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
展开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阶段特征
自公元五六世纪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先后进入中古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
1.欧洲: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莫斯科公国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2.亚洲: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3.非洲:非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受制于复杂的自然条件,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演变和吸收借鉴相邻地区的文明成就,一些古代文明在非洲出现。东非地区的阿克苏姆、摩加迪沙,西非地区的加纳、马里、桑海,南非地区的大津巴布韦等古国的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美洲:古代的美洲地区,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虽然长期与世隔绝,一直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未能与亚欧大陆文明建立直接联系,但是在印第安人的努力下,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中南美洲三大文明,在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国家行政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题二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1.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封君封臣制度下,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农奴和其他劳动人民。
2.以封建主为核心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地是当时最重要的财富,农奴制度是当时庄园经济赖以存在的主要剥削制度。随着逃亡农奴集聚而成的自治城市的逐渐发展,市民阶层和工商业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3.社会发展缓慢。封建等级制度暂时加强了王权,但也潜藏着一种离心力,那就是原来的封地渐渐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主的世袭领地,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致使王权被削弱,争夺土地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整个欧洲封建社会发展进程十分缓慢。
4.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教会还长期垄断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教育,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主题三 古代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六大帝国
帝国名称 | 存在时间 | 兴起 | 衰落 | 特征 |
波斯帝国 | 公元前550—前330年 | 公元前550年崛起,在大流士一世时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希波战争后走向衰落,后为亚历山大所灭 |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完善的税收系统 |
亚历山大帝国 | 公元前336—前323年 |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通过征服战争,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伴随着亚历山大的英年早逝,帝国迅速解体 |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推广希腊文化 |
罗马帝国 | 公元前27—公元1453年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帝国,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395年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 | 罗马法影响深远;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
拜占庭帝国 | 395—1453年 | 395年,拜占庭帝国建立;查士丁尼时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 拜占庭帝国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查士丁尼法典》影响深远 |
阿拉伯帝国 | 632—1258年 | 622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权;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10世纪以后帝国四分五裂;1258年为蒙古汗国所灭 |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巨大 |
奥斯曼帝国 | 1299—1922年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帝国;16世纪后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17世纪后帝国逐渐走向衰落;1922年被凯末尔革命推翻 | 政教合一;控制传统商路,影响了东西方商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