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评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评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存在历史久远,亚欧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聚焦: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中西方的重要商路。
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学习聚焦:欧亚大陆的其他重要商路还有“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学习聚焦:丝绸之路等商路不仅是商贸路线,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课程标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广义:泛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狭义:特指“陆上丝绸之路”,仅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时空把握几条“丝绸之路”的概况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路线。
材料:更早的估计则明确,“在4000年前,中国的丝绸便传到了欧洲。”因此,丝绸之路也是亚非欧各国人民在长远历史进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多条连接几大文明和人文交流之路。 ——傅梦孜《对古代丝绸之路源起、演变的再考察》
结合材料思考“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
先秦时期(4000年前)
P50思考点:如何理解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
材料:建元三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出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流畅,贸易大盛。后来印度佛教输入,就是取道西域的。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品质为后人所传颂。——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BC138年(第一次出使)
BC119年(第二次出使)
访问西域各友邦,建立起友好关系
思考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大致目的?
陆上丝绸之路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虽已存在,但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且断断续续,不大为世人所知;张骞通西域作为“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后丝绸之路的交通和贸易,无论在规模、稳定性还是影响力等方面,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凿空”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凿,开;空,通也。”
P52学思之窗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城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阅读材料思考: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张骞提出了从四川到印度,再由印度到大夏的新路线。
张骞在西域的大夏见到了四川地区的物产,了解到产品是经由印度贩运而来;选择转道四川而至大夏,可以避开匈奴与天险,达到沟通西域的目的。
说明除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其他商路的存在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称为“西南丝绸之路”又称“茶马古道”;成为沟通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联系要道。
从空间把握西南丝绸之路概况
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之路
从空间把握草原丝绸之路概况
西汉时,已经开辟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唐朝时,近达南洋,远至波斯湾
宋时,远达阿拉伯海、红海沿岸
明时郑和七下西洋古代海运交通巅峰
史料: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结合材料思考: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主导地位的因素?
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且运载能力有限;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出口产品主要生产于南方;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清朝闭关前);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
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局部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学习聚焦:丝绸之路等商路不仅是商 贸路线,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结合教材总结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概况
结合教材总结中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概况
思考:中西方在精神文化交流方面有何特点?
主要限于单向交流,即外来精神文化对中国影响;虽有儒家文化对外影响,但限于东亚地区
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丝绸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物质技术,精神文化,西域传来的有,中原王朝外传的有,课堂探究丝路交流,贸易互惠之路,物种传播之路,宗教文化传播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和平开放,议+评,丝路基金,五色交辉,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相得益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