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66106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一)
一、选择题
下图是2012~2030年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城镇建设区。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2.下列关于上述三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边界清晰明确
B.区域面积固定不变
C.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之间特征差异不明显
1.B 2.C [第1题,丘陵森林生态区应分布于丘陵地区,由图中丘陵分布可知,乙为丘陵森林生态区;由图可知,丙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长江沿岸生产生活便利,适宜建设城镇,故丙为城镇建设区。B项正确。第2题,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城镇建设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故区域面积不固定;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C项正确。]
下图为西藏自治区的四大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3.这四大区域划分的方法是( )
A.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划分
B.按照人文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划分
C.依据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
D.依据年降水量的大小划分
4.下列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
C.四大区域相互联系 D.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5.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的差异 B.纬度的差异
C.植被的差异 D.夏季风影响的差异
3.A 4.A 5.D [第3题,由图可知,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西藏地区的干湿度区域的划分,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为划分指标,符合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一致性划分的自然区域。第4题,图示四大区域属于自然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故没有明确的界线。第5题,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影响的差异。]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6~7题。
6.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7.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6.C 7.D [第6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项正确。读图可知,流域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水源地,B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项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行政中心呈点状,新垦区呈面状。]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8~9题。
8.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9.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8.A 9.D [第8题,据材料可知,地名常与地理环境有关,是地理要素的表现,所以,地名中的“河”代表水文;“梁”是黄土高原地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故“梁”代表地貌;“柳”是指柳树,故代表植被。第9题,据题干可知,甲、乙两地区地名中都有“河”“沟”“湾”出现,说明两地区地理环境曾经相似,均为河流较多的地区。但从图中可知,现在的乙地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安徽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10~11题。
10.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11.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0.D 11.C [第10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第11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13题。
甲 乙
1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3.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12.D 13.C [第12题,甲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贫乏;乙图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甲、乙两地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第13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经济特征”和“共同点”。A项中的热量不足属于自然条件;美国五大湖地区加工制造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料、燃料不足。]
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4~15题。
14.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14.D 15.B [第14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均受盛行西风影响,距离大西洋较近的东欧平原降水较西西伯利亚平原多,①对;两个平原北部皆濒临北冰洋,受北冰洋沿岸洋流的影响相近,②错;两个平原地势均南高北低,③错;盛行西风越过东欧平原后,受乌拉尔山脉阻挡,山脉西侧多地形雨,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盛行西风中水汽含量减少,加之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不易形成降水,④对。故选D。第15题,西西伯利亚平原虽然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由于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因而较北部干,B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因纬度低,蒸发量大,加上地势较高,因而沼泽分布少,A错误;气候干湿主要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影响,与河流流向关系不大,C错误;北冰洋纬度高,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其对沿岸地区的降水影响较小,D错误。]
二、综合题
16.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右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与苏北相比经济发展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第(2)题,由苏中地区的范围可知:与苏北相比,苏中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苏南和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第(3)题,评价类题目应注意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苏北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
[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
(3)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川凉山素有“小春城”和“月城”美誉,简述其形成原因。
(2)上海,是祖国的东方明珠,海派文化特色;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京派文化鲜明。试比较北京、上海两城市文化的主要差异。
城市 | 传统民居 | 戏曲 | 饮食文化 |
北京 |
| 京剧、京韵 大鼓 | 炸酱面、豆花 |
上海 | 弄堂、石库门 |
| 阳春面、五香豆 |
(3)桂林山水甲天下,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 第(1)题,“小春城”说明四季如春,冬不冷,夏不热,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角度分析。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月城”说明空气洁净度高,与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该地海拔较高,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所以空气洁净度高。第(2)题,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为四合院,上海地区的戏曲有沪剧和越剧等。第(3)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分布地区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保护旅游环境主要从增强意识、健全法规、减少排放、建设保护区等方面考虑。具体包括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等。
[答案] (1)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该地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
(2)四合院 沪剧、越剧
(3)流水侵蚀(溶蚀) 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说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点。
(3)比较两个三角洲农业生产。
| 黄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粮食作物 |
|
|
油料作物 |
|
|
耕地类型 |
|
|
[解析] 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点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
[答案] (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2)相同点:两地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都属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同点: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比较肥沃,但矿产资源贫乏。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盐碱化较严重;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3)
| 黄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粮食作物 | 小麦 | 水稻 |
油料作物 | 花生 | 油菜 |
耕地类型 | 旱地 | 水田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下图分别是小明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图(图1)和庵子景观图(图2)。
图1 图2
(1)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
(2)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
(3)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
[解析] 第(1)题,当地位于太行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地少,缺乏耕地,通过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增加耕地面积。同时该地降水较少,土壤资源也不够充足,石堰梯田可以节省土壤。当地采用石头修建梯田比传统土质梯田在结构上更加坚硬,保持水土能力更强。该地盛产石料,建设梯田可以就地取材。第(2)题,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与当地的地形、运输需求等有关。该地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修建公路难度大,汽车等交通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且当地运输产品主要为农产品,运量较小。驴的体型较小,负重爬坡能力强,养殖投入较少且易于饲养,运输成本较低。第(3)题,当地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在山上耕作往往早出晚归,其间难以回家,多就地休息或进餐。在突发天气状况来临时可躲避。
[答案] (1)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小;石堰固坡,有利于保持水土;石料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2)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以农产品运输为主,运量小;驴体型小,适应山区负重爬坡;驴子养殖投入小,运输成本低。
(3)遮阳、避风雨;临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