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6538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6538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6538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套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6页。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新大象版第二单元《循环的水》测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要求:密封线内不允许答题;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湖泊水通过 进入大气。2.云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主要由 和 组成。3.自然界,许许多多的小水滴飘浮在 形成雾,飘浮在 形成云。(选填“高空”或“低空”)4.水滴的大小差异很大,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 万倍。5.空气中的水蒸气在 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在 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 0℃时)。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雨。6.在环境温度低于 时,如果空气中的 含量过高,就会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并形成 ,这就是霜。7.小水滴、小冰晶合并成大水滴、大冰晶后,在 作用下形成雨、 、 。8.大气中的 随着 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水汽输送”。9.水在自然界是 的,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10.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 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气”,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2.做雾的形成实验时,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热水造雾效果更好。( )3.雪是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 ( )4.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 )5.在模拟露和霜形成的实验中,选用金属桶的主要原因是金属材料不易破碎。 ( )6.露出现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冷,空气也比较潮湿。 ( )7.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水循环。 ( )8.雪山上的雪、冰川中的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 )9.土壤的颗粒实际上是由岩石中的矿物风化而成的。 ( )10.河床中鹅卵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雪的温度比形成雨的温度更低B.雨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本质都是水C.雨是降水,雪不是降水2.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B.雾是天上的云下降到山中形成的C.雾就是水蒸气3.当你把装有开水的盖子打开时,会发现盖子下凝结有很多小水珠,关于这些水珠的来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面的水烧开后溅上去的B.锅外面空气中的水渗进来的C.锅内的水蒸气凝结成的4.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 )。 A.雾 B.霜 C.露 5.下列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中,水从气态变成固态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6.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 )形成的。 A.泥沙沉积 B.海水冲刷 C.风力侵蚀 7.下列水循环排序正确的是(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B.云或雾→降水→地表水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8.“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描述的自然现象是( )。A.雾和云 B.露和霜 C.雨和雪 9.关于风化和侵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化是岩石搬运的过程B.风化的过程很快,侵蚀的过程很慢C.风化和侵蚀都会对岩石造成破坏10.2018年12月20日,云和县紧水滩引调工程开工。该工程把紧水滩水库的水由引水隧道引到云和县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 )。 A.蒸发蒸腾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结合生活经验,将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及形成原因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小冰晶)飘浮在高空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遇冷凝固成的冰晶霜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遇冷凝固成的冰晶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某科学小组做了“雨水侵蚀地表”的实验。他们先在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中用掺有少量沙粒、小石子的泥土堆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稍稍拍紧,然后用洒水壶持续在斜坡上洒水。1.该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用洒水壶洒水模拟的是 。(2分) 2.雨水降落到斜坡地形上,流水带走一部分 ,表面冲出一些细沟,有小石子露出来,水槽周围有泥点,流下来的水很 。像这样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作 。(6分)3.降雨后,( )最先被雨水冲走。(2分) A.小石子 B.泥土中的草根 C.泥土和沙粒 4.雨水和 会把地表的 带走,使土地受到 。(6分)六、综合分析题(共20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自然界中,水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6分)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2分)3.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的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两条)例如: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 、 。(4分)4.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图中的( )。(2分) A.① B.③ C.④ 5.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交换和物质转移 ③促进海陆间能量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6.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⑥代表的是( )。(2分) A.下渗 B.地下河 C.河流 7.图中①、③两个环节完成的是( )。(2分)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单元测试卷答案一、1.蒸发 2.小水滴 小冰晶 3.低空 高空 4.100C5.高空 云 高于 6.0℃ 水蒸气 小冰晶7.重力 雪 雹 8.水分 气流 9.循环流动10.搬运 侵蚀 二、1.对2.错 3.对4.对5.错 6.对7.对8.错 9.对10.错三、1.C 2.A 3.C 4.B 5.C 6.A 7.A 8.A 9.C 10.B四、五、1.降水 2.土壤 浑浊 径流 3.C 4.径流 土壤侵蚀六、1.气态 液态 固态 2.蒸发 凝结 3.水蒸发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 4.C 5.A 6.B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