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课件PPT+音视频素材(送生字课件+教案)
展开第三单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本单元首次出现了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分类 | 具体内容 | 内容简说 | 教学要点 | 课时安排 |
课 文 | 古诗三首 | 三首古诗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时人们过节的情景。 |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 3课时 |
纸的发明 | 课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讲述了从古至今记录事件方式的演变以及纸的发明过程。 | 2课时 | ||
赵州桥 | 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与美观,并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 2课时 | ||
一幅名扬 中外的画 | 课文介绍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及画上人物、场景等细节。 | 1课时 | ||
综 合 性 学 习 | 中华传统 节日 | 通过组织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展示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由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 1课时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说出对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感受。 | 1.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及成果,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3.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4.能说出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写。 5.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 2课时 |
识字加油站 | 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标牌识字。 | |||
词句段运用 | 通过例句的学习,按照一定句式来巩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 |||
日积月累 | 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等文化常识。 |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重点)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重点) 4.展开想象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难点) |
《元日》
1.会认“屠、苏”2个生字,会写“符”这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同时能够进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俗。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出示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对单元学习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吗?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们,图片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些节日?中国传统的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呢?为什么?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三首诗,就是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的。
2.板书诗题,解释题意。
过渡:我们首先要一起来学习的,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请大家读一读注释,“元日”指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它和“元旦”有什么不同?(一为农历,一为公历。)这首诗写的就是古代的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3.师生交流讨论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教师给出课件进行补充。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屠、苏”两个生字及“曈”字的准确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诗歌的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通、读熟,读出一定的节奏美。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2.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生字(符、屠、苏),指导“符”字的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字的基本架构。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重点。
(3)学生临写三遍,教师巡视检查,并及时辅正。
(4)同桌合作,一人用会写字组词,一人听写。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质疑引入。
过渡: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古诗?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意,并体会了诗情,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歌。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们必须从理解诗歌的字词入手。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
(1)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看看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能理解,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2)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交流。
3.汇报交流,扫清理解障碍。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去。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新桃,旧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在元日这一天,旭日东升的时候,当你走在路上,你会看到些什么?会听到些什么?又会闻到些什么呢?
(2)现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又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种热闹的气氛呢?
(3)那你们知道,从古到今,人们为什么喜欢在农历新年的时候放爆竹和烟花吗?
(4)课件适时出示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引导学生解释诗意,教师进行简单补充。(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
(5)除了听到爆竹声,我们还似乎闻到了什么呢?(屠苏酒的香味。)
(6)人们在元日那一天喝屠苏酒又有什么讲究呢?(据说可以驱除瘟疫。喝屠苏酒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新年愿望,就是能够赶走不好的运气,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好运相伴。)
(7)课件出示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指名说说诗意,教师适时补充。(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8)节日里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欢乐,充满希望。)
5.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诗句中找找看,节日里人们除了放爆竹、饮屠苏酒以外,还有什么习俗?(新桃换旧符。)
(2)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并说一说过春节时家里贴春联的情景。你们知道怎么诵读春联吗?(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读的时候应该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
(3)古人“新桃换旧符”有着怎样的意义?(按照古代的风俗,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避邪和祈求平安,表达了人们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好运的愿望。)
(4)大胆想象,人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5)引导学生说说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6)想象诗句画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明亮,美好,喜庆,欢乐……)
6.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诗的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注意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画面。
7.揭示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我们大胆猜想一下,诗人王安石在看到眼前这番热闹欢乐、明亮美好的情景时,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1)教师介绍并出示王安石变法的相关背景资料。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20岁以前随父亲在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推行新法,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他更坚信新法的实行会让老百姓每天都能像过节一样幸福。《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所以这首诗并不只是单纯地记录北宋的春节民俗,还表达了诗人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2)读完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你对哪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
预设:①“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不仅仅是旧的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等。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日”不仅仅指初升的太阳,还指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③“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暗指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新桃”也暗指新政策、新法规。“总把新桃换旧符”有推陈出新、革旧鼎新的意味。
(3)再读题目“元日”,体会诗人的情感。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试着进行背诵并齐背诗歌。
四、总结回顾,作业设计
1.总结填空,回顾全诗内容。
填空:这首诗写了古时候人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诗中写到了三种过节习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整首诗读来给人一种积极奋发的感情。
2.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1)过春节,除了诗中描写的这三种习俗,流传到现在的还有哪些习俗呢?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2)搜集另外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与《元日》对比阅读,看看两首诗之间的区别,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清明》
1.会认“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清明》,并能进行默写。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4.了解古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过节场景,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渗透。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引导学生回顾古诗《元日》,齐背《元日》。
2.教师简介传统节日的由来、清明节,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清明传统习俗及节日意义。
传统节日由来 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这些传承至今的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从古至今,许多文人以清明为话题写下了许多诗词和文章。
3.出示诗题。请学生介绍诗人杜牧,教师适时点拨。
杜牧(803—853)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二、通读感知,体悟诗情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并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的情况。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提醒学生读准“魂(hún)”“牧(mù)”两个生字的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节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落实字词,指导书写。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欲、魂、借、酒、何、牧),指名认读。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字形及结构特点,说说应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范写,学生认真仿写,教师巡视,并及时予以书写纠正和强调。
④学生用会写字组词,同桌互报听写,检查后订正写错词语并多写几遍。
3.再读古诗,借助对字词的理解串讲诗句的意思。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补充。
(1)交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清明;天气——雨纷纷。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幅细雨纷纷的春天景象。)
②“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形容伤感至极,好像灵魂与身体要分开了一样,神情恍惚的样子。)
③自由讨论:这些“欲断魂”的“路上行人”指的是谁呢?(路上来往的人,诗人自己。)
④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描写阴雨连绵的天气,有何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细雨纷纷,更渲染了行人肝肠寸断的愁绪。)
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过渡: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一个人孤单赶路,再加上一场绵绵不绝的春雨,诗人触景伤怀,心里该是多么痛苦啊!这样的痛苦忧伤何止诗人一个人呢,是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的体会啊!怪不得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呢!试着带着诗人伤感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2)交流“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渡:诗人心里烦闷,衣服又被雨淋湿了,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①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理解“借问”“遥指”的意思。(借问,请问;遥指,远远地指。)
②想象诗人问路的画面,他会怎么问?会说什么?牧童告诉他酒家在哪儿了吗?怎么告诉的?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③出示图画“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顺着牧童的手,你在画面上找到杏花村了吗?(没有。“遥”说明杏花村还很远。)
④尽管还看不见酒家,但诗人此刻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看到了杏花林后面的小村庄,让忧愁的诗人有了企盼而变得稍稍振作起来。)
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男女生赛读。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味。
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古诗《清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试着说一说。三、延伸学习,诵读积累
1.传统文化渗透。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说一说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里,自己和家人都会做些什么。
(2)教师适时进行清明传统节日祭祖、祭奠烈士等相关知识的补充,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清明节的节日意义。
2.交流课前自己搜集到的其他关于清明节的诗句,课件补充出示诗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北宋]黄庭坚《清明》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北宋]程颢《郊行即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配乐欣赏古诗,齐读古诗。
过渡:清明时节雨纷纷,如同行人止不住的思念的泪水,诗中人物因这清明时节的雨而更加思念逝去的亲人,是真正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配乐古诗《清明》,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2.布置作业。
(1)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熟读并能够背诵和默写今天所学的古诗《清明》。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歌大意,能展开想象并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
一、回顾导入,引出诗题
1.引导学生背诵已学的两首古诗《元日》《清明》,默写《清明》。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并简要说说对这些节日的了解。
3.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适时出示诗题,引导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准确把握诗题朗读节奏。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点明写诗的时间。
忆山东兄弟: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点明了诗歌内容。
朗读节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指导学生交流对诗人王维的了解,教师适时进行补充。
王维(701?—761)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属山西永济)人,唐代极负盛名的诗人。王维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山水田园诗,多表达流连山水的闲情逸致和闲居生活中的萧散情趣,刻画了宁静幽美的境界。
二、自读古诗,感悟乡思
1.出示古诗全文,引导学生初读古诗,注意把生字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2.教师适时强调生字读音,播放会写字书写动漫,观察会写字,说说应注意的地方。
3.教师用会写字组词,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学生在听写本上书写。随后集体订正写错的词语。
4.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借助已有古诗朗读经验试着感受古诗的朗读节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结合书中注释或者工具书,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实在不懂的字词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6.集体交流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指名说一说从第一句诗中读到了什么。
(2)你是从哪里看出诗人是独自一人在外地呢?(“独”“异乡”“异客”。)
(3)你们有过一个人在外地的经历吗?这时候又遇上过节,当别人都在家人身边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非常孤独,非常想家。)
(4)教师介绍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倍思亲”。
创作背景 诗人在十五岁时离开故乡蒲州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去便是两年,期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孤身在外,自然分外想念家乡,尤其是佳节到来、举家团聚之际,这种思乡思亲的情感更为强烈。“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尽了游子思念之深。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注意体会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之情。
7.集体交流理解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想象:当诗人强烈思念着家乡和久未谋面的亲人时,他的兄弟们又在做什么呢?
(2)学生自读、思考与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描述兄弟们也在思念诗人的画面。
(3)适时补充“重阳登高”“插茱萸”的相关知识。
(4)归纳诗句的意思。(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王维和兄弟们的深厚感情。
8.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就是诗人王维,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拿起笔来给自己的兄弟们写些什么话呢?(如表达思念之情的话。)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诗人借这首诗表达的情意。
9.教师激情引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10.引导学生尝试背诵整首诗,学生齐背。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有关思乡、思亲的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余光中的《乡愁》等,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歌。
2.作业布置。
(1)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活动形式: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先商量决定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再按照教材第36页表格中给出的范例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写,以备进行学习成果交流。
古诗学习重在融入意境,体味诗情。因而在教学本课三首古诗时,教师一方面注意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已有古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诗歌自主探究学习,让他们借助拼音、注释等初步感知了诗意,有效提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力体现“以读代讲,读中想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将文字转化为画面,自然升华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诵读,理解古诗意思。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理解并背诵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三首古诗时,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使学生熟读成诵,从而慢慢喜欢上古诗。
2.诵读中注入想象,感受诗人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低年级学习古诗,要求能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到了中年级,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想象《清明》中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想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和兄弟之间的思念,使其充分感受到了诗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