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学会尊重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学会尊重》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中第2条“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和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而编写的。
本课与本单元另外两课一起,分别从尊重、包容、反思三个维度展开,构成了“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的单元学习主题。
本课计划三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着重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在《学会尊重》一课中起着统领的作用。后面两个课时在本课时的统领下,分别从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两个方面呈并列关系予以展开。
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我们尊重的人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哪些人值得我们尊重,由此激发学生容易形成的社会认知,了解什么是尊重。第二部分通过开杂货店的周阿姨的案例,引出人人都应当得到尊重的主题。第三部分通过主持人的提问,促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并用“相关链接”的形式,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条文,指出宪法为人人享有平等的尊严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学情分析
能否尊重每一个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许多成年人的价值观里,尊重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的。在课前的调查走访中,我发现受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们也存在此类现象:有的学生对待那些长相不好看、成绩不好、表现不佳、收入低的人往往会表露出不尊重他们的言行;有的存在攀比的心理,觉得自己父母没同学父母有本事,羡慕父母有本事的同学,等等。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的权利,懂得尊重他人既是道德、法律的要求,也是个人素养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激发认知,尊重有成就的人,培养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文明素养。
2.联系生活,在活动探究中认识尊重的社会意义,懂得每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都应得到尊重。
3.从故事中感受尊重是一种权利,每个人在人格尊严上一律平等。通过法规条文的学习,懂得尊重他人是法律要求。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小组探究——谁是我尊重的人
开课用失聪但不失志的音乐家贝多芬自强不息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然后让学生填写“他(她)是我尊重的人”活动卡。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你心目中尊重的人是谁?他(她)值得你尊重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要求:
A.小组成员依次分享,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分享时间5分钟。
B.分析小组成员尊重的对象有怎样的共同点,并进行归类。
C.选派一位同学总结小组的发现。
小组探究活动后,全班进行交流,发现约30%的同学,选择了伟人作为自己心目中尊重的人。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关注尊重对象的共同点,挖掘这些名人可贵的品质,然后进行小结:无论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突出成就的伟人和社会名人,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本活动探究的重点是认知和体会尊重。
活动二:照片展览——尊重每一个人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导到关注普通从业者,举办“令你印象深刻的普通从业者”的照片展。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令你印象深刻的普通从业者”的照片,教师再把这些学生传来的照片做成课件,以图片展的形式播放,并要求学生:老师放出哪一张,就请它的推荐者来讲一讲,这张照片为什么令你印象深刻?在学生讲一讲过程中,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思考:人人都得到尊重,社会会是怎样的?
本活动意在以照片为媒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活动要注重生成性,使学生从中获取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的认知。
活动三:故事明理——生而为人的尊严
本板块主要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生而为人的尊严。教师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小说《乞丐》的一个片段为例,向学生提问:故事中的乞丐明明没有得到施舍,却为什么说要谢谢别人的施舍呢?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无论是谁,生而为人,都拥有为人的权利和尊严。
在此认知基础上,再以“法治小课堂”学习形式,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视角看待尊重,知道尊重也是法律要求,法律保障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本活动设计意图是从一个乞丐眼中的尊重切入,让学生对于尊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尊重的社会意义。
本节课所设计的三个活动从了解什么是尊重开始,到主题揭示,最后上升到意义的认识上,层层推进,确保“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的教学目的实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学会尊重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84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学会尊重第三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