精神”与文艺创作的关系(1分)。
【解析】分析论证结构,就是要分析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和基本结构。材料二采用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是总论,即引用老子和刘勰的话,引出“澡雪精神”及其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的论述,然后分三个层次逐层展开。
5. ①网络时代极易放大文艺界的不当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文艺工作者应保持自省,修炼品德;②网络时代信息繁杂,以文艺逐利的歪风邪气难以禁绝,文艺工作者要加强自我调适与修为,追求艺术的崇高和精神的标杆;③网络时代容易助长对速成、虚名、捷径的妄想,文艺工作者要秉持创作过程的精巧构思与打磨,多出精品;④网络时代使文艺作品有更强的影响力,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以优秀文化作品守护好文化阵地。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理解探究的能力。答题时要在充分理解文本现点的前提下,明确筛选的方向、准确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答案如不能结合“网络时代”情境,只给一半分数。
6. A 【解析】A.主要原因分析错误。根据“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可知,苏秦烦躁急迫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7. B 【解析】B.“为了凸显他擅长劳作,生存本领强”错,苏秦和草泥的过程与下文苦读《阴符经》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的是苏秦坚持理想的执着。
8. 第一阶段:梦幻破裂,离家苦修;第二阶段:修筑草庐,重归平静;第三阶段: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解析】第一层1-2段:主要讲述苏秦离家苦修,再造自己的原因;第二层3-7段:主要讲述苏秦结庐的过程;第三层10-12段:主要讲述苏秦发现《阴符经》的过程;第四层8-9、13-22段:主要讲述苏秦反复苦读,最终大彻大悟的过程;文章这四个部分,都与苏秦“再造”的过程有关。总结归纳后,可以把苏秦“再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章1-2段,主要讲述苏秦周游受挫归来,被亲人嘲笑导致温情的梦幻破裂而决定离家苦修,再造自己。可概括为:梦幻破裂,离家苦修。
第二阶段:文章3-7段以及第11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重新结庐成功。然后顿悟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即“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这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要锤炼这种见识,需要的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学问,而是高屋建瓴鸟瞰天下的眼光境界”这之后他的内心变不再烦躁、急迫。可概括为:修筑草庐,重归平静。
第三阶段:文章8-22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反复苦读,历经生死,终于大彻大悟的过程。可概括为: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9. ①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忠犬的待遇,反衬苏秦的善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情节结构上:添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有了一层奇幻的色彩。③主题表现上:“忠犬”象征着苏秦对理想的坚守,也象征了父亲对苏秦的理解。暗示文章主旨。
【解析】主题表现上:忠犬是小说中的一个物象,是陪伴父亲多年的一条黄狗,作者在文章中增加忠犬这一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忠犬的“忠”象征着苏秦对自己理想的坚守。也象征了父亲对苏秦的理解。苏秦在忠犬的陪伴下,遭遇挫折而不放弃理想信念,结庐自守,卧薪尝胆,终于大彻大悟。所以忠犬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情节结构上:增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大黄‘鸣’的一声低吼,箭一般扑了过来,叼住苏秦的腰带,腰一弓,使劲儿往门口拖。它将苏秦拖到门口,又三两下拱开了门板,将苏秦拖到了屋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给文章增加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增加忠犬陪伴的环节,以忠犬所受到的待遇“苏秦与大黄各自吃了一张干饼一块酱肉”来从侧面说明了苏秦内心的善良,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0. D【解析】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
11. D【解析】皇帝下诏征聘称为“征”。
12.C【解析】“但因为正逢功臣上书反对这种做法”错,文中“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意为“正碰上对功臣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故C错。
13.(1)(我)近来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中他言辞文章,而不去了解他高尚的德行。(得分点:添加主语“我”;比:近来;刀笔:文章;景行:高尚的德行。)
(2)况且愚昧糊涂的人,都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恐怕会助长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不能够让他们自我推荐。(得分点3分:愚暗,愚昧糊涂;矜、伐,自我夸耀;举:推荐。大意1分,着眼“浇竞之风”)(补充解释:浇,浮薄,浅薄;浇竞,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
14.(3分)【答案】①唐太宗认为吏部选择官员只看重言辞文章,不去了解德行,导致这些官员几年后劣迹败露,伤害百姓。②杜如晦认为是因为所选人才太多,不可能全面了解他们。③同时杜如晦认为选补官员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一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结合文本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使国家得到治理的根本在于审慎。衡量人的才能高低授给相应的官职,务必减少职官的定员。如果任用了好官,尽管人数不多也可以让天下得到治理;用了不好的官,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让官员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房玄龄等人于是拟定出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人,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数额,并对房玄龄说:“从今以后,如果谁有音乐、杂艺等一技之长,超过一般人的,只可以赏赐给他们钱财丝帛,一定不可奖赏过度,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和朝廷的栋梁之才并肩而站,同桌而食,让士大夫引以为耻。”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天下太平的根本,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近来我让你向我推荐人才,却不见你有所行动。天下的事情如此繁重,你应当为我分担忧虑,你不向我推荐贤才,那我又能向谁询问呢?”封德彝回答说:“下臣虽然不才,怎么敢不尽心尽力呢?只是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出类拔萃的俊杰。”唐太宗说:“过去圣明的君主很善于使用人才,从众多的人才中选拔杰出者加以重用,不一味地依靠前朝的遗老遗少。哪里像商代的国君武丁在梦中见到了他以后的丞相傅说,周文王占卜找到了将要辅佐他的姜太公,然后才开始治理国家呢?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是被遗漏不被发现罢了。”封德彝听后,惭愧地退了下去。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我近来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中他言辞文章,而不去了解他高尚的德行。几年之后,这些人的劣迹渐渐败露,虽然对他们进行了处罚,但是对老百姓已经造成了伤害。那么,如何才能够选拔到优秀的官员呢?”杜如晦说:“西汉和东汉选择的官员,他们的美德闻名乡里,州郡推荐他们,这样以后他们才被任用,所以两汉以选拔人才出众而著称。现在每年所选的人才,多达数千人,这些人外表谨慎忠厚、言语巧加掩饰,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他们。吏部只能做到授予他们品级和职位而已。选补官员的规章制度,实在不够完善,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太宗于是打算依照两汉时的法令,改由各州郡推荐人才,但因为功臣等人将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这件事就停止了。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书请求把唐太宗的文章编成文集。唐太宗说:“我的诏书和命令,如果有益于百姓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足以流传千古了。如果我的命令不遵循古训,扰乱了政务,即使辞藻华丽,也终将贻笑后人,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传世,可是他们的行为大都不可取,最后,社稷江山统统断送在他们手中。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何必一定要有文章流传后世呢?”太宗最终不许编文集。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太平之后必然天下大乱,大乱之后,必然又复归太平。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要想使国泰民安,只有任用贤才。你们既然不知道贤才,我又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这样下去是永远得不到贤才的。现在我下令让人才自我推荐,你们看怎么样呢?”魏徵回答说:“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了解别人很不容易,了解自己就更为艰难。况且愚昧糊涂的人,都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恐怕会助长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不能够让他们自我推荐。”
15.A【解析】“犹是一日程”突出表达喜悦之情错误,“犹是”表达了诗人思乡心切,但不能速归的急切心情。
16.①“旧业”已毁,表达出作者因战乱无家可归,家业破败的伤痛之情。②“江上仍有军鼓声”传达出作者对战争仍未停止,国家仍然动荡的忧虑,③不堪忍受军鼓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感情分析每点2分;其它答案如若合理,则酌情给分。)
17.(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
18.①言简意赅 ②字里行间 ③铮铮铁骨
19.《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的一篇祭文。
22.(1)“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刚韧气质和雄浑气势。
(2)“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的刚烈雄壮。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中重要词语含义和用法的把握能力。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大家”是代词,但不限定范围。A.“大家”指的是大方之家的意思。B.“大家”为代词,但不限定范围。C.“大家”指的是世家望族。D.“大家”为代词,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故选B。
22. ①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 ②高盐饮食会诱发高血压 ③我们日常摄人的食物(意思对即可)
23.【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材料形式的情景任务作文题目。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这是一则蕴含辩证关系的新材料作文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第一则材料用“牛油果”来比喻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内心坚定。第二则材料是老子的名言,意为拥有理想人格的人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与时俱进,以适应环境,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实现最初的目标。
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此题可以有三个基本的写作方向。
一是围绕“坚守自我”兼谈“改变自我”。可侧重思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呵护心中的净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要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心静知足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心又心满意足。而在坚守这些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改变自我”。
二是围绕“改变自我”兼谈“坚守自我”。侧重于写“改变自我”: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求得自我的发展,我们无法让社会适应自己,有时必须改变自己,以求与社会和谐同步。一意孤行,最终只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在改变的基础上也要在某些方面“坚守自我”。
三是围绕“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融合”,重点阐释两者构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自我,又要守住自我。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坚守住内心的操守,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使自己的志向在坚毅中走向升华,走向崇高;还要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立意的关键在于深度把握“坚守内心”与“随世迁移”的辩证统一关系,写出高尚人格与处世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注意结合“高质量青春”的命题情境,写出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和号召。优秀的作文应该能展现考生的全面深刻的思维能力、逻辑自洽能力,并旁征博引,显示平时扎实的功力。
(二)写作任务分解
①任务一:继往开来的新时代。
“时代精神”是现在高考的热点主题。所以,写作时应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从当下实际出发,立足当下来写如何处理“改变自我”“坚守自我”没有明确表达“改变自我”“坚守自我”主题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②任务二:高质量青春。
如何展示新时代新青年的风貌也是高考热点,因此,写作时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来写。
③任务三:综合材料。
材料的内容在行文中有所体现,要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④立意:
活出自我,做一个快活的、真实的人;
需要守住生命的中心,将自己沉淀在这一片喧嚣繁华中;
在宇宙间做一颗不易被风吹散的“核”;
守住原则,改变方式;等等。
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