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学段中关于“数的运算”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本单元的估算教学内容体现了估算教学的新理念,改变了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主要结合数的四则运算进行估算教学,改为结合运用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从而将估算当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
1.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增强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问题的意识,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多是在前面学习的计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是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等情况的组合。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教学中应注意复习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内容的教学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但也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做具体要求。
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第一学段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这就要求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一方面,要创设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练习,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总结规律,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在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情景时,要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如果选择的数位不合适,即使估算的策略选择正确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需要在计算之前针对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单位。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卡。
口算:
30+20= 50+10= 10+20=
60-40= 50-10= 40-30=
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参考答案】 50 60 30 20 40 10
课件呈现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师:观察教材第9页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师: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预设 生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怎样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这就要用到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由情景图得出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安排一次春游,你想参加吗?
师:(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师:可是美丽的地方远离我们的学校,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师生商议选择交通工具。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一年级(1)班有35人,
一年级(2)班有34人,
二年级(1)班有39人,
二年级(2)班有44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车时将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
师:怎样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置身数学问题情景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一: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得出: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地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地表述出每种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
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逐步演示)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都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反思小结。
(1)反思:我们看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地把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拆分我们就不能口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拆分、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转化。
(2)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的。
(3)学了这些方法之后,你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让学生真正理解口算的方法,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景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教师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道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让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以及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等学习活动,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练习1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个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①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最后在组内交流汇报。
②集中汇报,指名说出口算的过程,并反馈订正。
2.口算比赛,看谁能全算对: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能全算对,教师巡视,注意对速度慢的学生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馈:请全做对的同学举手,教师给予表扬,同时对有错的学生给予鼓励。
(4)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3.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3题。
(1)情景创设:课件呈现第3题的情景图,先出现问题一:一位阿姨要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小闹钟,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4.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4题的主题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2)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叙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或表扬。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参考答案】 1.(1)35+36=71(张) (2)36+38=74(张) (3)如: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1+42=83(张) 2.47 59 66 78 54 40 72 78 3.83 4.61
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给学生一个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减少或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再通过两个情景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与问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练习2
完成《完全解读》相关习题。
1.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我们以前也经常用,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作业1
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2题。
作业2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时,我从实际情景入手,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在口算过程中,孩子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口算题所选择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我结合题目的特点交流口算的方法,孩子们对是否进位反应比较灵敏。然后让孩子们自己编写口算题目,由于对口算题型提高了敏感度,因而也减少了计算中的错误。
对于比较简单的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对于涉及进位的算式则出现了一些错误。口算采取的计算方法也比较集中在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上。
经过反复练习,同学们的计算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效果还是让我不大满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两方面: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安排不多,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这样,仅仅靠教材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口算方法不熟练,导致了在口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口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孩子在口算时过于急躁,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口算,见到题目就匆匆计算,导致方法错误。另外,做完题目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1.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形式的口算题目,组织一些口算比赛。
2.在口算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多交流、汇报口算算理。
计算37+35。
[名师点拨] 个位上的两个数字相加时,即7个一和5个一相加得1个十和2个一。十位上的两个数字相加时,即3个十和3个十相加得6个十。最后把两个结果合在一起就是7个十和2个一,即是72。
[解答] 37+35=72
【知识拓展】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也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对低年级计算教学进行了明显的改革,从使用的情况看,老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在计算教学中结合漂亮的图案、鲜艳的色彩,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形式灵活新颖都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但也有一部分老师反映新教材过于花哨,不够注重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认为计算教学课时明显减少,课堂上练习不够,担心学生的计算基础不够扎实。于是,有的老师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拿着新教材,用着老方法,一味地练习而轻视方法教学,忽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使计算成为一项机械技能。结果造成学生往往会因为畏惧计算而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教师不理解新教材的意图有直接关系。这种做法显然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不一致。如何把握好教材改革的趋势成为目前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针对低年级计算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教学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低年级计算教学内容改革的趋势。
1.进一步删减笔算内容,强调理解算理和合理地运用计算方法。
2.适当地分散处理计算教学内容。
3.低年级计算教学内容增加,课时减少。
4.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更适应学生的特点。
5.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估算,加强心算的灵活计算。
二、重视低年级计算教学的“三性”,采取合适的计算教学策略。
1.重视计算教学中的基础性。
(1)加强口算练习。
(2)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重视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情景性。
3.重视计算教学中的思考性。
(1)计算教学要加强估算。
(2)鼓励算法多样化。
(3)重视计算活动中的思考性训练。
口算——快心算
什么是口算?口算就是一边计算一边口说的运算。口算就是用脑计算,用口头叙述来记忆当时的结果。这种方法用于速算,常练有助于智力的提高,也成为如今的主流的计算方法,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口算熟练后有助于笔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什么是口算——快心算?它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既不用算盘,也不用手指,口算——快心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口算——快心算教材的编排和难度是紧扣小学数学大纲并与初中代数接轨,比小学教材更简便的一门速算,它简化了笔算,加强了口算,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小学生通过短时间培训后,计算多位数加、减、乘、除,不列竖式,直接可以写出答数。
“口算,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和“手脑算”。西安教师牛宏伟发明的快心算,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一定规则,对孩子进行加减乘除快速运算训练。“快心算”有助于提高孩子思维和行为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灵敏性,锻炼孩子眼、手、脑的同步快速反应,计算方法和中小学数学具有一致性,所以很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口算——快心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1.会算法。
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
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3.练速度。
速度训练,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
4.启智慧。
智力体操,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左右脑潜能,开发全脑。经过快心算的训练,学前孩子可以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
人教版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公示任务,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尝试新知, 合作探究,测评反馈,展示成果, 归纳小结, 课外实践,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