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五 故都的秋 郁达夫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专题05 故都的秋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凋谢( ) 混混沌沌( ) 椽子( ) 廿四桥( )
平仄( ) 点缀( ) 颓废( ) 潭柘寺( )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 幽深 混钝 落寞 平仄
C. 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 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 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 何尝不然 然:对,是。
D. 回味不永 永:久远。
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 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5. 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 )。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②④。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故都的秋》的作者郁达夫是浙江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B.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对封建道德作大胆挑战,但带有颓废情绪。
C.《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D. 用“故都”而不用“北平”,表明作者对封建王朝怀有眷念之情。
7.《故都的秋》全文描写了五幅秋景图,请根据文意把五幅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秋晨小院图 → → 秋蝉残鸣图 → → 佳日秋果图
二、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打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⑥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⑧“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⑨“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 《故都的秋》是一篇 散文,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 、 等。
2. 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一句话概况了故都之秋的特点?
3. 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选文的第①、②段,运用 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抒发了 之情。
5. 下列对选文第⑤段的内容和艺术手法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用北国的蟋蟀、耗子类比北国秋蝉之多。
B. 北国秋蝉的啼唱,和蟋蟀耗子一样,为市井小民所熟知,体现了郁达夫审美趣味终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大俗即大雅,俗趣雅趣,统一在北国秋蝉的嘶鸣中。
C.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秋蝉之多,蝉声扰人的烦恼。
D. 郁达夫笔下秋蝉衰弱的残声表现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6. 在写北国秋雨时,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对其表达效果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展现了老北平“都市闲人”的慵懒闲适的生活状态。
B. 用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C. 一问一答着力表现老北平普通百姓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D. 京腔京韵也是故都之秋富有魅力的一部分,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京味语言的热爱。
7. 本文以饱含情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神韵清绝、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韵味也是他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反复诵读以下文段,赏析文段的意境和情感。
(1)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三、应用能力训练
1. 古人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本文中写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试说明原因。
2. 感受秋天,品味秋天,思索秋天,写一篇关于秋的小短文,不少于200字。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 故都的秋 郁达夫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 故都的秋 郁达夫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05《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05《故都的秋》同步练习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 故都的秋 郁达夫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 故都的秋 郁达夫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5课《故都的秋》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5课《故都的秋》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五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05《科学是美丽的》答案docx、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05《科学是美丽的》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