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


    考向04 ATP和酶

    1.(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 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可以水解,这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水解。
    【详解】
    A、1分子的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
    B、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错误;
    C、ATP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在合成酶的作用下ADP和磷酸吸收能量合成ATP,C错误;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的纽带就是ATP,D正确。
    故选D。



    1.细胞内ATP产生与消耗的生理过程及场所


    【易错点】 对ATP认识的4个误区
    点拨:(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可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
    (3)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只是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及时。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ATP与ADP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
    (4)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ATP转化为ADP又称为“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物质的水解也都需要消耗水。

    1.(2021·山东烟台期末)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DP与AT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相同
    B.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人在紧张时,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与ADP的产生速率难以保持动态平衡
    D.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也能催化ATP的水解
    【答案】D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ADP与AT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不同,A错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TP的合成消耗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B错误;人在紧张时,代谢加快,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度很快,但ATP的合成速率与ADP的产生速率依然保持动态平衡,C错误;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并将Ca2+运出细胞,D正确

    2.(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详解】
    A、 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不会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也不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错误;
    B、 酶具有高效性,故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正确;
    C、 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在一定pH范围内,随着pH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最适pH后,随pH增加,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
    D、 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将淀粉酶水解,则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D错误。
    故选B。

    1.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2.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试管编号
    1
    2
    注入可溶性
    淀粉溶液
    2 mL

    注入蔗糖溶解

    2 mL
    注入新鲜的
    淀粉酶溶液
    2 mL
    2 mL
    60 ℃水浴保温5 min
    新配制的
    斐林试剂
    2 mL
    2 mL
    沸水浴煮沸1 min


    实验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
    没有砖红色沉淀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淀粉酶水解。本实验设计思路是探究同一种酶是否能催化不同底物水解。
    (2)上述实验中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而蔗糖分子无论是否被水解都不会使碘液变色。

    教材中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的物质归纳



    【易错点1】 有关酶的常考易错点
    点拨:
    项目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化学
    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合成
    原料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合成
    场所
    核糖体或细胞核等
    核糖体
    生理
    功能
    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来源于食物
    作用
    场所
    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易错点2】 混淆“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活性”
    点拨:(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2.(2022·百师联盟开学联考)在催化化学反应时,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下保存酶是因为低温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降低酶活性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选择的反应物最好是过氧化氢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温度适宜条件下,酶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而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低温条件不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故酶适合在低温下保存,A错误;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无论蔗糖是否分解,均不能与碘液反应,故不能利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分解,C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D错误。

    3.(2022·广东·高考真题)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9
    +
    90
    38

    9
    +
    70
    88

    9
    -
    70
    0

    7
    +
    70
    58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
    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降解率越高说明酶活性越高,故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需要添加CaCl2,温度为70℃。
    【详解】
    A、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
    B、分析①②变量可知,pH均为9,都添加了CaCl2,温度分别为90℃、70℃,故自变量为温度,B正确;
    C、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但由于温度梯度、pH梯度较大,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9,C错误;
    D、该实验的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要确定该酶能否水解其他反应物还需补充实验,D正确。
    故选C。

    提醒1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定要让反应物和酶在各自所需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再进行混合。
    ②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检测试剂不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因为斐林试剂需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会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用H2O2作反应物,因为H2O2易分解,加热条件下其分解会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增加,并不能准确反映酶活性的变化。
    提醒2 ①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调pH,然后再将反应物与酶混合,否则反应物会在未调节好pH的情况下就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另外,本实验中也可将过氧化氢酶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调至同一pH再混合,以保证反应开始便达到预设pH。
    ②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用斐林试剂作指示剂,因为盐酸会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使斐林试剂失去作用。
    ③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采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反应,因为用作鉴定试剂的碘液会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使碘与淀粉生成蓝色络合物的机会大大减少,而且在酸性条件下淀粉也会被水解,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

    【易错点】 酶的探究实验的4个误区
    点拨:(1)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3)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宜先保证酶的最适温度(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和反应物的pH调至实验要求的pH后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
    (4)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本身分解也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3.(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预测)脲酶是一种能使尿素分解成NH3和CO2的蛋白酶。如图表示pH对两种脲酶的相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酶活性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来测定
    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C.在植物刀豆脲酶和海洋细菌脲酶的最适pH条件下,两种酶的相对酶活性均最高
    D.若将pH从13下降到8,推测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先下降后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pH为7.4时,刀豆中脲酶的活性最高,pH为8.4时,海洋细菌中脲酶的活性最高。
    【详解】
    A、相对酶活性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以测定反应速率代表其相对活性,A正确;
    B、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pH和脲酶种类,因变量为脲酶的相对酶活性,B正确;
    C、在最适pH条件下,两种酶的相对酶活性均最高,C正确;
    D、pH为13时,海洋细菌脲酶已经失活,若将pH从13下降到8,其酶活性不变,D错误。
    故选D。

    1.下列关于ATP和A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水解过程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ATP含三个磷酸键,其中有两个是高能磷酸键
    C.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提供能量
    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上增加三个磷酸基团可生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
    A、细胞中的放能反应往往伴随ATP的合成,吸能反应由ATP提供能量,故伴随ATP的水解,A错误;
    B、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正确;
    C、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C错误;
    D、腺苷上增加三个磷酸基团可生成ATP,D错误。
    故选B。
    2.“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它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下列关于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驱动
    B.叶片和蚱蜢的细胞都具有ATP这种能量“货币”
    C.叶片和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分别来自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D.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详解】
    A、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能量驱动,A正确;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都具有ATP这种能量“货币”,B正确;
    C、叶片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可来自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只来自于细胞呼吸,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几乎都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D正确。
    故选C。
    3.核苷酸在降解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磷酸和核苷(五碳糖和碱基构成),细胞有时会利用现成的碱基或核苷重新合成核苷酸,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节省能量,现在有以下两步反应。
    胞嘧啶+1-磷酸核糖胞嘧啶核苷+Pi
    胞嘧啶核苷+ATP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ADP
    请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胞嘧啶核苷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
    B.胞嘧啶核苷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吸能反应
    C.第二步反应式的生成物中少了一个Pi
    D.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
    A、胞嘧啶核苷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胞嘧啶核苷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过程中伴随着ATP的水解,因此该反应是吸能反应,B正确;
    C、第二步反应式中,ATP水解产生的Pi 转移给了胞嘧啶核苷,故生成物中没有Pi,C错误;
    D、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4.某小组为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B.t1之前,若A组温度提高20℃,酶催化反应速率会提高
    C.t3时,向B组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产物浓度可能不变
    D.t1之后,C组酶失去活性,降低温度,产物浓度会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2、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3、据图分析可知,在4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由于温度过高,t1时酶已失活。
    【详解】
    A、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A正确;
    B、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2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B正确;
    C、t3时B组反应已经结束,因此向B组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产物浓度可能不变,C正确;
    D、C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知,在时间t1后,产物浓度不再改变,高温下酶已经失活,若此时降低温度,产物浓度不会增加,D错误。
    故选D。
    5.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
    C.要验证该酶具有高效性,应设置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
    D.可用斐林试剂来鉴定麦芽糖酶对麦芽糖的催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
    A、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和反应底物b专一性结合使b分解为c和d,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
    B、因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f点的催化速率都降低,下移,B正确;
    C、酶催化具有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而得出,因此应设置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C正确;
    D、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故无法用斐林试剂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了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D错误。
    故选D。
    6.在生物体内,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可能含有D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生物体内的酶都能与双缩服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消化酶的合成与分泌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DNA,都可发生DNA复制,因此都可能含有DNA聚合酶,A正确;
    B、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将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在正在合成的子链上;DNA连接酶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到一起,B正确;
    C、生物体内的酶少数是RNA,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为RNA中无肽键,C错误;
    D、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及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故选C。
    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以淀粉和蔗糖为底物的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B.在探究pH对H2O2酶活性影响的定量实验中,可以仅使用一套实验装置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选择淀粉作为底物,温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选择H2O2作为底物,并能通过直接观察气泡产生快慢作为检测指标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
    A、碘液不与蔗糖反应,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因此不能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A错误;
    B、在探究pH对H2O2酶活性影响的定量实验中,可以仅使用一套实验装置,清洗后再换用不同的pH缓冲液,B正确;
    C、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受pH的影响较大,不适宜用来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C错误;
    D、H2O2本身分解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D错误。
    故选B。
    8.酶抑制剂有两类,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常温、常压、中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B.改变底物的量对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均无影响
    C.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降低酶本身的活性来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D.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
    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即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不一定是中性,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酸性,A错误;
    B、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改变底物的量对该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无影响,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改变底物的量,底物与酶结合的机会发生改变,从而使竞争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发生改变,B错误;
    C、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对酶本身的活性没有影响,C错误;
    D、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D正确。
    故选D。
    9.美国科学家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的研究中发现,一段DNA转录产物可以将mRNA切断加工,也能够在特定位点切断RNA,使得它失去活性。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核酶。真核生物的mRNA 3'末端都有由100~200个A组成的Poly(A)尾。Poly(A)尾不是由DNA编码的,而是转录后的前mRNA 以ATP为前体,由RNA末端腺苷酸转移酶,即Poly(A)聚合酶催化聚合到3'末端,如果不能及时合成Poly(A)尾巴,mRNA则不能在细胞质中被检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酶的化学本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核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核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
    D.Poly(A)尾很可能用于增强mRNA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核酶降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详解】
    A、从题中可知,核酶是基因转录的产物,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
    B、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从题干可知,该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C正确;
    D、Poly(A)尾可避免mRNA在细胞中受到核酶降解,增强mRNA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10.鸡肠道脂防酶的活性反映了鸡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山楂叶黄酮是从山植叶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成分, 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脂肪独度下,山楂叶黄酮对鸡肠道脂肪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 ,脂肪浓度会影响鸡肠道脂肪酶的活性
    B.对照组酶促反应速率不再上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脂肪浓度
    C.实验的自变量为山楂叶黄酮,实验中pH为脂肪酶的最适pH
    D.图示结果可说明山楂叶黄酮对鸡肠道脂肪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
    A、就脂肪酶来说,脂肪为其催化作用的底物,底物浓度不影响酶活性,只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A错误;
    B、对照组和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不再上升的主要原因都是酶量有限,B错误;
    C、从图中可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山楂叶黄酮和脂肪浓度,实验中pH为无关变量,应为脂肪酶的最适pH,C错误;
    D、图中加入山楂叶黄酮的一组(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山楂叶黄酮对鸡肠道脂肪酶活性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酶促反应速率曲线图为情境,考查酶相关实验的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1.如图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并编号为①②③组,分别放置于0℃、30℃、60℃水浴,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1mL温度分别为0℃、30℃、50℃的等量唾液淀粉酶溶液,各组温度保持5min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无法确定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B.碘液的体积是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C.将①组的温度升高至30℃后蓝色变浅至消失
    D.可以在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混合后再控制相应温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 (pH)前,随着温度(pH) 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 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 (pH)后,随着温度(pH) 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
    A、由于本实验的温度梯度设置过大,无法确定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影响酶活性,所以温度是自变量,所以该实验碘液的体积是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低温不会使唾液淀粉酶变性,适当升高温度后,酶活性升高,所以将①组的温度升高至30℃后蓝色变浅至消失,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影响酶活性,所以温度是自变量,应该控制好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温度再混合,D错误。
    故选D。
    2.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7的试管中的淀粉水解速率仅与淀粉酶活性有关
    B.pH为3和7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结构相同
    C.将pH=13的试管中的pH调至7后继续实验1h,则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
    D.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1h后淀粉的剩余量。
    【详解】
    A、淀粉的水解速率与酶的含量、淀粉酶的活性、反应温度、pH等条件有关,A错误;
    B、酶的空间结构受pH影响,在最适pH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最稳定,活性最强,故在pH为7时,酶的结构比pH为3时稳定,在这两种pH条件下,淀粉酶的结构不同,B错误;
    C、由图可知,pH=13时,淀粉的剩余量与初始量相同,淀粉未被分解,说明淀粉酶已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调为7,反应速率不变,仍为0,因此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C正确;
    D、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底物复合物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因此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发生的改变是可逆的,D错误。
    故选C。
    3.电一次放电的电压可达300~500V,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电风的电能是细胞内ATP水解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而成的,而ATP中储存的能量是电细胞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下列关于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水解形成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还可用于放能反应
    B.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不能由磷酸提供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生物体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
    2、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储存到ATP中。
    【详解】
    A、ATP水解形成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A错误;
    B、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能,不是来自磷酸,B正确;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
    D、生物体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反映了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D正确。
    故选A。
    4.人体内的核酸类物质主要是自身合成的,有“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条途径。例如,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肝脏(其次在小肠和胸腺)的细胞内液中,通过利用一些简单的前体物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逐步合成;而“补救合成”途径则可以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利用分解代谢产生的自由嘌呤碱或利用吸收来的核苷等物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补救合成”可以减少细胞中能量及氨基酸的消耗
    B.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来研究“从头合成”的过程
    C.RNA分解产生的核糖主要为细胞提供能量
    D.细菌中RNA被白细胞分解后的某些产物可用于ATP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RNA水解产物是核糖核苷酸,RNA彻底水解是核糖、含氮碱基、磷酸。ATP和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核糖可作为合成ATP和RNA的原料。
    【详解】
    A、“补救合成”途径利用分解代谢产生的自由嘌呤碱或利用吸收来的核苷等物质合成,可以减少细胞中能量及氨基酸的消耗,A正确;
    B、同位素标记技术可追踪同位素在某个化学反应、代谢通路、或细胞定位中的路径和去向,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来研究“从头合成”的过程,B正确;
    C、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核糖、磷酸、含氮碱基,细菌中RNA被白细胞分解后的某些产物(如核糖)可用于ATP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5.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分子ATP水解后可得1分子腺苷、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比值会有所下降
    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于维持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
    A、1分子ATP初步水解可得到一分子ADP和一分子磷酸,ATP彻底水解后得到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A错误;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
    C、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A。
    6.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酶变性失活时,其空间结构才会发生改变。
    B.酶和 ATP 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
    C.酶的水解需要 ATP 供能, 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催化
    D.竞争性抑制剂含有与底物相似结构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结合改变不等于破坏,如载体蛋白与运输物结合、酶与底物结合等,结构都会发生改变,但是是可逆的,而高温、强酸强碱可能会让蛋白质变性失活,该种结构改变是不可逆的。
    【详解】
    A、酶与底物结合,其空间结构也会改变,A错误;
    B、酶、ATP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但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ATP水解后释放能量,B错误;
    C、酶的水解不需要ATP供能,ATP水解是需要ATP水解酶的催化,C错误;
    D、竞争性抑制剂含有与底物相似结构,因此会与底物一起去竞争酶,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D。
    7.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利用上述原理,ATP荧光检测仪可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来估测样品中细菌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水解为荧光素提供能量时,其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断裂
    B.荧光检测仪中含有细菌裂解剂,能释放细菌细胞的ATP
    C.荧光素氧化发出荧光的过程涉及化学能到光能的能量转换
    D.一般情况下,样品中细菌越多,测得的发光值越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详解】
    A、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比较容易断裂,释放能量,为荧光素提供能量,A正确;
    B、正常情况下ATP存在于细胞中,不能为荧光素提供能量,因此荧光检测仪中应含有细菌裂解剂,裂解细菌然后释放细菌细胞的ATP,B正确;
    C、荧光素氧化发出荧光的过程涉及ATP水解,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C正确;
    D、生物活细胞中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荧光的强度反映出细菌的数量,样品中细菌越多,测得的发光值越大,D错误。
    故选D。
    8.漆酶在降解染料、造纸、食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温度梯度都为10℃,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漆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将纯化后的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1h后,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酶活性)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漆酶不宜在低温下保存
    B.漆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其结构会被破坏
    C.在一定范围内,漆酶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D.酶的最适温度测定和温度稳定性测定所用pH条件均应为该酶的最适pH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
    【详解】
    A、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可知漆酶宜在低温下保存,A错误;
    B、由左图可知,漆酶的最适温度是60°C,由右图可知,在最适温度60°C时,漆酶的相对活性为0,说明漆酶的结构会被破坏,B正确;
    C、由右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漆酶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正确;
    D、该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酶的最适温度测定和温度稳定性测定所用pH条件均应为该酶的最适pH,D正确。
    故选A。
    9.哺乳动物断奶后,乳糖酶数量逐渐减少。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食用家畜的乳汁,成年人体内乳糖酶含量明显增加,而少数人不能产生乳糖酶,被称为“乳糖不耐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道里其他酶不能分解乳糖,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
    B.乳糖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能够为乳糖的分解提供活化能
    C.人体内的乳糖酶催化乳糖氧化分解为两分子葡萄糖
    D.开始食用家畜乳汁后,人体内乳糖酶含量明显增加与有关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酶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
    A、消化道里其他酶不能分解乳糖,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错误;
    B、乳糖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能够更明显地降低乳糖分解过程的活化能,B错误;
    C、人体内的乳糖酶催化乳糖氧化分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C错误;
    D、开始食用家畜乳汁后,人体内乳糖酶含量明显增加是人类进化的表现,其实质是有关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D。
    10.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c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高,穗发芽率越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增大,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     0.5mL蒸馏水     高     延长
    (2)     β-淀粉酶失活     深于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的颜色,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
    (1)
    步骤①中加入C后,显色最深,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说明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其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该试管内比白粒管内的蓝色深,淀粉分解少。因题干中说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高,穗发芽率越高。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增大,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剩余淀粉量不变),则保温时间应延长。
    (2)
    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Ⅰ组使α-淀粉酶失活,Ⅱ组作为对照x方法可以破坏β-淀粉酶,使β­淀粉酶失活;α­淀粉酶失活后,只剩下了β-淀粉酶,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如果坏β-淀粉酶,只剩下α­淀粉酶,如果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说一组使明其剩余的淀粉多,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组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蛋白质组分
    +

    +

    +
    低浓度Mg2+
    +
    +
    +


    高浓度Mg2+



    +
    +
    产物
    +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组分、Mg2+的浓度,因变量是有没有产物生成,底物为无关变量。第①组为正常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组均为实验组。
    【详解】
    A、第①组中,酶P在低浓度Mg2+条件,有产物生成,说明酶P在该条件下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
    BD、 第③组和第⑤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蛋白质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无论是高浓度Mg2+条件下还是低浓度Mg2+条件下,两组均没有产物生成,说明蛋白质组分无催化活性,BD错误;
    C、第②组和第④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RNA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第④组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有产物生成,第②组在低浓度Mg2+条件下,没有产物生成,说明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C正确。
    故选C。
    2.(2022·湖南·高考真题)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
    B.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
    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起到去污的效果。
    【详解】
    A、由题“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可知,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A正确;
    B、由图可知,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由天然状态变为部分解折叠,部分解折叠的碱性蛋白酶降温后可恢复到天然状态,因此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可逆的 ,B错误;
    C、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而且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会降低碱性蛋白酶的洗涤剂去污效果,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C正确;
    D、酶具有高效性,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有效地清除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渍,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B。
    3. (2021·6浙江月选考)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交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熟马铃薯块茎中酶已经失活,用其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不相同,A错误;
    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量,在酶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与底物混合,以保证反应pH为预设pH,B正确;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C错误;
    D、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作为自变量,而本尼迪特试剂检验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温度,影响实验结果,故不能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D错误。
    故选B。
    4.(2021海南)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
    B.在t1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时所需时间不同
    D.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反应时间该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
    【答案】D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在图示温度实验范围内,5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60℃时,在40℃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详解】
    A、据图可知,该酶在70℃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故该酶可以耐受一定的高温,A正确;
    B、据图可知,在t1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为40℃<<50℃<60℃<70℃,B正确;
    C、由题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曲线变平缓)时所需时间不同,其中70℃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反应速率时间最短,C正确;
    D、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内该酶的反应速率可能相同,如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曲线平缓)之后的反应速率相同,D错误。
    故选D。
    5.(2021海南)研究发现,人体内某种酶的主要作用是切割、分解细胞膜上的“废物蛋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空间结构由氨基酸的种类决定
    B.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过程中发生肽键断裂
    D.“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
    【答案】A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B正确;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肽键断裂,C正确;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D正确。
    故选A。
    6.(2021海南)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答案】B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
    B、根据题意“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C错误;
    D、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故选B。
    7.(2021北京)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含有C、H、O、N、P B. 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 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 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中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为A-P~P~P。
    【详解】A、ATP中含有腺嘌呤、核糖与磷酸基团,故元素组成为C、H、O、N、P,A正确;
    B、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ATP,B错误;
    C、ATP合成过程中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
    D、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8.(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B
    【分析】
    分析图形,在信号的刺激下,蛋白激酶催化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蛋白磷酸酶又能催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形成去磷酸化的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恢复。
    【详解】
    A、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来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体现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如果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将会使该位点无法磷酸化,进而影响细胞信号的传递,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而ATP为其提供了磷酸基团和能量,从而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正确;
    D、温度会影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D正确。
    故选B。
    9.(2021湖北)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蒸馏水,酶A溶液,甲物质溶液,物质溶液,透析袋(人工合成半透膜),试管,烧杯等为了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抑制作用类型,提出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请完善该实验设计思路,并写出实验预期结果。
    (1)实验设计思路
    取___________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2)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出现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①: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②: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③: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④: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
    【答案】(1) ①. 2 ②. 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
    (2) ①. 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前酶的活性高 ②. 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 ③. 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 ④. 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则实验的自变量为甲乙物质的有无,因变量为酶A的活性,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
    取2支试管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一致原则);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小问2详解】
    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和物质乙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但作用机理未知,且透析前有物质甲和乙的作用,透析后无物质甲和物质乙的作用,前后对照可推测两种物质的作用机理,可能的情况有:
    ①若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则酶的活性能恢复,故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前酶的活性高。
    ②若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则两组中酶的活性均不能恢复,故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
    ③若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则甲组中活性可以恢复,而乙组不能恢复,故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
    ④若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则则甲组中活性不能恢复,而乙组能恢复,故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实验,重点是考查影响酶活性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准确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进而分析作答。

    相关试卷

    考向04 ATP和酶-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向04 ATP和酶-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向04ATP和酶-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考向04ATP和酶-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04《ATP和酶》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04《ATP和酶》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04《ATP和酶》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04《ATP和酶》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04《ATP和酶》全能卷(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