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评课课件ppt
展开诗说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南朝·殷芸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屡试不中,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写作时间:写作地点:写作缘由:作时心情:他人评价:
作用:交代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
所谓“黍离之悲”,即国家沦亡的悲痛。
淳熙丙申至日维扬(扬州)感慨今昔予怀怆然有《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问题:1.请用上阕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作者所见的扬州景况。2.与今日扬州相对应的昔日扬州可用上阕中哪个词语概括?3.下阕出现了一个人物(杜牧),为什么要频频化用他的诗句?
自主活动:请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句意思。
杜牧善写扬州风貌,他笔下的扬州繁华旖旎,令人心驰神往,而作者所见扬州萧条破败,今昔对比,更生黍离之悲。
上阕记所见所闻,造萧条凄清之氛;
下阕借杜诗设想,抒黍离感伤之情。
鉴赏指导:应用自己的语言将词句描绘出来,再分析作者运用了何种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鉴赏:路过曾经杜牧笔下“卷上珠帘总不如”“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却发现这里已经长满了青青野草。运用了对比、用典与虚实结合手法,化用杜牧的诗句,以虚写之路反衬如今扬州路的破败、萧条,今昔对比落差如此之大,使人顿生伤感之情。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鉴赏:十五年前,金人的铁骑两度血洗扬州,城池毁坏,血流成河。损毁的城池和幸存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战争。它们是十五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仍然留在它们心中;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句运用借代和拟人的手法,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对当权者的控诉,“胡马”之所以能窥江而来,正是因为宋朝的软弱无能。那场经历战乱的树,每一个年轮都是一块伤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痛楚会越深越浓。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鉴赏:逐渐到了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里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这清寒的角声,似乎要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也吹进听者的心里。“清角吹寒”四字,“寒”字用得很妙,运用了通感与情景交融的手法,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带来的听觉上的凄清与感觉上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还有“渐”“都”“空”等字均表现出了作者心中的悲凉之感。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鉴赏: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却已荡然无存。作者运用用典、乐景衬哀情、通感、动静结合等手法,化用杜牧名句,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动静结合。今昔对比,写昔日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萧条,也表达出作者心中难以排遣的伤感之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鉴赏:桥边的芍药花虽然盛开,却无人欣赏,花又是为谁而生的呢?芍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如今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时伤怀的情怀。这里运用虚实结合与对比的手法,将扬州城的今昔进行对比,更添黍离之悲。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从上阕的纪行写景到下阕的联想抒情:一边是今日之景,一边是往昔之境;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词人多次化用杜牧的诗句,描绘出两幅图景对比鲜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抒发“黍离之悲”的手法: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何以堪;清角吹寒,寒满空城,城何以堪;杜郎俊赏,重到须惊,我何以堪;冷月无声,繁华尽逝,国何以堪;今昔轮转,黍离之悲,情何以堪!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图文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因“空”而“惊”,自胡马窥江去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扬州慢,走近作者,怆寒冷惊厌,胡马窥江去后,写什么,悟情感,为何写,活动3如何表达,赏技巧,想象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评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何谓黍离之悲,诗词大意,旨为悲旨黍离之悲,情为悲情予怀怆然,空城名都,全词主旨,对比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