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专题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十三 师说 韩 愈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十三 师说 韩 愈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23《师说》答案docx、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23《师说》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师说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郯子(tán) 六艺经传(chuán) 师襄(xiānɡ) 贻(yí)B. 句读(dòu) 无长无少(zhǎnɡ) 苌弘(chānɡ) 其可怪也欤(yú)C. 嘉许(jiā) 孰能无惑(shú) 子蟠(pān) 授之书(shòu)D. 阿谀(yú) 或不焉(fǒu) 嗟乎(jiē) 老聃(dān)2. 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A. 全不相同 B.(2)、(3)、(5)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 全都相同 D.(1)、(3)、(6)和现在的用法相同3.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圣人无常师。C.(1)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D.(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余嘉其能行古道。4.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1)而耻学于师。 (2)不拘于时,学于余。D.(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或师焉,或不焉。 (4)不耻相师。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君子不齿。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圣人无常师。 (9)术业有专攻。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 下列各项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不拘于时,学于余。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7. 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 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9. 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师说》中作者阐述的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2)《师说》一文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3)《师说》中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答案】1. D 2. A 3. B 4. C 5.(1)通“授”,传授(2)知道;懂得(3)请教老师 同“否”(4)学习(5)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以……为羞 奉承;谄媚 (6)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 (7)竟 赶得上(8)固定的(9)学习;研究(10)赞许;赞赏 用来 赠送 6. C 7.(1)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2)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这些人的明智。(3)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8. C 9.(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 1. 将文中横线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填入。2. 下列对选文首句“嗟乎”一词所表示的语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感慨 B. 叹息 C. 悲哀 D. 愤慨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一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学而大遗。 B. 官盛则近谀。C. 君子不齿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下列对“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在文中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 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 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D. 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5. 下列选项中对文段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正面阐发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 从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C. 从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D. 从反面批评了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6. 选文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请举例说明。【答案】1. 矣 乎 也 也欤 2. A 3. D 4. B 5. B 6. 对比论证。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界的关键所在。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师道的风气。三、应用能力训练1. 在我们生活中,存在文中揭露的想象吗?请找出与现实相符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2. 你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进步意义是什么?请就此写一篇小短文,并在小组内交流。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二十三 劝学 荀 子精品练习,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23《劝学》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23《劝学》同步练习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十九 士兵突击(节选) 兰晓龙精品精练,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19《士兵突击》答案docx、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19《士兵突击》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 边城(节选) 沈从文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17《边城》答案docx、高教版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专题17《边城》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