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说课课件ppt
展开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小说的创作背景;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手法及环境描写的运用。2.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体会作者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之情。3.体会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和夸张手法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一)童年(遗腹子、母亡、受继父虐待)(二)青少年(投奔贝西姨婆、成长过程)(三)成年(与朵拉结婚)(四)结局(成为作家,与艾妮斯结合)
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克莱拉被冷酷阴险的谋德斯通先生哄骗,改嫁给他。大卫遭到谋得斯通的虐待,被送进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结识了斯蒂福斯、特雷德尔等人。母亲去世后,谋德斯通霸占了科波菲尔家的财产,把大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层次,概括情节主要内容1-5段:“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6-23段:米考伯先生邀请“我”做他的房客。24-44段: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债,靠典当度日。45-51段:米考伯一家入住监狱。52-54段:“我”有了新的住所,米考伯先生度过最危急的关头;多年后回顾这一 段经历,“我”收获了丰富的人生感悟。
2.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记述了在童年时期在外谋生的经历
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著名小说家,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狄更斯出身于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着全家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全家人中只有他俩没有在狱中居住。1848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去世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生活;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不少地方就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但又并非生活实录)。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 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
本文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叙事视角上有什么特点?请你说说采用这一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①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②小说是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③“我”是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作者并不拘泥于描摹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去揣摩、想象,丰富了小说情节,交代出必要的内容。
大卫和他周围的大朋友们
1.节选部分:大卫遇到了哪些人?经历了哪些事?这一切对他的成长会有哪些影响?
昆宁先生:在他那里做了童工,这段经历会让他一辈子都觉得屈辱和不堪,给他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米考伯夫妇:这一家人给了他充分的信任,成为忘年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让大卫变成了一个善良、仁慈、热情的人;济贫院的女仆克莉基特:这使他在日后关爱孤儿,并逐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最终成为一个作家。
2.在大卫这段人生经历及成长中,米考伯先生一家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思考:米考伯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的? 请你从原文中找出并分析米考伯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第6段:“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什么都看不见的。”
长相滑稽、爱慕虚荣、讲究排场
第16段:“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米考伯先生详细给我介绍地址,设身处地地替“我”着想,多次“露出亲密的样子”。
善良、言谈幽默、说话爱拿腔拿调、迂腐
第21段: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只曲子。第32段:“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喜欢享受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滑稽可笑、爱慕虚荣、迂腐、喜好挥霍、盲目乐观的英国下层小人物的形象。但他贫穷却不甘落魄,寒酸却不失体面,处境困难却不忘真诚待人,命运悲惨却又乐观开朗的“末代绅士”。
“债多不愁,乐天知命”
米考伯主义: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但仁慈、开朗乐观,债多不愁、乐天知命。
第24段: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
第26段:“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第28段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让他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眼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第32段: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做过任何准备。
形象:表象与实际不一致,表现了米考伯太太的能力低下和不务实的思想态度。
作者通过对米考伯太太语言、外貌以及侧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善解人意、爱慕虚荣、能力低下与不务实际的人物形象。
4.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表示同情;对米考伯夫妇的盲目乐观、爱慕虚荣等思想态度给予善意的批评,并加以幽默的讽刺。
思考探究3.来到米考伯家后,“我”与米考伯一家人的关系如何?
与米考伯夫妇之间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谊
5.当童工后,结识米考伯一家的过程中“我”有什么成长变化吗?
充满抵触, 感到屈辱
内心孤独, 默默忍受痛苦
渴望得到建议、鼓励、帮助和支持
同情 痛苦加深
放下重压,平淡接受生活
从“我”的成长变化看出“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我”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对处于困境中的米考伯夫妇感到同情,愿意听米考伯太太的诉苦,愿意掏出自己的工资来帮助米考伯夫妇;乐于被米考伯太太指使去帮忙典当餐具;前去探视监狱中的米考伯先生,并租了附近的房子和他们共患难。(2)“我”积极进取,努力坚强。做童工虽然辛苦,但是都坚持下来了,并将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撰写成文,创造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克里克尔 梅尔 史蒂夫
艾格尼丝 威克菲尔希普
文中昆宁先生有什么作用?
①昆宁先生是“我”的雇主。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昆宁先生,“我”认识了米考伯一家,进而展开情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环境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作用:(1)从社会背景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交待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2)从自然环境本身:渲染气氛,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3)从人物角度:①心情暗示 体现人物内心活动 ②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4)从情节角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5)从主题角度: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6)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
体现工作环境的恶劣;烘托“我”绝望的心境;揭示英国童工制度的丑恶。
(24)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
展现米考伯一家的贫穷窘境;推动下文追债和入狱的情节发展;侧面突出米考伯先生的爱慕虚荣。
(46)在它附近会看到一个院子,穿过……就能看到一个监狱看守(48)生锈的炉栅上,一边放着一块砖头,免得烧煤太多
体现监狱环境的恶劣;侧面突出了“我”去探监的善良与真诚;强调“仁爱”的复归。
以大卫为代表的孤儿米考伯一家
以大卫为代表的孤儿的工作环境米考伯家里的环境监狱环境
大卫艰难的而又励志的成长经历
揭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表达了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本文节选部分描述了货行、米考伯家、监狱等环境。通过大卫这个孩子的眼睛来看周围的环境,揭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资本家为了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大量使用童工,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社会差异的悬殊而导致的尖锐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日益显现昭示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称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红与黑》标志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还有巴尔扎克、福楼拜、勃朗特姐妹、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马克·吐温、易卜生等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卫·科波菲尔》,前情提要,讲究排场爱慕虚荣,处境贫困爱慕虚荣,我的评价,故做文雅,他人的衬托,不切实际及时行乐,温和的讽刺,叙述的人称和视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阅读任务三小组分享,米考伯夫妇,阅读任务三,被遗弃成为童工,成为米考伯家的房客,社会也需要成长,社会风貌,生活场景,社会底层,小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