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采用斜面实验便于小球运动位移的测量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C. v1=2m/s、v2=-3m/s,v1>v2 D. -10℃比5℃的温度低
3.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路程 B. 速度 C. 时间 D. 质量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下列对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 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D.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反
5. 如图,从高出地面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取向上为正,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整个过程的位移为
B. 小球整个过程的路程为
C. 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球下降过程比上升过程的速度变化快
6. 水平面固定有若干相同木块,并排且紧靠在一起,一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入射穿过第12个木块后速度变为零。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且在各木块中受到的阻力相同。那么该子弹穿过第9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是用某监测系统每隔2.5 s拍摄火箭起始加速阶段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现在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你估算火箭的加速度a和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相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 )
A. 8m/s2 20m/s B. 4m/s2 42m/s
C. 4m/s2 20m/s D. 8m/s2 42m/s
8. 甲、乙两汽车在两条平行且平直的车道上行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甲、乙第一次并排,则( )
A. t=4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 B. t=6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
C. t=10s时刻两车第三次并排 D. 前10s内两车间距离的最大值为12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物体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
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10. 下图是一款手机APP记录某人跑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跑步过程中人的运动快慢时可以把人看作质点
B. 图中的“5.75公里”表示此人运动的总位移大小
C. 图中的“”表示此人跑完全程所用的总时间,结合图中的其它数据,可以计算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 图中“5'54''”表示跑步过程中平均每公里的耗时,它能反映出此人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11. 下列对加速度的定义式a=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与时间Δt成反比
B. 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D. 加速度a大小决定于速度变化率
12. 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反
B. 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 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D. 两球在t=8s时相遇
三、实验题,共26分
13.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则小车通过B点时速度是_______m/s,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_m/s,由这两点的速度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4. 某同学为了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以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面;打点时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34分
15. 如图所示为一平直的轨道,t1=0时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以2m/s的速度出发向右运动,t2=2s时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0,然后滑块立即由B点向左运动,t3=4s时到达C点,此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4m/s,已知CA=AB=8m,取向右为正方向。求:
(1)t1-t3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
(2)t1-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
(3)t2-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
16. 小轿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经后司机才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启动时加速度为。
(1)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
(2)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区间不超过,则国庆期间小轿车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
17.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的时间通过了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g取,问:
(1)雨滴落地的速度大小;
(2)雨滴落地前最后内的位移大小;
(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
18.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与45s~75s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3)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采用斜面实验便于小球运动位移的测量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故AB错误;
CD.由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并不是落体运动,所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外推所得到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C. v1=2m/s、v2=-3m/s,v1>v2 D. -10℃比5℃的温度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B正确;
C.-3m/s的速度比2m/s的速度大,因为正负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故C错误;
D.-10℃比5℃的温度低,温度的正负代表高低,故D正确。
本题选错的,故选C。
3.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路程 B. 速度 C. 时间 D. 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路程、时间和质量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而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故选B。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下列对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 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D.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D.甲、乙的加速度一正一负,正负表示方向,说明二者加速度方向相反,但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故AD错误;
B.依题意知甲、乙的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方向相同,故B错误;
C.甲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乙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5. 如图,从高出地面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取向上为正,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整个过程的位移为
B. 小球整个过程的路程为
C. 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球下降过程比上升过程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球整个过程的位移为
故A错误;
B.小球整个过程的路程为
故B错误;
C.小球上升过程的时间设为t,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则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重力加速度,所以小球下降过程和上升过程的速度变化一样快。故D错误。
故选C。
6. 水平面固定有若干相同木块,并排且紧靠在一起,一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入射穿过第12个木块后速度变为零。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且在各木块中受到的阻力相同。那么该子弹穿过第9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穿过第12个木块与穿过第11个木块与穿过第10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设以上比例中的单位时间为t0,则总时间
该子弹穿过第9个木块所用的时间
故选B。
7. 如图所示是用某监测系统每隔2.5 s拍摄火箭起始加速阶段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现在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你估算火箭的加速度a和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相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 )
A. 8m/s2 20m/s B. 4m/s2 42m/s
C. 4m/s2 20m/s D. 8m/s2 4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在第一个2.5s内,火箭位移约
在第二个2.5s内,火箭位移约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位移差表达式可得
可得火箭加速度约为
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甲、乙两汽车在两条平行且平直的车道上行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甲、乙第一次并排,则( )
A. t=4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 B. t=6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
C. t=10s时刻两车第三次并排 D. 前10s内两车间距离的最大值为12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由图像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前8s内,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说明t=8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故AB错误;
C.两车第二次并排后,设经过时间两车第三次并排,由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乙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
有
即
解得
两车恰好在乙速度为零时第三次并排,第三次两车并排的时刻为t=10s,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前10s内两车在t=4s时刻两车距离最大(图像上左侧的梯形面积),
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物体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
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体速度变化很大,若所用时间较长,则加速度可能很小,选项A正确;
B.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例如火箭将要发射时,选项B正确;
C.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选项C正确;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仍会增加,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0. 下图是一款手机APP记录的某人跑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跑步过程中人的运动快慢时可以把人看作质点
B. 图中的“5.75公里”表示此人运动的总位移大小
C. 图中的“”表示此人跑完全程所用的总时间,结合图中的其它数据,可以计算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 图中的“5'54''”表示跑步过程中平均每公里的耗时,它能反映出此人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研究跑步过程中人的运动快慢时,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人看作质点,故A正确;
B.图中的“5.75公里”是人运动轨迹的长度,轨迹是曲线,所以表示的是此人运动的总路程大小,故B错误;
C.图中的“”表示此人跑完全程所用的总时间,结合图中的路程,可以计算出他全程的平均速率,但由于不知道位移大小,所以不能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图中“5'54''”表示跑步过程中平均每公里的耗时,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它能反映出此人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故D正确。
故选AD。
11. 下列对加速度定义式a=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与时间Δt成反比
B. 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D. 加速度a的大小决定于速度变化率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A.加速度a等于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时间Δt的比值,但是与速度的变化量以及时间均无关 ,选项A错误;
B.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选项B正确;
C.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
D.加速度a的大小决定于速度变化率,选项D正确。
故选BCD。
12. 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反
B. 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 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D. 两球在t=8s时相遇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A.v-t图象可读出两球开始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后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为
B的加速度为
两球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BD.由图像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物体在8s内的位移为
同理乙球的位移也为零,所以两球在t=8s时均回到出发点而相遇,显然不是相距最远,故B错误,D正确;
C.由v-t图求得,t=2s时乙球的速率为20m/s,甲球的速度
故C正确。
故选ACD。
三、实验题,共26分
13.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则小车通过B点时速度是_______m/s,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_m/s,由这两点的速度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答案】 ①. 1.03 ②. 1.44 ③. 2.05
【解析】
【分析】
【详解】[1][2][3]依题意,可得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小车通过B,D点时速度大小为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4. 某同学为了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以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面;打点时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交流电源 ②. 8 ③. 0.02 ④. 上 ⑤. 接通电源 ⑥. 释放纸带 ⑦. 0.416 ⑧. 1.48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仪器,使用交流电源。
[2][3]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8V以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
[4][5][6]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上面;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7]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 = 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B = = 0.416m/s
[8]有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 = = 148m/s2
四、解答题,共34分
15. 如图所示为一平直的轨道,t1=0时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以2m/s的速度出发向右运动,t2=2s时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0,然后滑块立即由B点向左运动,t3=4s时到达C点,此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4m/s,已知CA=AB=8m,取向右为正方向。求:
(1)t1-t3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
(2)t1-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
(3)t2-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
【答案】(1),(方向向左);(2),(方向向左);(3),(方向向左);
【解析】
【详解】(1)滑块从A点到达C点过程,则有
(方向向左)
(2)t1-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向左)
(3)t2-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向左)
16. 小轿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经后司机才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启动时加速度为。
(1)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
(2)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区间不超过,则国庆期间小轿车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
【答案】(1)500m;(2)100m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题意,设司机匀速运动的位移为,减速运动的时间为,位移为,则
所以司机在离收费站窗口
处发现收费站的;
(2)根据题意知轿车应该再收费窗口前9m处减速为,设轿车减速位移为
,由
得
所以轿车应离收费窗口
处开始刹车。
17.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的时间通过了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g取,问:
(1)雨滴落地的速度大小;
(2)雨滴落地前最后内的位移大小;
(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
【答案】(1)30m/s;(2)25m;(3)4.05m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公式
得到
则落地速度为
(2)雨滴在前2s内的位移为
则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
(3)设屋檐距窗口上边为,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时间为,则
则有
联立可以得到
18.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与45s~75s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3)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详解】(1)摩托车在0~20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45s~75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位移
则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3)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位移
则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2022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2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do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