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解读,活动内容,活动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小组分工合作,寻找“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成卡片。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3.召开班级模拟答辩会。4.活动结束后,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历史悠久 取材广泛 剪法多样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瓷器,川剧变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感知概念,何为文化遗产,活动过程,案例展示,主持词,你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资料卡片,A同学,重庆市奉节县,B同学,湖南省岳阳市,C同学,张谷英村,申请文化遗产报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