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449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评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评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本课重点,1旧石器时代,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有哪些生活特征
①从事渔猎和采集 ②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
①大量使用陶器;②开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③生活逐渐稳定。
河姆渡文化的猪纹黑陶钵和水稻
半坡文化(左)与河姆渡文化(右)的房屋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良渚玉器上的“神辉纹”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
课堂探究:早期国家的形成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墓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
社会组织形式有哪些变化?
家族 → 聚落 → 都邑 → 国家
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
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
王位传承: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记》)
大禹治水与夏国家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治理水患需要集中全社会的能力,要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集权,然后产生一种管理机构。……(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地带是宫殿所在地,还发现了宫城城墙,这些可以表明社会财富的集中和权力中心的形成。遗址出土了青铜器,有鼎、爵等礼器和刀、戈等兵器,此外还出土了玉器等象征王权的礼器。——摘自杜勇《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
找一找”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
①权力集中,且具备成体系的国家机器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
内外服制度(地方管理制度)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商朝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有夏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 ——《尚书·盘庚》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西周的统治:分封制与宗法制
目的:对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主统治的国家政权。对象:(1)同姓贵族:王族 (2)异姓贵族: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
同姓诸侯:鲁晋燕异姓功臣:齐秦楚先王之后:宋杞
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左传》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主要内容:(1)分封内容:授“土地”、授“人民”,建立诸侯国。(2)诸侯的权利: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进行再分封,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3)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影响:(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秩序。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家国同构:大宗与小宗既是臣属,也是兄弟
1、农业 (1)土地制度: (2)生产工具: (3)耕种方式:2、手工业:3、商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实际上国王私有,不能随意买卖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种类繁多,纹饰华丽。
【课堂小结】 葛兆光先生说过:“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在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度里,书写记忆、重塑历史的叙事,无疑与权力和大众的信仰紧紧相连。”是的,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不仅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至关重要,而且对于认识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认同是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既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保有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也要警惕过于急切的心情,让文明探源染上民族主义的情绪!
7000-5000年前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外历史纲要上,夏朝存在吗,孤证不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内容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藩屏周封建亲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娃理论”,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万邦时代,夏商周,制度文明,内外服制,世袭制,宗法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