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同步+提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知识梳理】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在胶片(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照相机镜头的调节受照相机外形的限制,照相机胶片(感光元件)的位置不可调节,镜头的焦距也不可调节,为了使远、近的物体都能成像到胶片上,只能通过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来实现。由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当物体靠近照相机镜头时,物距缩小,需增大像距,但镜头位置可调节,故只能将镜头适当伸出,增大胶片(感光元件)到镜头的距离,此时像变大。反之,当物体远离照相机镜头时,应将镜头适当收缩,此时像缩小。二、眼球1.眼球的结构角膜:主要起到屏障作用,保护眼球内的内容物,以及对光线具有折射的作用瞳孔: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虹膜:用来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晶状体:透过光线并产生折射作用。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可以改变进入眼睛光线的折射方向。玻璃体: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它充满于眼球的内部视网膜:上面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感的视觉细胞,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觉神经:把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获取的光线信息传入大脑。巩膜: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2.眼球的成像原理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类似,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成像的。光线经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于是人们就能看到物体了。3.眼球的调节受眼球结构的限制,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为了使远、近的物体都能成像到视网膜上,只能通过调节晶状体和角膜的形状来实现。由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距很小,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睫状肌放松,使晶状体变薄,减弱光的偏折能力,使像向远离晶状体的方向移动直至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距变大,这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增强光的偏折能力,使像向靠近晶状体的方向移动直至视网膜上。 4.视力的缺陷与矫正(1)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向后移到视网膜上。因此,近视镜是凹透镜。 (2)远视眼(老花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因此,远视镜(老花镜)是凸透镜。 三、透镜的其他应用1.投影仪(1)投影仪原理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下面的盒是聚光器,盒中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地照射在置于盒面上的透明投影片上。盒面上方有一成像凸透镜,将投影片发出的光线折射后,经上方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改变光路后,成像在前面的屏幕上。 (2)投影仪的调节由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当需要使成像变大时,应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减小成像凸透镜与投影片的距离;反之,当需要使成像变小时,应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增大成像凸透镜与投影片的距离。2.放大镜(1)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2)放大镜的调节由凸透镜成虚像时遵循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当需要使成像变大时,应增大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反之,当需要使成像变小时,应减小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 【易错点】1.投影仪、照相机可调节的是物距和焦距,焦距不可调节。2.眼睛可调节的是透镜焦距和物距,像距不可调节。【规律总结】几种透镜应用的对比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u>2ff<u<2fu<f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透镜不动时的调节使像变大物体靠近相机,镜头伸出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使像变小物体远离相机,镜头收缩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节使像变大相机靠近物体,镜头伸出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使像变小相机远离物体,镜头收缩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颠倒放置。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典例分析】1.(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2022·山东肥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帆船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B.戴眼镜前帆船模糊的原因是帆船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C.小明的眼睛是远视眼D.小明应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3.(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B.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在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方便观看4.(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眼睛应对_________端向筒内观察像是否清楚。若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________拉。(填“里”或“外”)【思路小结】1.熟记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当不易通过规律直接分析时,可通过作图辅助分析。【精典训练】一、单选题1.(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向后退几步,镜头后缩 B.向前再走几步,镜头后缩C.把相机向上举高,镜头前伸 D.向地面蹲下,镜头前伸2.(2022·广西南宁·九年级期中)关于四种光学仪器镜头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像3.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4.(2022·山东淄博·中考二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呈黄色是因为吸收黄光B.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5.(2021·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6.(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凹面镜,主要是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近视眼能通过手术矫正,主要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D.显微镜显示的像太小时应该将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7.(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初中阶段是学生近视眼的高发期,在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小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胖的妈妈即不近视,又不远视,戴一个装饰用的平光镜(镜片即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小胖则是近视眼,他们四副眼镜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爸爸的眼镜是如图中的( )A. B. C. D.二、填空题9.(2022·福建厦门·八年级期中)如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镜头相当于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装置的成像原理与 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10.(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2013年12月8日,万众期待的首届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事隆重举行。题图是记者用照相机在起跑点拍摄到的画面,已知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该画面时物距应_______(填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所成的像是_______、缩小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11.(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作用;这个镜片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______(选填“老花眼镜片”或“近视眼镜片”)的基本结构相同。12.(2022·山东日照·八年级期末)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 凸透镜。三、实验题13.(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洁用凸透镜(相当于眼球)和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模拟出有某种眼疾的眼睛看近处物体S时的示意简图。(1)图1模拟的是 _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远视”)的成因;(2)图2模拟眼睛戴上A透镜(图中用粗线表示)后,S能在光屏上成像,其中,光线d是光线a经过A透镜后的折射光线;①A透镜是 ___________(选填“凸”、“凹”)透镜;②图2已画出光线c到达光屏的光路图,请画出光线d经过透镜后到达光屏的光路图;(3)通常把透镜焦距f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则Φ=___________(根据定义写出表达式),若某透镜焦度为2m-1,则其焦距f=___________m。
【典例分析】1.(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详解】AD.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正确,D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故选A。2.(2022·山东肥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帆船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B.戴眼镜前帆船模糊的原因是帆船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C.小明的眼睛是远视眼D.小明应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答案】D【详解】A.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CD.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因此观察到的远处帆船比较模糊;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因此小明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就比较清晰了。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3.(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B.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在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方便观看【答案】A【详解】ABC.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BC错误,A正确;D.屏幕表面比较粗糙,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故选A。4.(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眼睛应对_________端向筒内观察像是否清楚。若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________拉。(填“里”或“外”)【答案】 A 里【详解】[1]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而不是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2]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离透镜越远的物体通过透镜所生成的像离透镜越近,为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清楚地成在透明的纸上,应使透明纸向透镜靠拢一些,所以应该把B向里拉。【思路小结】1.熟记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当不易通过规律直接分析时,可通过作图辅助分析。【精典训练】一、单选题1.(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向后退几步,镜头后缩 B.向前再走几步,镜头后缩C.把相机向上举高,镜头前伸 D.向地面蹲下,镜头前伸【答案】A【详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并且像距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因此要使此时的像减小,就要使凸透镜逐渐的远离树木,即照相机远离树木,故应向后退几步,镜头后缩。故选A。2.(2022·广西南宁·九年级期中)关于四种光学仪器镜头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像【答案】A【详解】A.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答案】D【详解】AB.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故AB错误;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像距变大,即镜头前伸,同时物距应变小,即照相机应靠近被拍照的物体,故C错误;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D正确。故选D。4.(2022·山东淄博·中考二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呈黄色是因为吸收黄光B.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答案】B【详解】A.人脸不会发光,但会反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人脸呈黄色是因为人脸反射黄光,故A不符合题意;BCD.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u>2f时,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之外;摄像头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1·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答案】B【详解】A.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BD.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D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C错误。故选B。6.(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凹面镜,主要是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近视眼能通过手术矫正,主要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D.显微镜显示的像太小时应该将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答案】C【详解】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的是凸面镜,它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A错误;B.校园内安装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通过手术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显微镜显示的像太小时,可以采用减小物距的方法来增大所成的像,即应使物镜靠近物体,这是所成的实像变大,像距变大,该实像与目镜的距离变近,所以这时还应增大目镜与物镜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7.(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初中阶段是学生近视眼的高发期,在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B【详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①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③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小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胖的妈妈即不近视,又不远视,戴一个装饰用的平光镜(镜片即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小胖则是近视眼,他们四副眼镜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爸爸的眼镜是如图中的( )A. B. C. D.【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AB是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情况相符,所以AB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A所成的像要大于B所成的像,则A的凸度更大,可以矫正更大的近视眼,所以A是爷爷的眼镜,B是爸爸的眼镜;C是等大的像,则C是平光镜;D是缩小的像,是凹透镜。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9.(2022·福建厦门·八年级期中)如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镜头相当于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装置的成像原理与 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答案】 凸透镜 照相机【详解】[1]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镜头成像时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以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2]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10.(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2013年12月8日,万众期待的首届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事隆重举行。题图是记者用照相机在起跑点拍摄到的画面,已知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该画面时物距应_______(填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所成的像是_______、缩小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答案】 u>2f 倒立【详解】[1][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11.(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作用;这个镜片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______(选填“老花眼镜片”或“近视眼镜片”)的基本结构相同。【答案】 会聚 老花眼镜片【详解】[1][2]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它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一点,因此是凸透镜,生活中常见的老花眼镜片就属于凸透镜。12.(2022·山东日照·八年级期末)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 凸透镜。【答案】 放大 会聚 靠近【详解】[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则二倍焦距2f=2×10cm=20cm蜡烛在凸透镜前18cm处,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三、实验题13.(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洁用凸透镜(相当于眼球)和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模拟出有某种眼疾的眼睛看近处物体S时的示意简图。(1)图1模拟的是 _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远视”)的成因;(2)图2模拟眼睛戴上A透镜(图中用粗线表示)后,S能在光屏上成像,其中,光线d是光线a经过A透镜后的折射光线;①A透镜是 ___________(选填“凸”、“凹”)透镜;②图2已画出光线c到达光屏的光路图,请画出光线d经过透镜后到达光屏的光路图;(3)通常把透镜焦距f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则Φ=___________(根据定义写出表达式),若某透镜焦度为2m-1,则其焦距f=___________m。【答案】 远视 凸 0.5【详解】(1)[1]由图1可知,光线会聚到视网膜的后方,这应该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2)①[2]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弱,所以要配戴凸透镜。②[3]光线d经晶状体折射后,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答案所示。(3)[4][5]由题意可知,因为透镜焦距f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则,若某透镜焦度为2m-1,即解得,其焦距f=0.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眼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