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题一新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题一新版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制作地球仪,地轴倾斜角度是66.5°。这个度数是南北极圈的纬度,它的余角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极圈和回归线是划分地球“五带”的界限。假如这个角度增加到70°,与现在“五带”比较,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B )
A.寒带范围扩大 B.温带范围扩大
C.热带范围扩大 D.各带范围不变
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2~3题。
2.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3.有关甲、乙、丙附近3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的比例尺最大,丙的比例尺最小 D.乙的比例尺最小
4.淄博中学生小明到黑龙江漠河去旅游,他观察到:这一天太阳挂在空中的时间很短,只有不足7个小时,这一天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D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4题图
第8~10题图
5.北半球冬至时,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6.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四个比例尺中,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 A )
A.1∶10 000 B.1∶10 000 000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7.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D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该城市的旅游交通图
读图,回答8~10题。
8.上图中四点中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中A、B两个山峰高度相差( D )
A.238米 B.46米 C.350米 D.192米
10.等高线地形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 B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11.(海南中考)下列山脉、运河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B )
A.阿尔卑斯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12.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和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C )
A.大西洋和欧洲 B.太平洋和大洋洲 C.北冰洋和亚洲 D.印度洋和亚洲
读下列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13~15题。
13.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导致赤道地区出现“雪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读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图中材料,判断该地位于哪个半球( A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8.与图相对应的气候特征描述是( D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炎热,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9.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A )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阅读人口增长率曲线的能力,图中横坐标表示年代,纵坐标表示人口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缓慢,20世纪后,人口增长迅速,由此可以判断A图符合。
20.欧洲瑞典等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C )
A.居民就业困难 B.社会经济贫困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较差
点拨:欧洲大部分国家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人口的增长率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读图甲,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有平原和丘陵两种。
(2)M村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300米,量得M村到N村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
(3)图乙所表示的节气是夏至,在该季节内,M村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4)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考虑,M村适合发展林果业,N村适合发展水稻种植(或淡水养殖)。
22.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双选)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 AC )
A.①处是山峰 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 D.④处是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五百米。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东南风。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李庄。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丙。
(6)如果图中A点的气温是12.4℃,那么B点的气温是10℃。
23.
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甲图表示的是西半球(填“东”或“西”)。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A非洲和C南美洲,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大西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3)①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是北美洲和C大洲的界线。
(4)②③两处,人口较稀少地区是②,原因是该处是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5)近年来,全球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下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受旱灾的威胁,经常出现饥荒
B.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C.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下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
D.刚果盆地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出现了旱灾
2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你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15分)
【问题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海陆位置不同。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地形不同(海拔不同或E地海拔高)。
(3)小明需要了解天津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图乙中__B__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天津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小伟登陆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可信,理由是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
【拓展应用】
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课题。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资料,给出合理的理解与建议。
(1)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
(2)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展,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带羽绒服,注意防寒保暖。
点拨: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这类题有可能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因此,我们应多留意此类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