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长句作答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长句作答,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回顾,答案来源一教材,答案来源,答案来源二题干,命题方式的改变,长句描述题错因分析,答题分析思路,长句描述题提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例:(2020年山东卷T24,9分)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33字)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镉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
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66字)
题目总字数:383,答案总字数:153
答案: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概念——《必修三》P88,“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 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有机农业,依据是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教材原理+题干信息综合
分析全国卷高考题中长句子描述题的标准答案,就会发现,其实答案用词的出处一般两个,一是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原理等,二是命题者在描述题干时的信息。切记不说“心里话”。
比如“庄稼地里放稻草人”有什么生态学意义?
用“心里话”回答:吓唬鸟,产量高。(不得分)
用“教材语言”回答: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满分)
中 国 高 考 评 价 体 系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12月第1版)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高考内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
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这位科学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在“四层”的构建中,“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四层”紧密关联,构成有机整体,使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得到系统的体现。
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学科素养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培养形成,既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
四层——高考考查内容——学科素养
高考各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内容繁多,涉及的能力也比较广泛。为准确考核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高考评价体系将考查内容定位为应对生活实践、应对未来的学习或者高等教育的学习,聚焦于应对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情境中的问题时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即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确定应考查学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
学科素养在高考考查中的导向作用
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使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是高水平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层——高考考查内容——关键能力
从“四层”考查内容的外在显性效果看,关键能力也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将关键能力作为整个“四层”考查内容的重心,是推进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测量学的规律性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关键能力也有所差异、各有侧重。例如,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考查重点;对于自然科学类学科而言,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则是实践操作能力群中的考查重点。
关键能力是高考考查中的重点内容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之际,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第一方面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第二方面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第三方面是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根据高考的特征,高考评价体系将这三个方面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作为主要考查内容,以区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引导基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它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是应对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样,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
四层——高考考查内容——必备知识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原则,对于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而言,在知识领域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对知识组织方式的要求是:掌握并形成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机构,包括整体知识框架及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其中整体知识框架与基本事实以陈述性知识形态掌握并形成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语言或符号表达的知识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性质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节选)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节选)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高考生物学试题的命题方式正由以前的填空式作答改为问答式作答,增加了很多原因类试题,此类考题的数量和难度并且出现每年增大的趋势。其设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其机理是_______”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些试题分值大(2~6分)、难度高,对理解、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相关参考答案都是由几个长句子组成的,是获得高分的拦路虎。
Bilgical=bi+ lgical
2021年高考均分75.5
例:(2015全国卷II T29,节选)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组,其原因是______。
错误答案: ②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所以A组成熟最早。
标准答案: ②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
——缺乏原理,会而不全
例:(2021年武汉2月调考,节选)三峡库区因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消涨带进行逆向演替,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请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分析,退化生态系统的共同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标准答案: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食物链、食物网被破坏,营养结构变得简单②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受阻,信息传递受阻
错误答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即结构越复杂,功能越丰富,退化生态系统因物种减少,导致结构变简单,功能也随之减少(仅得1分)
——答非所问,会而不对
例:(2017年全国I卷T30,节选)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⑴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错误答案:密闭小室中CO2浓度有限,未达到甲乙两种植物的CO2补偿点,甲乙两种植物在该环境中由于CO2浓度有限,总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强度上升,使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
——思路混乱,无从下手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甲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AD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因果搭桥法”:首先审题,找出因和果,也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了什么现象,然后利用生物学知识顺序搭桥完整逻辑链条,类似于:“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
这一类试题的形式是给出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回答出现这些现象(或结果) 的原因。
(一)“现象—原因”类
解题思路:先在题干中找“起因”和“结果”,然后找“媒介”,顺推法或逆推法找出“媒介”——其来源于题干或者教材中相关知识
高考长句描述题常见类型
例:(2020年山东卷T24,(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
(2020年山东卷T21,(节选))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4)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由于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答案: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
因:干旱条件,果:光合速率降低
这一类试题的形式是不同事物间存在差异,先对结果进行判断,然后要求回答判断依据。
解题思路:一是在题干中找“起因”(因)和“结果指标”(果),二是找“媒介”,顺推法或逆推法找出“媒介”——其来源于题干或者教材中相关知识,注意体现出对比
(二)“差异—依据”类
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
随着光照强度减弱,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
标准答案: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2018年全国卷I T30,节选)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三)“结果—结论”类
这一类试题的形式是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要求由实验结果推导出实验结论。
一是在题干中找“处理条件”(因)和“实验结果”(果),二是分析本质,利用生物学原理等进行分析。找出题目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导致的,若有实验或探究目的,围绕目的作答。
(2016年全国卷I T30,节选)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自然光照、乙低光照、乙子代自然光照
甲、乙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乙子代与甲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标准答案: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甲、乙光合作用强度不同,由于环境(光照)引起的,而不是遗传物质引起的
(四)“结论—依据”类
这一类试题的多在遗传题中,先要求根据题干信息作出判断(如判断基因显隐性,基因的位置等),后写出判断依据 。
一是在题干中找“描述事实”(判断依据)也就是找出亲代、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及其比例,二是结合遗传相关知识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描述事实+生物学原理)
(2018年全国卷I T 32,节选)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无眼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1)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亲代:无眼雌蝇与有眼雄蝇
子代:雌雄个体中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分离
XAXa ⅹ XaY ↓XAXa XaXa XAY XaY
(2020年江苏卷T31,节选)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4)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_________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是__________。
标准答案:B 该菌株增殖速度快,单细胞蛋白产量高;降解脂肪能力强,净化效果好
(2)回归教材,全面熟悉教材内容时梳理各章节知识脉络,建构知识框架,把握知识要点,基础知识的扎实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前提。有时会直接考查教材原文。
(3)在平时长句描述题练习中充分利用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增强思维的逻辑性、答题的规范性。高考阅卷中主观题部分教师会寻找关键词,按“点”给分。
(4)保持细心、不犯低级错误。
(1)审题充分。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限定字词。
解答问题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①回答基本概念时宜“小”不宜“大”②回答基本结构时宜“细”不宜“粗”③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例:(2021湖北省七市(州)联考T24,节选)四川省凉山马边县大山顶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约345k㎡,大熊猫种群处于相对孤立的环境中,1992年普查时只有36只。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3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大熊猫比虎更容易生存的合理解释是 。
答案:大熊猫主要是植食性,处于第二营养级,比老虎所处营养级低,能获得相对较多的能量(3分,其它合理答案给分,要有营养级比较且从能量角度回答,缺少“能量角度”扣1分,没有比较不给分)
例(2021年山东卷T21 ,节选):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 O2与 CO2 竞争性结合 C5,O2与 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 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 SBS 溶液,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呼吸强度见下表。光合作用强度用固定的 CO2量表示,SBS 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1)光呼吸中 C5与 O2结合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中。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稻,突然停止光照,叶片 CO2释放量先增加后降低,CO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停止,产生的ATP、[H]减少,暗反应消耗的C5减少,C5与O2结合增加,产生的CO2增多(38字)
例(2021年山东卷T21,节选):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 O2与 CO2 竞争性结合 C5,O2与 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 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 SBS 溶液,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呼吸强度见下表。光合作用强度用固定的 CO2量表示,SBS 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2)与未喷施 SBS 溶液相比,喷施 100mg/L SBS 溶液的水稻叶片吸收和放出CO2量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据表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施 SBS溶液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增加,光呼吸释放的CO2减少,即叶片的CO2吸收量增加,释放量减少,此时,在更低的光照强度下,两者即可相等(64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长句表达(一)细胞代谢类大题突破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糖类等有机物,光照条件,遮阴程度,逻辑推理,科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长句表达的基本策略,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类型,概念表述类,原因分析类,常见的几种类型,措施思路类,过程表述类,方法突破,题型特点,解题策略,因果桥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0单元 长句表达(六) 生物技术与工程的概念、原理分析与应用,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0单元长句表达六生物技术与工程的概念原理分析与应用pptx、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0单元长句表达六生物技术与工程的概念原理分析与应用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