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KS5U解析】石嘴山平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1. 2019年9月26日华为在深圳推出了VRGlass眼镜产品,定价2999元。华为VRGlass此前拿下了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创新金奖,其设计与市面常见的VR眼镜相比有所颠覆,整机佩戴重量仅166g、镜筒厚度26.6mm,镜腿还支持折叠。市场上的华为VR眼镜
①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其需求量是由配置的新技术决定的
③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④价值和使用价值归华为公司所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市场上的华为VR眼镜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①③正确。
②:其需求量是由配置的新技术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
④:价值为公司所有,使用价值归消费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 下列选项能体现货币基本职能的是( )
①近期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单张票价打完折为40元
②10月1日,王某付清了欠银行的30万元购房贷款利息
③2019年11月,刘某缴纳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
④2019年“双十一”孙某在某品牌手机店支付3999元,购买了一部新手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近期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单张票价打完折为40元,这里的40元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①符合题意。
②:10月1日,王某付清了欠银行的30万元购房贷款利息,这里的30万元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②不符合题意。
③:2019年11月,刘某缴纳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里的1000元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③不符合题意。
④:2019年“双十一”孙某在某品牌手机店支付3999元,购买了一部新手机,这里的3999元参加了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1)含义: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4)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元”,英镑的单位是“镑”。(货币名称≠货币单位)
流通手段(1)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2)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3)特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公式: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的其他职能。
(1)贮藏手段:货币被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必须是足值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2)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3)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超出国内市场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
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下列对通货膨胀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②它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而出现
③它是由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起的
④它通常是由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通常是由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①④正确。
②③:选项②③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不选。
故本题选A
4. 2019年10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7.0868人民币,到了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988元,此次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赴美国留学成本上涨
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便宜了
③有利于我国企业到美国投资
④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更便宜了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同样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
③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到美国投资,美国出口到中国商品更便宜了,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选项①②是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不选。
故本题选D。
【点睛】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
①本国货币贬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增加产品的出口,减少进口。
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发展旅游业。
国内物价上涨。
有利于增加就业。
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②本国货币升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
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国内物价稳定
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5. 假定生产一件某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80元。如果甲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2小时,那么甲生产者在8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总数量)、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 2件、160元、80元B. 2件、80元、40元
C. 4件、160元、40元D. 4件、320元、80元
【答案】D
【解析】
【详解】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根据题中材料“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价值为80元”,可以得出该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80元;使用价值总量指的是商品的数量,根据题中材料“生产者甲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为2小时”,可以得出甲生产者8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为8÷2,即4个;价值总量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单位商品价值量,甲生产者8小时的价值总量为80×4=320。选项D正确。
ABC:选项ABC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6. 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可能导致曲线D1向D2平移的情形是
①商家对M商品采取降价促销措施
②M商品是汽车,汽车购置税下降
③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
④M商品生产企业发生产品安全事件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示可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曲线向右平移。
①:商家对M商品采取降价促销措施会使需求增加,但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
②:汽车购置税下降,购车成本下降,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符合题意。
③: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对M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进而在M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对M商品的需求增加,③符合题意。
④:M商品生产企业发生产品安全事件,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M商品的需求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 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通过“机器换人”以降低人工成本。这一现象表明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用机器人可以保证企业的利润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④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通过“机器换人”以降低人工成本。这一现象表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①④符合题意。
②:用机器人保证不了企业的利润,说法太绝对,不选。
③:选项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 下图中商品A、B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图形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商品A可能是高档耐用品,商品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商品A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商品B反应程度大
③商品A的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商品B的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④商品A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价格变动对商品A的需求量影响小,反应程度小,对商品B的需求量影响大,商品B反应程度大,所以,商品B可能是高档耐用品,商品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①错误②正确。
③:选项③无法从图示做出判断,③不选。
④: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价格变动对商品A的需求量影响小,反应程度小,商品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商品A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④正确。
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1)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通过题干信息应该对价格、供给、需求三个要素的升高或降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2)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明确曲线表达的信息;(3)题干信息与选项中曲线转化的文字信息对比。选出正确的选项。
9. 下表为近三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根据表中数据变化的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
①该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②该省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
③该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
④该省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逐年增加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根据题意,计算可知,该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①不选。
②:由图表无法判断该省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②不选。
③:由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可判断出该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③正确。
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由图表可知。该省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该省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逐年增加,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0. 已经持续11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今年再次燃起。根据以往的交易成绩,天猫“双十一”每一年都在不断刷新和翻倍交易额记录。2019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这一现象表明
①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②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③消费者需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①错误。
③:选项③不符合题意,不选。
②④:天猫“双十一”每一年都在不断刷新和翻倍交易额记录,再次创下新纪录,这表明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作为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而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搬迁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上述目标中涉及的消费包括
①租赁消费②生存资料消费③贷款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
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两不愁”和“三保障”涉及生存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②④正确。
①③:选项①③不属于按消费目的划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践行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实行垃圾分类等措施,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 理性消费B. 勤俭节约C. 适度消费D. 可持续消费
【答案】D
【解析】
【详解】D: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D符合题意。
ABC:选项ABC均是正确的消费观,不是绿色消费的核心,不选。
故本题选D。
13. 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对乘坐高铁外出旅游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这主要表明
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D:“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许多人对乘坐高铁外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强调对坐高铁的欲望,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正确。
ABC: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D。
14.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下列关于四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错误。
②③: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所以,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②③正确。
④:生产是消费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第一位。国企混改有利于
①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优势互补
②促进不同性质资本整合,释放国企的经营活力
③发挥国企的主导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④强化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主体地位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③:国企混改有利于促进不同性质资本整合,释放国企的经营活力,发挥国企的主导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②③正确。
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地位平等,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平等,①错误。
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随着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污染、无化肥农药残留的有机蔬菜受到更多市民喜爱。有机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种植土地要求三年以上的转换期,让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慢慢降解,肥力慢慢养成,最终达到国家有机标准。同时只能使用有机化肥进行种植,有机化肥不能使用除虫剂和除草剂,只能人工进行管理除草,土地、大气、水质等需要进行环境认证,原料、种植、成品也需要进行有机认证。因此,有机蔬菜价格往往比普通蔬菜高出几倍。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有机蔬菜价格高的原因。
【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有机蔬菜,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量大。生产有机蔬菜,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对土地、对化肥由严格要求,需要人工进行管理除草,土地、大气、水质等需要进行环境认证,原料、种植、成品也需要进行有机认证,价格自然要高于普通蔬菜。
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供应量相对较小,而市场需求量却较大,这也导致其价格较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有机蔬菜价格高为素材,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有机蔬菜价格高的原因。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
针对材料有机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考生可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角度作答。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17.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公司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30年来,娃哈哈以“质量”与“诚信”为品牌的立身之本,致力于打造中国人的国民饮料品牌,向世界级饮料名牌企业迈进。同时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从客户角度的出发来对产品进行改造,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推动了中国饮料工业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浙江)-欧洲(德国)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以“娃哈哈在数字转型中的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他谈到,当前中国经济越来越呈现数字化特征,娃哈哈也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消费对生产反作用角度,说明娃哈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的原因。
【答案】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者认可并消费,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所以娃哈哈必须主动迎合市场需求;③消费对生产起引导和调节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所以娃哈哈要迎合市场需求,主动转型升级;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所以以娃哈哈为代表的饮料企业要积极转型升级,探索出行业的现代化之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娃哈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成功的案例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角度。
根据材料“娃哈哈从客户角度的出发来对产品进行改造,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可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角度回答;
依据材料中“娃哈哈从客户角度的出发来对产品进行改造,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可从消费对生产起引导和调节作用角度回答;
依据材料中“娃哈哈以‘质量’与‘诚信’为品牌的立身之本,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推动了中国饮料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可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角度回答。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答案】①通过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实力。
②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③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④通过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
⑤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说明类的主观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详解】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联通公司通过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联通公司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公司通过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
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体现了联通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点睛】【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遵循价值规律,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实行公司制改造,增强企业的效率和活力;实现兼并重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年份
项目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393
43714
47237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373
21125
22866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85:1
2.069:1
2.065:1
2023届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石嘴山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石嘴山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2023石嘴山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石嘴山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