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角度一读懂诗的题目,《残春旅舍》,《春日忆李白》,读懂诗的题目,角度四读注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 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2022全国乙】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4.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3.(3分)A4.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②本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
【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3分)A6.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8.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7.B8. 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
【课前导学】 自主阅读《新亮剑》240页“古代诗歌分类”246页-248页“古代诗歌理解鉴赏和解题的五大步骤”。在一轮复习本上归纳总结相关知识。
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 所以,读懂诗歌作为诗歌鉴赏的基础,至关重要。
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主要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揭示作品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 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军行》《山居秋暝》《赤壁怀古》
《石灰吟》《春江花月夜》
《过零丁洋》《次北固山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对点小练1: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咏素蝶诗》③《征人怨》 ④《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子孙湘); 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①交代了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对点小练1: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 ⑤《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⑥《阮郎归·西湖春暮》
①点明了时间(休暇日)②点明了事件(访王侍御) ③点明了事件结果(不遇)
①点明了地点(西湖)②点明了时令(暮春)
角度二 读懂诗家语,理解句意
古代诗歌,要借助非常简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颠倒语序、词性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成为读诗的难点。 ①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感到简洁明快。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以说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技巧的艺术效果。古代诗词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②颠倒语序 古代诗词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对正常语序进行变换,使其颠倒错位,增强表达效果。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1)主语后置。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2)宾语前置。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3)主宾换位。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4)定(状)中倒装。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浣女归竹轩,渔舟下莲动
莫使自眼枯,收汝泪纵横
③词性活用古代诗歌中一些字词词性的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所以,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例 指出下列诗句中词性活用的妙处。(2015•广东卷)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④.互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例 指出下列诗句中互文见义的妙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角度三 读意象、表情词语
1.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月亮”“鸿雁”是相思的代名词。“梧桐”“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用以表达美好的恋情。【注意】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 由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词的主旨。
2.诗词中有一些词语往往透露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抓住这些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也有助于读懂诗歌。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对点小练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空伫立。(1)题目提供信息:(2)翻译诗歌正文(3)读意象、表情词语:(4)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
点明了地点(淇上)、事件(送赵仙舟)、题材(送别诗)。
意象:“荒城”“天寒”“远山”“日暮”“长河”。表情词语:“笑”“泣”“伤离”“愁”。
相逢时的欢愉,离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⑤提供“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
对点小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游记。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气助词,无义。(1)题目提供信息: (2)注释暗示信息:
(3)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注释反映了诗人正处于闲居的状态,正文中提到了《离骚》,说明诗人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
“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物(独自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
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词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角度五 借助选择题
古典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题,选项信息含量很大,囊括了诗歌的情感、主旨、语言、表达技巧等各个方面的赏析,虽然其中有的选项设置了错误,但这些错误大多也只是细节上的。所以说,认真阅读选项会使考生在读懂诗歌方面获得莫大的帮助。当然由此带来的甄别选项的正误也对考生提出的巨大挑战。基于此,我们的做法是:读选项,通诗意,标敏感词。
(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题目提供信息:(2)看注释(3)翻译正文(4)看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题目提供信息:(2)看注释(3)翻译正文(4)看选择题
题材:赠别诗;赠别对象:友人郑炼;友人所到之地为襄阳。
①②③是词语的解释;注释④是对典故的解释,对于揣摩诗人的感情具有重要帮助。
(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由选项可知“戎马交驰际”是交代时代背景,“柴门老病身”是交代诗人自身处境。
由选项可知三、四句抒写了离别之情,但对“把君诗过日”的理解有误,此句意为“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不是“日后陪伴”,而是“现在正在拜读”。
(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对尾联的理解,由选项可推知“姓庞人”这个典故的意蕴
对诗歌整体风格的理解,由选项可初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角度六 找主语,读懂诗歌正文
点拨招式:诗歌的章法结构
1.“首”起奠基2.“颔”承上下3.“颈”转意连4.“尾”合全诗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对点小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1)题目提供信息:
(2)翻译诗歌正文
(3)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点明了作者的行程和地点:行船在吴淞江上。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野 歌 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4.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韩潮州愈① 【唐】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进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句。③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心曾与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B.颔联“隔岭”“出关”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烘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也包含了对二人同为奸佞构陷的慨叹。C.颈联写途中境况,乃想象之景。其中“峰悬驿路”写迢迢驿路盘旋峰峦而上,淡淡疏云,飘忽其间,极言路途之艰险。D.此诗落笔超逸,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4.前人评论此诗,认为尾联是照应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请结合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诗歌复习第一课 如何读懂诗歌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中的诗歌鉴赏,诗歌的体裁,古体诗,乐府诗,近体诗,诗歌的结构特点,二词的开头,三词的过片,四词的结尾,诗歌的语言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古代诗歌 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读懂诗歌六方向,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大意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情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