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必修4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含视频)+教案+同步练习含解析卷+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卷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拓展知识,教材P4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 ——《郭象注庄》
这两个观点反映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存在哪方面的差异与斗争?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一部分:唯物论(5条原理)
一、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规律的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综合一、二框内容】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三、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2)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唯物论角度)②要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辩证法角度)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错误倾向)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改: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改: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改: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7、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改:不是哲学,是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合作探究:为什么同班的同学,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受教育,有的进步很快,有的进步较慢呢?
关键在于内因不同,即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的目的、动机、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
合作探究:为什么“机遇总是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是外因,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人们要想抓住外部机遇,就必须首先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人们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最重要的在于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在于勤奋钻研,即通过主观努力而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中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关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作用【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2022·甘肃·白银市第九中学高二期中)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是(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C.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下列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①荀子:“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②郭象:“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③董仲舒:“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④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观点能够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是(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②“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和“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和“事物只因为自身有矛盾,它才会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22·湖南·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对恩格斯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只见“事物”忘记联系④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认识的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承认矛盾的观点,否认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总特征,联系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优秀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一唯物辩证法,二形而上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