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第1页
    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某学校七年级(2)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动手制作了地球仪。如图显示了其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观察后,想一想,回答1~3题。
    1.从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来看,地球的形状是( C )
    A.长方形的 B.盘子形的 C.球体 D.葫芦状的
    2.世界上首次证实地球形状的是( B )
    A.古代的神话传说 B.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C.20世纪的卫星照片 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3.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半径只有8厘米,但实际上地球的大小是( C )
    A.很小,只有6厘米 B.很小,人们可以一眼观其全貌
    C.很大,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太大了,比太阳还大
    读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B点地理坐标为( D )
    A.(30°N,120°E) B.(30°N,120°W)
    C.(30°S,120°E) D.(30°S,120°W)
    5.图中C点位于( B )
    A.亚洲 B.大西洋
    C.非洲 D.太平洋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6~7题。
    6.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7.①地位于②地的( B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回答8~9题。
    8.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A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9.甲、乙两地的时差为6小时,当甲地的居民午餐时,此刻乙地的学生最有可能进行的活动是( B )
    A.在学校晚自习 B.清晨早锻炼 C.中午用餐或午休 D.收看晚间新闻联播
    eq \(\s\up7(),\s\d5((第8~9题图))) eq \(\s\up7(),\s\d5((第11~12题图)))
    10.一年内有太阳光直射,且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点位于( A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极圈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丙地的海拔高度是( C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河流经过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3~14题。
    13.A山所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B )
    A.北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4.图中小河B的落差约为( D )
    A.500米 B.450米 C.400米 D.300米
    eq \(\s\up7(),\s\d5(第13~14题图)) eq \(\s\up7(),\s\d5(第15~17题图))
    如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a~d点为河流主干。据此回答15~17题。
    15.所示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C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图中占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D )
    A.平原 B.高原 C.陡崖 D.盆地
    17.c点与d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A )
    A.401米 B.368米 C.827米 D.999米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②两虚线表示山谷的是① B.c地地形为山间盆地
    C.一般情况下丙地降水多于甲地 D.图中山地最高海拔大于650米
    19.在开发本地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做法是( B )
    A.拟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两地中的b地
    B.修建水库前,甲、乙两村都必须搬迁
    C.丙、丁两度假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线路④
    D.乙村欲从河流中引水,两条引水线⑥更合理
    20.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MN是晨昏线线,即昼和夜的分界线。
    (3)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C、D、E、F点,正值黑夜的是A、B点。
    (4)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周期是24小时(一天)。
    (5)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C__点。
    (2)A点纬度是23.5°N,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B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秋季,南半球处在春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长(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填“增加”或“减少”)。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在经纬网图上判断位置。(1)A、B两点都位于北回归线(23.5°N)上,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C点位于赤道上,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2)同一纬线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3)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A即北回归线,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甲处,此时北寒带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时(冬至日),北半球的白昼最短,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在向丁移动的过程中,白昼逐渐变长,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2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33°22′N,118°12′E;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北温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150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际距离是4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丙村。
    (5)某学校初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到乙村及周围进行地理野外考察,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可优先发展何种产业?请说明理由。
    ①发展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原因: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且该村交通条件落后。②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原因:乙村周围分布有煤炭资源。③发展旅游业。原因:乙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④发展果树种植。原因: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果树种植业。(答出其中1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以沂蒙72崮为代表的“崮”这种地貌形态,近日被地质地貌专家们认定为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因为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的“崮”最有代表性,2007年8月,来自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地质地貌专家小组把“崮”这种地貌正式命名为“岱崮地貌”。
    材料二:“崮”的等高线地形图。
    (1)蒙阴县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的同学计划到这里组织一次登山郊游活动,请在图中绘出沿线A′B′的“崮”的地形剖面图。
    (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崮”的海拔高度为810米。右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为780~810米。
    (3)登山途中,同学们来到两座山峰之间,发现前后是延伸很远的山谷。他们所处地点可能在图中A、B、C、D的哪一点?__B__,该地形部位是鞍部。
    (4)判断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的部位。
    A陡崖,D山脊,E山谷。
    (5)下山路上,同学们沿着图中的小河行进。请你说出同学们行进的方向是自北向南。沿途欣赏了一处瀑布景点。
    (6)全班分两组分别登到了C地和B地,那么B、C两地的同学相互能望到吗?为什么?
    不能;B、C两地中间隔着崮顶,因此两小组相互不能对望。。
    (7)为方便杨庄和王庄之间的交通联系,同学们设计了一条公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你指出他们的设计错误。
    两村庄之间的公路经过了陡崖。。
    点拨:由材料一可知“崮”的顶部平展,四周陡峭。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崮顶为810米。780~810米的30米范围为陡崖,图中等高距为20米,因此,右侧山顶海拔范围为780~810米。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部分为山谷,发育有河流。在山谷中陡崖处形成了瀑布。从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小河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

    相关试卷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