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3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三)
一、选择题
2019年5月23日,以“融通、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本届“韩国周”聚焦建设国家汽车制造中心,通过举办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中韩汽车产业交流合作对接会,中韩跨境电商合作论坛等活动,搭建中韩企业家的交流平台,扩大中韩企业的合作渠道。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 )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动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
2.下列关于汽车产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规律,正确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日本
B.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韩国
C.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
D.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
1.A 2.D [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2题,汽车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由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输往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其他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美国也向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3~5题。
3.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4.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下列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3.A 4.B 5.D [第3题,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选项正确。东部地区本来就没有能源资源优势,B选项错误;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量仍然比较大,C、D选项错误。第4题,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工荒,②④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少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①③错误。第5题,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A选项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少,排放污染物减少,环境压力减小,B选项错误;“西进运动”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选项错误;因工厂向西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选项正确。]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6~8题。
6.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推广抗旱农作物的种植 ④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下沉
8.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
A.水质好 B.工程量小
C.全线可以自流 D.输水量小
6.C 7.C 8.B [第6题,北方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减少耕地和耕地的灌溉面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此做法不可取。应推广种植抗旱农作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7题,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线的一些地区地势低平,天然排水条件较差,加上蒸发旺盛,如果东线方案使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第8题,南水北调东线可以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工程量小,但水质较差,在黄河以南地区需逐级提水。]
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距离市场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使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D.使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9.D 10.B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且距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地区)较近。第10题,“皖电东送”输送的是电能,这可以减小输入地火力发电量,减少废气排放,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
下表为世界某大河流域的数据统计表。据此回答11~12题。
流域面积 | 230万km2 |
鱼类数量 | 43种 |
草原 | 3% |
人口密度 | 1人/km2 |
耕地 | 2% |
农田灌溉 | 10% |
大城市 | 1座 |
已开发面积 | 1% |
水电站 | 2座 |
11.该河流域大城市仅一座,大城市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B.资源贫乏,缺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C.农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D.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12.根据表格数据推测,该河流域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B.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
C.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D.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11.A 12.D [第11题,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河流域人口密度很低,大城市只有一座。进而可得出该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发展,A对。农业规模较小,C错。流域内森林资源状况、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城市环境状况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判断,B、D不选。第12题,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符合时代发展要求,D对。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会破坏生态环境,A、C错。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不利于区域发展,B错。]
“湘欧快线”是指从湖南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中的一条线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湘欧快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据此完成13~15题。
13.制约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沿线风沙、暴雪等灾害频发
B.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较慢
C.横跨亚欧大陆,班列运行时间长
D.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
14.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 )
A.汽车、红酒、橄榄油
B.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
C.仪表、药品、手机配件
D.木材、瓷器、玉米
15.中欧班列的开通带给我国普通百姓的好处有( )
A.方便到欧洲旅行
B.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
C.提高经济收入
D.提供就业岗位
13.D 14.A 15.B [第13题,影响运输时间的因素主要为班列运行速度和口岸通关效率。中欧班列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第14题,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应该是来自欧洲的物品,如汽车、红酒、橄榄油,A选项正确;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手机配件、瓷器等应该是中欧班列输送欧洲的物品,B、C、D选项错误。第15题,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适合装运集装箱的快速货物编组列车,是货物运输,不能运人,A选项错误;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来自其他地区,故可以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B选项正确;中欧班列无法提高普通百姓经济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C、D选项错误。]
二、综合题
16.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近几年广东就有近万家企业转移至此,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下图为湘南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广东省大量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的原因。
(2)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试分析其对湘南地区的有利影响。
(3)近年来湘南地区各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你认为湘南地区的企业准入门槛包括哪些具体条件?
[解析] 第(1)题,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等方面对比分析即可。广东劳动力价格、地价均比湘南地区高,且矿产资源相对缺乏,故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湘南地区。第(2)题,产业转入会促进湘南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第(3)题,湘南地区最初承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湘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湘南地区准入的企业应该是环境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消耗少,占地较少的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湘南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有利于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和湖南省相比,广东省劳动力的价格更高,地价更高,矿产资源缺乏,生产成本更高,所以将产业转移到相邻的更有区位优势的湘南地区。
(2)促进湘南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加强区域的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3)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藏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4 3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西藏的天然饮用水近年来风生水起,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第一瓶矿泉水在拉萨问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西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等地为主的矿泉水生产格局,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几十家,并培育了“5100”“珠峰冰川”“圣地”“神水”“卓玛泉”等饮用水品牌。藏水北调属于“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工程的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是中线工程调水量的4倍,采用明渠输水。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评价“藏水北调”的条件。
(3)“藏水北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影响?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并联系影响工业的区位,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方面主要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从调水量、移民安置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则主要从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地理环境”,可从气候、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西藏饮用水天然无污染、品质优良;西藏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我国许多省份缺水,饮用水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产业规模初步形成;西藏交通条件改善等。
(2)有利条件:调水量大;移民少,安置费少,节省成本;可以利用地势使水自流;工程沿线可进行水电梯级开发,经济效益明显等。
不利条件:沿线经过高寒缺氧地区,给施工带来困难;沿线地区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破坏生态环境;沿线地区有多年冻土分布,施工难度大等。
(3)有利于改造西北地区的沙漠,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使西北地区的气候变湿润;使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流经我国的青藏高原,向南转弯流出我国之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该河段流经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下图是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首个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V”形峡谷的收口处,海拔约3 200 m,规划用途为发电,无航运、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
(1)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不同河段农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试比较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种类的差异。
(2)试评价藏木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
(3)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属于国际性河流,指出我国在对该河流上游的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 第(1)题,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高,农业地域类型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青稞等;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势较低,水热条件好,上游低山丘陵主要种植茶叶,下游平原种植黄麻和水稻等作物。第(2)题,水电站的建设对于当地来讲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可能会引发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第(3)题,对于国际性河流的开发,应该协调好上下游国家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共同开发,建立多层次的协商合作机制。
[答案] (1)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高,农业地域类型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青稞等作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形和水热条件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上游低山丘陵主要种植茶叶,下游平原种植黄麻和水稻。
(2)水电站的建设会增加就业机会,水电站建成后有利于增加西藏的电力供应,能够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易引发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3)我国在对国际性河流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注意对河流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与相关邻国建立多层次的协商合作机制,协调好上下游国家关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吉尔吉斯斯坦是上合组织重要成员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民族众多,人口约640万人,以农牧业为主,该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比较落后。
材料二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基本上不结冰,有“热湖”之称。
材料三 下图是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简图。
(1)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落后的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不结冰的主要原因。
(3)吉尔吉斯斯坦吸引我国企业开展矿业投资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据图可知该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联系不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第(2)题,据图可知,伊塞克湖北部、东部为山地,冬季山地阻挡了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据材料二“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可知,伊塞克湖盐度高,冰点较高,不易结冰;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湖面宽,深度大,湖泊水量大,冬季结冰慢。第(3)题,吉尔吉斯斯坦矿产资源丰富;是发展中国家,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政策优惠力度大,吸引我国企业开矿投资。第(4)题,“一带一路”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大量企业投资建厂,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的产业升级,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同时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收入增多;修建交通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开放程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体系。
[答案] (1)吉尔吉斯斯坦为内陆国家,以山地地形为主,对外联系不便;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2)冬季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南下;湖水为咸水,冰点较高;湖面宽、深度大,湖泊水量大,冬季结冰降温慢。
(3)矿产资源丰富;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政策优惠
(4)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开放程度,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