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6654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6654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6654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三单元;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读表,完成下列题目。
表: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
| 陆地面积 | 矿产资源 | 耕地面积 | 水资源 | 森林面积 |
总量世界排名 | 3 | 3 | 4 | 6 | 6 |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 小于1/2 | 小于1/2 | 2/5 | 1/4 | 1/3 |
- 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②水资源③汽油④水电⑤森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地区分布不均
C. 水资源利用合理 D.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节约意识 B.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C.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规模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2009年5月,甘肃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读“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示意图”,完成小题。
- 下列资源中,与风能一样,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石油、草地、森林 B. 阳光、水能、森林 C. 土地、煤炭、森林 D. 阳光、铁矿、水
- 下列有关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世界风库”之称,风能资源丰富
②经济发达,电能需求量大
③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④戈壁广布,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⑤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图中A、B分别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2006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各题。
- 十年间该地区面积明显减少的土地是
A. 耕地 B. 林地 C. 滩涂 D. 居民区
- 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 人口增加 B. 大气污染 C. 水污染 D. 水土流失
读图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 图漫画所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 土地污染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 C. 土地沙漠化 D. 乱占耕地
- 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B. 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砍伐树木,开垦草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D. 促进经济发展,大量移民,扩大建设用地
-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不够齐全 B. 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充足
C. 耕地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的土地较多 D. 土地资源各类型的构成比例较合理
下表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小题:
| 人口数量 | 水资源 | 耕地面积 |
南方地区占比 | 53.5% | 80% | 35.2% |
北方地区占比 | 44.4% | 14.7% | 59.2% |
-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A. 人口数量少 B. 耕地多、水资源少
C.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D. 人均耕地面积小
- 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南水北调 C. 节约用水 D. 防治水污染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小题。
-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
- 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水 C. 围湖造田 D. 大量开采地下水
为了将非法窃取中国南沙岛礁的行为合法化,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历时三年多,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图为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 领土辽阔,南北纬度的差异造成时间的差异
C.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D. 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 下列关于我国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渤海属于我国的内海 B. 黄海的面积比南海大
C. 连接东海与黄海之间的海域是台湾海峡 D. 与我国南海隔海相望国家有韩国、日本
目前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屿及其海域.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那里热带风光迷人,周围海洋资源丰富.完成下列题:
- 三沙市位于我国四大海域中的()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 目前最适合三沙市发展的产业是()
A. 渔业、观光旅游 B. 钢铁工业、渔业
C. 电子工业、汽车工业 D. 煤炭工业、棉纺织工业
- 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 长芦盐场 渤海渔场 B. 长芦盐场 舟山渔场
C. 布袋盐场 舟山渔场 D. 莺歌海盐场 渤海渔场
-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水域是( )
A. 黄海 B. 渤海 C. 东海 D. 南海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石油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太阳能 天然气 小麦
A.
B.
C.
D.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 。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是 ,是 ,是 ,是难以利用的土地。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有 。(填数码)
- 根据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由于 ______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我国为了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正在实施 ______工程,把 ______流域的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
(3)我国是人口大国,保护耕地尤为重要,把“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 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
(6)以“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写出两条倡议: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D、C、D
【解析】 1.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D 符合题意,故选 D 。
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 A 正确;
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故 B 正确;
我国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故 C 错误;
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故 D 正确。
故选 C 。
3.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要培养节约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于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应做到合理而有节制的开采。故 D 做法错误,符合题意,选 D 。
4~5.【答案】B、B
【解析】
4.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
【解答】
阳光、水、水能、森林、草地可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可认为不可再生,属于非可再生的资源。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5. 【分析】
本题考查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文信息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
【解答】
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能资源丰富;经济不发达,电能需求量不是很大;年大风日数多,近 70 天;戈壁广布,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
故选 B 。
6~7.【答案】B、D
【解析】
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
【解答】
读我国某地2006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示意图比较可知,该地区耕地、滩涂和居民区的面积都增加了,林地面积减少的最多。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于林地面积减少导致的环境问题,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林地面积急剧减少,该地区最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人口增加、大气污染、水污染不是林地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故 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
8~10.【答案】D、A、C
【解析】
8.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从漫画可以看出,近 50 亩农用地被占位建设用地,反映的是乱占耕地现象。
故选 D 。
9.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针对土地资源问题的合理对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土地政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土地资源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利用中又存在着乱占耕地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制定了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故选 A 。
10.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 A 错误。
B. 我国人均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足, B 错误。
C. 耕地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的土地较多, C 正确。
D. 土地资源各类型的构成比例不合理, D 错误。
故选 C 。
11~12.【答案】D、B
【解析】
1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的人口和资源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中数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表看出,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多,耕地少、水资源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小,故 ABC 错误,选 D 。
1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A 错;南水北调可以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 B 对;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只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解决南多北少的问题, CD 错。选 B 。
13~14.【答案】D、B
【解析】
13.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解答】
由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比重大,但是水资源占全国比重小,水资源和耕地匹配在北方,南方、西南、西北四大地区中最差, D 对, ABC 错。
故选 D 。
14. 【分析】
本题考查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
【解答】
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是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植树造林和节约用水不是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措施, B 对, ACD 错。
故选 B 。
15~16.【答案】D、A
【解析】
1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辽阔的疆域相关知识点。
【解答】
根据图示,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 A 错;领土辽阔,南北纬度的差异造成气候的差异, B 错;从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可以看出我国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C 错;我国东部有辽阔的海域,因此海洋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D 对。
故选 D 。
1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海域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我国东部地区海域辽阔,由北往南分布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解答】
渤海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是我国的一大内海。 A 对;我国东部四海中,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 错;台湾海峡连接的是东海与南海, C 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我国南海隔海相望国家有菲律宾、马来西亚, D 错。
故选 A 。
17~18.【答案】D、A
【解析】
1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邻海,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海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的邻海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屿及其海域。据此判断,三沙市位于我国四大海域中的南海, D 对, ABC 错。
故选 D 。
18. 【分析】
本题考查目前最适合三沙市发展的产业,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三沙市的发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那里热带风光迷人,周围海洋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观光旅游, A 对, BCD 错。
故选 A 。
19.【答案】B
【解析】 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 1/4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我国海盐总产量的 85% 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著名(我国最大的盐场),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故选: B 。
20.【答案】B
【解析】 解:根据地理位置和提干提示,可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保海域为渤海;
故选: B 。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来分析问题答案,渤海是我国的两大内海之一,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
熟记和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最好结合地图进行识记相关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21.【答案】(1)B (2)丰富 不足 (3)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解析】 ( 1 )题目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小麦不属于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 3 )根据图例及分布地区可知,①是水田,②是旱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牧区畜牧业的是④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的是③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是耕地。
22.【答案】人口增长过快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长江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可再生资源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垃圾分类回收 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等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 1 )漫画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 2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
( 3 )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4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5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6 )以“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写出两条倡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等。
故答案为:
( 1 )人口增长过快;
( 2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长江;
( 3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4 )可再生资源;
( 5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6 )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等。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存在水污染和水浪费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解答即可。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