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一、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如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a+b或c+d一个细胞周期
三、有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1.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②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仁消失、核膜解体,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③中期:(形定数清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
④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⑤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细胞板。
2.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的区别
3.有丝分裂细胞图:
4.有丝分裂曲线图:
AB段:间期(DNA分子的复制)
BC段:前期、中期
CD段:后期开始(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段:后期和末期
5.有丝分裂柱形图:
6.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
五、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相对表面积)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速率越小。
2.细胞的核质比
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六、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①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②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看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③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着色)。
2.实验步骤:培养——制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绘图
3.注意事项:
①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解离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配成的解离液,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可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要严格控制解离时间和染色时间,若解离过度、漂洗不充分或染色时间过长,都会影响染色体的观察。
③观察时,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④观察时不可能看到连续的分裂过程,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
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分裂间期历时最长。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①持久性 ②不可逆性 ③普遍性 ④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3.实质: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4.结果:产生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5.意义:细胞分化能够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实例:
①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原因:分化的体细胞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条件:离体;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②核移植(克隆动物)——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③全能性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体细胞 未分化或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增殖细胞>不增殖细胞
④细胞的分化程度与全能性呈负相关
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一、细胞衰老的特征
一大:细胞核体积增大 一小: 细胞体积变小 一多:色素积累增多
两低:多种酶活性降低、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两慢: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二、细胞衰老的原因
1.自由基学说
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例如攻击磷脂分子、DNA和蛋白质等。
2.端粒学说
①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
②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③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三、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不代表个体衰老或死亡,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四、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1.概念: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实例:①细胞的自然更新 ②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3.意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细胞坏死: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5.细胞自噬: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
通过细胞自噬,细胞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还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项目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扩展成细胞壁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高中生物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有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有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的凋亡,细胞的癌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无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的凋亡,细胞的癌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探究实验,ATP的利用,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